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瞻要是听谁的建议,邓艾偷渡阴平必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16: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诸葛瞻为国尽忠,气节让人赞叹,但应变能力很差。

诸葛瞻要是听谁的建议,邓艾偷渡阴平必死

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奉命率军北上。邓艾军本来对蜀军并不构成致命的威胁,他们最大的致命点,就是一路走山路,而没有后勤补给,全靠赌命。

蜀汉尚书郎黄崇向诸葛瞻提出一个建议,认为我们绝不能坐视魏军进入平原,越早歼之越好。办法非常简单,随便在哪个山谷险要处埋伏一处兵马,就能困死邓艾这孤魂野鬼的兵马。

黄崇是谁呢?他爹很有名,就是夷陵之战时,宁降魏不降吴的黄权。黄权入魏,黄崇则留在蜀汉做官。黄崇的眼光非常独到,他一眼就看出邓艾最大的缺点——补给和山路险要无法作战。

诸葛瞻要是听谁的建议,邓艾偷渡阴平必死

蜀军在本土作战,又兵多将广,对付邓艾不是问题。

可诸葛瞻纸上谈兵,成了马谡第二,他爹诸葛亮当年杀马谡的事,诸葛瞻不知道吗?纸上谈兵的教训坐误军机的事,诸葛亮万没想到自己唯一的儿子,竟然被马谡灵魂附体。诸葛瞻拒绝黄崇的建议,觉得魏军这么小,放进平原更容易歼灭。但诸葛瞻没想过,魏军本就擅长平原作战,放到平原,就是龙归大海,蜀军建立在山地作战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马谡不听王平的,毁掉的只是蜀汉北伐最有可能成功的那一次。但诸葛瞻不听黄崇的,毁掉的却是刘备和诸葛亮所有的心血,国家都没了。魏军进入平原后,果然是龙归大海,如虎添翼,在鼦竹干掉了诸葛瞻。刘禅的防守心理彻底崩溃,降。

诸葛瞻要是听谁的建议,邓艾偷渡阴平必死

如果诸葛瞻听黄崇的,只需少量一支兵,邓艾就将彻底歇菜。

可惜了黄崇,知道蜀国将亡,痛哭一场,与魏军死战殉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邓艾偷渡阴平马邈为何不战而降
...直接到了成都,而是会经过一个个的关隘。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本来是可以力挽狂澜,让蜀汉免于这样一个类似dota偷水晶的结局,甚至是从第一个关口就能阻挡住邓艾的攻势,可惜他错失良
2023-07-31 21:58:00
诸葛瞻不能抵挡邓艾偷渡阴平,关在在于实力差距
...还能一路击败蜀军前进,起码有几千兵马,所以邓艾在和诸葛瞻交战前,他的部队应该在2万以上。 诸葛瞻所率的蜀军有多少《三国志》中同样没有记载,不过在《三国志·钟会传》中提到姜维
2023-07-10 13:23:00
邓艾在偷渡阴平时,如果遇到姜维会怎样
...艾率军进攻绵竹,得知江油丢了,后主刘禅立即派卫将军诸葛瞻父子,率军到绵竹,抵挡邓艾。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三十多岁,血气方刚,诸葛瞻率军立即驰援绵竹,到达绵竹之后,诸葛瞻立即
2023-05-28 11:01:00
邓艾成功偷渡阴平迫使刘禅出降,他为什么能战胜蜀军呢?
...率领的军队人数不多,但是成功了,并在绵竹之战击败了诸葛瞻的部队,蜀汉就此灭亡。那么邓艾的将士并不多,为什么能战胜蜀军呢?其原因有两点。1、邓艾的决心邓艾在出发前就下定决心,要
2023-07-14 07:13:00
邓艾偷渡阴平后大军疲惫不堪,为什么还能击败诸葛瞻
...锐部队绕道阴平,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在绵竹之战击败诸葛瞻后,邓艾兵临成都。因为成都已经没有兵马了,所以,后主刘善向魏军投降。那么,问题来了,邓艾偷渡阴平后,其率领大军可谓疲惫
2023-02-24 15:03:00
邓艾偷渡阴平,姜维回师救援,能保住蜀汉吗
...消息传到成都,后主刘禅大惊失色,立即派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军抵挡邓艾大军。诸葛瞻年轻气盛,缺乏实战经验,比他爹诸葛亮差太多了,诸葛瞻不听黄崇的正确建议,没有占据险要地方,凭险
2023-04-20 14:29:00
蜀汉御林军为何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
...成功了。但是在邓艾偷渡成功后,却还是遭遇了蜀国将领诸葛瞻所率领的军队抵抗,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诸葛瞻面对邓艾偷渡阴平后的残兵,却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沙场,要知道,诸葛瞻
2023-07-16 20:32:00
邓艾只有几千人入蜀,蜀国为什么要投降
...率军南下直逼成都。蜀国君主刘禅听闻后,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禁卫军到达梓潼阻截邓艾。黄崇建议诸葛瞻迅速占领险要,以逸待劳,把邓艾消灭在山区。可是诸葛瞻犹豫不决,丧失良机使邓艾进
2024-01-15 21:01:00
邓艾偷渡阴平,究竟带了多少人
...峭壁,进入江油,由此,一战长驱直入,攻破绵竹,斩杀诸葛瞻父子,大军压境,最终,后主刘禅不战而降。那么,值得注意的是,邓艾进入江油时,带了多少人?邓艾从魏国出发,带了三万人,这
2024-01-31 14: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