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盗墓高手姚玉忠为什么能找到墓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4 06:19:00 来源:戏说三国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盗墓的姚玉忠,在圈内被大家尊为“祖师爷”和“关外盗墓第一高手”。后来,当他被公安机关抓捕后,曾嚣张地对在场的考古专家们说,你们100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我一个!

据说,当时在场的考古专家们,听完这个话后,都表示认可,不敢说话。

盗墓高手姚玉忠为什么能找到墓穴?

那么,姚玉忠为何敢说这个话?他在盗墓方面,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我们知道,考古专家们为了寻找墓穴,都会借助更多现代高科技仪器来进行。

不过,姚玉忠从不借助高科技仪器,他找墓寻穴靠的是风水上的知识。而这种知识,让他从来没有失过手。因此很多人把他传得神乎其神,说他不光会观天象,看风水,还能寻龙点穴等等。

有人说,姚玉忠这些绝活都是祖传的。

其实,姚玉忠的父母都是内蒙赤峰一带的农民,根本不懂得什么风水,充其量比一般农民多一门织篾的手艺。

姚玉忠排行老三,家中兄弟姐妹8个,贫寒的家庭导致他小学都没上完就早早辍学在家务农了。

不过,比起兄弟姐妹而言,姚玉忠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他灵活聪明,小小年纪便能把竹筐编得非常好看。他还经常用自行车驮着那些竹筐,到其他村镇去叫卖。

除此外,姚玉忠很爱看书,不管什么书,他摸到就舍不得放下。

由于竹筐赚不来什么钱,姚玉忠有段时间还做过羊绒贩子。但是,由于本钱太小,都没能做大。

为了能挣到更多的钱,姚玉忠又到砖厂背砖。

总之,姚玉忠并不是个安于做农民的人,他时刻琢磨着能挣到更多的钱。

还别说,他很快就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

盗墓高手姚玉忠为什么能找到墓穴?

原来姚玉忠所在的乡里也是红山文化区域的一部分。

红山文化大约出现在五六千年前,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一带的发达文明的氏族社会。由于大部分区域都在赤峰红山一带,因此被命名为红山文化。

在赤峰一带,不仅挖掘出了神女庙及金字塔等建筑,还发现了祭祀台和民居等。除此外,最为醒目的就数庞大的积石冢墓葬群了。

当然,红山文化的发现也再次将已形成定论的华夏文明史,又向前延伸了一千多年,因此又被称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

不过,姚玉忠对红山文化没有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积石冢里的陪葬品。

积石冢一般是以氏族墓葬群的形式存在,它们往往存在于高山上。其墓穴的结构,分为竖穴和洞穴两种。

由于年长日久,风化和开垦等原因,让这些墓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往往它们只存在于地下一两米深的样子。

有时候,人们在野外挖十几厘米,都有可能挖出文物来。

所以,挖掘墓穴并不困难。

困难的是如何找准墓穴。

姚玉忠是个聪明人,他在阅读了大量风水方面的书籍后,又不断地深入到红山文化的博物馆等地实地观摩,没有事他就到山上去看“风水”。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姚玉忠掌握了寻找墓穴的诀窍。自此,姚玉忠开始了他的盗墓生涯。

盗墓高手姚玉忠为什么能找到墓穴?

姚玉忠盗墓和别的盗墓人不一样,他既不需要金属探测仪等高科技产品,也不需要传说中的洛阳铲,他一般只带一支手电和“扎子”。

所谓的“扎子”,也是姚玉忠自制的工具,这是用几段钢筋制成的。不仅可以折叠,还携带方便。每次姚玉忠将扎子扎进土中,拔出来后,再根据扎子上的土色来进行判断。

据说,姚玉忠不仅能凭土色判断出地下是否有墓穴,甚至他还能断定所埋的是什么身份的人物,而且判断的八九不离十。

用姚玉忠自己的话说,他对红山文化中的墓葬太熟悉了,熟悉到就和在生活中辨别男女一样简单。

姚玉忠做事非常沉稳,他一般选择春末到秋初这段时间盗墓。因为这段时间草深林密,很好隐蔽。

姚玉忠盗墓后,还会把盗洞填实,并在上面撒上草籽。这样一来,草籽很快就会发芽,再长一段时间,就和周围相差无二了。

姚玉忠开始盗墓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他从未失过手,他在盗墓圈里的名气越来越响。跟着他干的人,最早只有5名村民。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求着跟他干。

据资料显示,姚玉忠从2013年到2014年就掘了200多个墓穴。据不完全统计,他所盗挖的古董文物不下于6个亿的价值。但是在姚玉忠被抓后,他的账户上却没有一分钱。

据姚玉忠的家人交待,他们从没有花过姚玉忠一分钱。

盗墓高手姚玉忠为什么能找到墓穴?

