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收藏证书。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日前,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嫦娥四号任务生物实验载荷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据悉,2023年5月1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将重庆大学嫦娥四号任务生物实验载荷罐(简称“生物实验载荷”)列入收藏件,向公众展示并开放参观。
2022年9月,生物实验载荷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重庆单元,在北京展览馆展出。载荷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现了“小罐子大智慧”。“重庆罐罐”随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并发回历史性的“自拍照”,它记录了人类首次在荒芜月球表面培育出第一片绿叶。生物实验载荷一经亮相,深受参观者好评,因对科研领域和航天事业的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将生物实验载荷永久收藏。
嫦娥四号任务生物实验载荷,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研制。在2015年国家国防科工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五部委联合举办“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中,从全国257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最后经国家探月工程“两总”系统确定为嫦娥四号搭载载荷。
生物实验载荷历经三年,2019年1月3日随嫦娥四号携带有棉花、马铃薯、油菜、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共6种生物着陆至月面背面,开展在月球低重力、强辐射、自然光照条件下等试验,观察微循环生态系统内动植物的一些重要生命活动特征,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面开展生物试验,并在月球表面成功培育出人类第一片绿叶。目前生物实验载荷已申报发明专项10项,已经授权9项(含1项国际专利)。
嫦娥四号任务生物实验载荷成功试验后,国际期刊《Science》《Nature》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另外,团队荣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称号,项目总指挥刘汉龙、总设计师谢更新荣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