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学生演“大先生” 探寻哈军工精神密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10-08 06:5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近千名观众跟随剧情,重温了杨士莪为中国水声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当老一辈科学家与青年学子在舞台上相遇,哈军工精神的火种在这一刻完成了接续传承——在一穷二白中开拓,在筚路蓝缕中跋涉,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

提起杨士莪,就不得不提起他倾注毕生心血的水声事业。通过空气、光和声音让人感受到周边世界。在水里,尤其是深不可测的深海,光传不远,声音却能“跑”得远。水声工程学科就是研究以声波为信息载体的学科。“下五洋捉鳖”,这一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梦想,必须要依托水声工程学科来实现。

作为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习惯称杨士莪为“一站到底”院士,因为他于耄耋之年仍坚持站着为学生授课。

2024年3月19日,这位一辈子为国“听海”的先生溘然长逝。“但他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故事永远在师生中传颂。我们选择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复现先生的故事,一部舞台剧将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哈军工精神高度融合,让学生了解校史、走近楷模、坚定信仰。”舞台剧《杨士莪》制片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吕开东介绍。

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博士生焦文博是该剧总导演。早在2015年,焦文博在读本科时便开始接触话剧。2023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70周年校庆时,他曾参与制作以杨士莪的故事为背景的情景短剧《听海扬帆》。

“那次演出虽然感人,但15分钟难以完全展现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焦文博说,从那时起,他就希望能有机会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将杨士莪的故事搬上舞台。他与创作团队多方面搜集有关杨士莪的素材,明确创作方向。经反复讨论,团队确定该剧以杨士莪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讲述他的贡献。

创作方向敲定后,演职团队开始组建。从酝酿剧本、改编舞台剧,到演员招募、选拔剧务,在校学生都是主力。90余名演职人员来自全校13个学院,本硕博不同年级都有。

“让大学生演‘大先生’,让他们走入杨士莪院士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不仅是宝贵的人生经历,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吕开东说。

青年杨士莪扮演者、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生王荣,给导演组留下深刻印象。焦文博回忆,王荣青春洋溢、斗志昂扬的劲头和形象像极了影视剧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学生的状态。“他跟青年杨院士有着共同的爱好,骑自行车和拍照。我们当时就觉得他是‘天选青年杨士莪’。”焦文博说。

随着青年杨士莪、杨士莪的妻子谢爱梅、杨士莪的朋友魏春风、苏联专家彼得罗夫等主要角色的演员一一敲定,老年杨士莪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扮演者。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焦文博主动提出试镜,“我对这部剧有情怀,一直想展现老先生的风采。”当他身穿背带裤、戴着圆形框眼镜出现在舞台上试演时,大家一致认为,焦文博是最佳人选,“就像老先生站在台上一样”。

他查阅大量资料,模仿老年杨士莪的表情、动作、说话的语气,甚至比对视频,剃掉了头发,“戴假头套无法真实还原先生的形象,这是对先生的不尊重”。

人物外在形象容易模仿,但内心世界却很难揣摩。为了走进角色,焦文博反复翻看《杨士莪传》,走进水声实验室采访杨士莪的学生和同事。“我们了解了先生许多生活中的小故事,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活了。”他说。

在对角色的反复揣摩中,所有参与该剧创作的学生演员都收获了不少感悟。杨士莪妻子谢爱梅的扮演者、船舶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古梦瑶对哈军工精神有了新认知。“我原先单纯地认为哈军工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概念。但在我全面了解了杨院士的事迹后,发现这种精神其实就是求真务实、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是无数科研工作者践行的方针。”她说。

焦文博觉得,哈军工精神并不遥远。“我曾经认为,哈军工精神应该是比我级别更高的人去践行,比如教授或军官。但当我演完这部剧,我发现,杨院士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可以从哈军工精神中收获成长。”

除了对哈军工精神有了新的理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生们对杨士莪本人也有了新认识。该校新生喻鹏铨来自湖北,高中时,他就知道杨士莪,“写议论文,老师让我们积累人物素材,其中就有杨院士。”

当时,喻鹏铨觉得,自己和杨士莪距离太远,“身边接触不到这样的人,感觉他高高在上”。看了舞台剧,喻鹏铨的想法变了,“杨院士也会开玩笑,还给晕船的年轻科研人员起外号,叫‘晕委会主任’。还有一个场景是杨院士在公园里和朋友下棋谈心,感觉非常贴近生活。”

“杨院士和我们平常人一样,年轻时也会疲惫、急躁,这让我觉得很真实,不是遥不可及的感觉。”该校新生魏一诺告诉记者。

在这一点上,焦文博也深有体会。大学本科时,他也曾因找不到目标和方向而焦虑、纠结,“不知道是读研还是直接工作”。正当他思考“人生接下来往哪里走”时,他的本科导师身体力行给出了建议。导师已60多岁,常常爬楼梯到7楼实验室,急着看试验数据、记录数据。焦文博认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杨士莪和他的本科导师都让他明白:有人生目标,就能克服当下的精神困境。【责任编辑:王素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在江阴启用
...民网-江苏频道活动现场。南京理工大学供图9月20日,“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启用仪式在位于无锡江阴的南理工创新港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表
2024-09-21 10:10:00
...客无需预约,只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进校游览参观哈军工纪念馆、海洋文化馆、船舶博物馆,同时,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雪雕节的64件雪雕作品目前也在校园内展示。该校哈军工纪念馆宣教
2025-01-19 09:46:00
...书记步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纪念馆,重温了“哈军工”的光荣历史、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风洞群、第一架高性能歼击机的试制、第一艘水翼快艇……面对由“
2023-09-18 16:10:00
走进大学校园播种奋斗梦想
...感悟哈工程人强军报国使命担当。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内的哈军工纪念馆讲述着哈军工人秉承忠诚信念,矢志强军报国的奋进历史。镌刻着哈军工人为国奉献、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记录着哈军工人牢
2024-03-18 10:43:00
...作出更大贡献。当天,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该校通过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景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实感、实操、实例”的三
2024-12-17 23:43:00
...。”张德伟说。此次研学,学生们参观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体验了“工程金课”,参观了北大荒博物馆、731遗址博物馆等。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科技成果展厅,学生们聆
2024-01-24 02:08:00
黑龙江一批高校博物馆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航天主题展览;您可以去看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军工纪念馆,沉浸式感受新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中的红色记忆和精神家园;您还可以走进黑龙江大学博物馆,亲身解密鄂伦春赫哲族渔猎文
2024-01-11 19:18:00
...学院教授朱健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传承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躬耕三尺讲台,从德、能、绩、体等方面将同学们培养成堪当强军重任的一流人才。”作为科大学子,国防科技大学全体
2023-09-03 03:40:00
...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分建而来,历经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历史阶段,于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建校70
2024-02-11 09:12:00
矢志报国  听海一生
...。为了国家需要,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专业的杨士莪来到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半路改行,从此与水声事业结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改行后,不仅要在新的专业领域一点一滴地学起,
2024-03-21 08: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