那么,姚玉忠卖古董文物所得的钱到哪里去了呢?

据姚玉忠的同伙交待,姚玉忠好赌,他经常出入赌场,输赢一般在几百万左右。

姚玉忠越输越赌,有时候为了赶本,他直接把盗挖的古董押在赌桌上,结果还是输得分文不剩。因此,他还有个外号叫“老败家”,意思就是他常赌常输,实在就是个败家子。

那么,姚玉忠又是怎么被抓捕的呢?

原来,在2013年的时候,考古专家们发现山上很多墓穴都被破坏了,于是他们将相关情况报告给了当地的公安机关。

经过摸排,公安机关最后锁定了姚玉忠。

在抓获了姚玉忠后,姚玉忠在指认现场的过程中,曾趁人不备,以头撞石,幸好公安人员眼疾手快,才没有让他畏罪自杀。

随着审判的进程,一共有22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同时,公安人员还在姚玉忠的家里及他儿子家里搜出大量未来得及脱手的古董玉器等。

由于姚玉忠盗墓造成文物流失和损毁等,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他还在盗墓过程中,犯过绑架勒索案,所以数案并罚,2015年12月,法院最终判处姚玉忠死刑,缓期2年执行。

可以说,姚玉忠确实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他为了追求钱财,走了一条不归路,这不能不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所以,就算他说100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他,这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考古专家们,绝对不会干出倒卖文物的事情。

(参考资料:《新中国成立来最大盗墓案一审宣判:头号主犯被判死缓》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11: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一盗墓高手,栽了
...一。中华第一龙数千年风雨后,赤峰当地红山文化时期的墓穴,早已与自然融为一体。有时下雨,当地农民可以从地里捡到大量玉器。盗墓贼,闻风而至。与盗墓小说中无所不能的摸金校尉不同,在
2023-04-17 14:32:00
姚玉忠:现代版摸金校尉,将盗墓产业化,盗出高达五亿的文物
...珍宝,于是一部分人为了不劳而获,就将目光打在了这些墓穴的身上,他们挖墓取宝,然后进行走私贩卖,赚取巨额的财产。因为这些人存在,盗墓行业自古以来是屡禁不止。至于“摸金校尉”我们
2025-02-21 12:52:00
盗墓的历史:从曹操的摸金校尉到现代姚玉忠
...一般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算盗,算保护文物,找到了墓穴里面的文物都好生保护起来,交给国家博物馆等。民盗就是民间盗贼团伙作案,往往都是为了钱。为此盗墓还有专门的门派,比如说曹操
2023-11-19 08:23:00
李世民最疼爱的公主,千年后盗墓贼挖开她墓把棺木当柴火烧
...墓室顶部的砖块被撬开,盗墓贼直接从西南方向挖洞进入墓穴,技术十分精湛。既然墓穴已经被挖开,那么有关部门只能进行善后工作,尽可能在保留墓室原貌的情况下保护好里面的文物。在后续发
2023-05-20 14:15:00
聊聊过分“敬业”的盗墓贼
...校尉成立之后,秘密为曹操盗取那些古代帝王以及富商的墓穴,并为曹操赚取了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也成为了支撑曹操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经费来源。虽然后来曹操将摸金校尉解散,但是仍有一些人
2023-05-04 15:16:00
古人精心设计留下的墓穴机关,还能否发生作用
...土。宋、明以来,民间出现了一种以“三合土”整个浇筑墓穴的方法,使墓穴被一层又一层的石灰糯米浆、三合土等紧密包裹,增强了墓葬的密封和防盗性能,这种方法在普通官僚士大夫阶层尤其流
2024-06-02 15:31:00
揭秘南北朝将军张詹墓的防盗术
...笔记》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了。在书中我们可以看见墓穴里的层层机关,还可以看到书中主人公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而现实中的墓穴真的像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奇幻吗?
2024-02-15 05:27:00
...的物体。“毒墓”可以说是许多朝代的帝王都喜欢建造的墓穴,最有名的当属秦始皇陵,水银至今还保存完好。这种陵墓一般破解方法较为困难,也往往容易造成生态污染,因此坟墓的保存情况也最
2023-08-17 16:48:00
《护宝寻踪》定档央一,白宇帆王鹤润主演,反盗墓题材,真给力
...究生方堃协助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察觉长乐原隐村的未知墓穴可能是庸安帝陵。导师昝茂昌带其前往长乐原实地勘察,却意外献出生命。方堃带着导师的愿望,志愿前往西藏支援藏区考古。长乐原隐
2025-05-16 12: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