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旨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
这是正常的藩王传承秩序,朱高煦也只能认命。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此刻,朱高煦并没有对自己的兄长表现出觊觎之心,或者说,他的野心并没有被激发出来。直到几年后,他被父亲朱棣的话所诱导,开启了他的觊觎之路。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撒手人寰,朱标之子朱允炆登基,改次年为建文元年,因而朱允炆又被称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积极削藩,一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
《明史·黄子澄传》记载,当时朱棣是朱元璋活着的诸子中,年龄最长的一个,是朱允炆的首要削藩对象,但是,燕王“势大难图”,因此黄子澄才建议朱允炆从其他五王入手,例如,周王朱橚就是朱棣的同母弟,废朱橚的目的就是为了剪除朱棣的羽翼。
建文帝的一系列动作,朱棣也心知肚明,到了建文元年,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潮涌动,相互之间各有准备。所以,到了朱元璋忌日的那天,朱棣本人称病,但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朱棣派了三个儿子前往南京祭祀明孝陵,这也就是本文开篇提到的部分,只可惜,朱允炆心慈,没能抓住这次机会。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正式起兵“靖难”,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打响。《明史·朱高煦传》记载:
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命长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老巢,他带着次子朱高煦一路南下。朱高煦英勇善战,在战场上屡立奇功。例如,在白沟河之战,朱棣被南军名将平安和瞿能夹击,几乎精疲力尽之时,朱高煦率领数千精骑杀来,《明史》云:
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30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