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一个家庭的癌殇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28 00: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奶奶 外婆 父亲 母亲4人均患癌 男子险患“恐癌症”

一个家庭的癌殇

在大家眼里,40岁的张磊是幸福的:妻子是公务员,他自己在事业单位工作,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家里有两套房产、两辆汽车,并小有积蓄。然而,无数次,他被一个噩梦惊醒:医生冷冰冰地递上一纸病理报告,并告诉他,“已确诊癌症”。张磊的梦源于他的家庭,他的奶奶、外婆、父亲、母亲均被诊断患上癌症,甚至母亲患上了肺癌和食管癌两种癌症。奶奶、外婆已经离世。幸亏张磊通过不懈地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抗癌知识。他的父母经过及时诊治,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然而,因为癌症的家族聚集性及遗传因素,让张磊心慌不已。稍有症状,他就会前往医院反复检查,险些患上“恐癌症”。

这个家庭的抗癌样本,或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A

一家4口人患癌

其中2人得到良好控制

十几年前的2008年11月9日上午,北方一座小城的医院,张磊站在CT操作室里,紧张地盯着屏幕。

他的父亲正在接受鼻咽部CT检查。老人因为晨起回吸性涕血、头痛辗转多家医院未能确诊,一位耳鼻喉科的老教授建议检查鼻咽部。老教授坚定地说,只要有一次早晨回吸时痰中带血,就应该详细检查鼻咽部,因为这是鼻咽癌的典型症状之一。

“主任,你过来看一下。”CT医生的一句话,让张磊的心提到嗓子眼。虽然房间里开着暖气,张磊的后背还是冷汗直流。CT室主任详细检查后说:“高度怀疑鼻咽部恶性肿瘤。”果然,CT报告上写着:“鼻咽左侧可见软组织影,枕骨斜坡可见骨质破坏。”

当时,张磊大学毕业刚一年,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宽裕。他扛着被子,带着父亲转院至河南省肿瘤放疗中心。病理报告显示:鼻咽未分化癌。“未分化癌分化恶性程度最高,并伴有颅底骨质破坏,属于局部晚期,五年生存率大约40%。”医生告诉张磊。

那时候,张磊惊慌失措,对于癌症没有过多的认识,只记得20世纪90年代,张磊还是一名少年时,外婆因患上贲门癌去世。关于治疗方案,他只能听医生的。

鼻咽癌因为解剖位置比较深,肿瘤对放疗敏感,医生制订了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案,放疗开始后,副作用纷至沓来,放疗到30次时,医生建议对颅底多增加一些放射量,避免肿瘤进一步向颅内侵犯。然而,放射量增加后,老人出现了头痛症状,经过磁共振检查,发现是放疗引起的脑水肿。头痛、口腔溃疡、恶心呕吐、发烧……治疗的副作用让老人非常痛苦,体重也下降了10多公斤。经过复查,老人的鼻咽部肿瘤退缩并不明显。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父亲正在医院接受第三周期化疗时,张磊的奶奶由于进食哽噎症状,住进了医院。经过医生诊断,老人患上了食管癌。“那几天,我感觉天都塌了,天天夜里蒙头哭泣。医院里住着两个老人,检查、治疗……腿都跑断了。”张磊说。

由于奶奶年事已高,医生制订了单纯放疗的方案。最终,老人经过反复治疗,于10个月后离世。

幸运的是,张磊的父亲出院后,多次复查,病情比较稳定。出院后前5年是半年复查一次,5年过后是1年复查一次。每次复查,病情基本稳定。但是,老人还是留下了放射性中耳炎、口干、龋齿等后遗症。

张磊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然而,2020年的一次体检,打破了张磊平静的生活。张磊的母亲胸部CT显示,右肺下叶有一实性结节,周围伴毛刺,边界不清。张磊通过“咚咚肿瘤科”App,将CT的电子影像发给了国内的权威影像科及胸外科医生,两位专家均认为早期肺癌的可能性大,建议尽快手术。

随后,张磊的母亲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了右肺下叶的切除手术,术后大病理显示:中分化腺癌,腺泡型为主。

医生说,张磊母亲的肺癌病程尚早,术后定期复查即可,5年生存率很高。张磊很高兴,庆幸母亲发现时是早期。然而,在2023年年底,张磊的母亲在一次胃肠镜检查中,发现了食管病变:距门齿25cm至30cm食管左侧壁见片状黏膜改变,边界清晰,表面黏膜糜烂,上覆白苔,组织脆,易出血,表面腺管紊乱。医生高度怀疑已经癌变。

同样,张磊通过“咚咚肿瘤科”App,联系到了消化内镜专家,专家分析病情后,认为癌变的可能性大,因为张磊家在河南,专家建议老人前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晓芳处就诊,因李主任是访日学者,对消化内镜研究颇深。随后,李晓芳主任为张磊母亲做了内镜食管黏膜下剥除术(ESD),术后病理为中分化鳞癌,未见神经及脉管累积,垂直及水平切缘阴性。

李晓芳主任说,张磊母亲的病变还没侵犯黏膜下层,病程分期尚早,5年生存率很高。目前,张磊的母亲正在定期复查,病情比较稳定。

“一家4口人患癌,其中还有人患上两种癌症,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医生告诉张磊。

B

张磊险患

“恐癌症”

张磊是个孝顺的孩子,家人患癌后,他疯狂地查询相关医疗知识,阅读相关文献,咨询肿瘤专家。一段时间后,他对父亲所患的鼻咽癌有了一定的研究。

掌握了肿瘤治疗的知识,对给家人治病有一定帮助。然而,张磊同时也了解到,癌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及遗传因素。生活在这个家庭的张磊,以后患癌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比方说,正常人患鼻咽癌的概率约是十万分之一,而家里老人患上鼻咽癌,其子女患鼻咽癌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10倍。

有一次,张磊早上吐痰时,发现痰液有些发红。他紧张万分,马上赶到医院耳鼻喉科,由于鼻咽癌在北方很少见,当地医院没有鼻咽镜,他接受了鼻咽部CT检查。报告显示:鼻咽黏膜稍增厚。

虽然医生告诉张磊,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张磊的鼻咽部大概率是有点炎症,吃点消炎药即可。但张磊却还是不放心,短短一个月,就做了两次CT。

一个月内,张磊天天失眠,一闭眼,就做梦自己患上了癌症。甚至,还出现了食欲下降、胡思乱想等症状。

张磊又赶到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次接受了鼻咽镜检查,医生均告诉他,鼻咽部没有肿瘤性病变,他才稍稍放下心来。

有一段时间,张磊感觉腹部不适,接受了一段药物治疗后,他感觉没有效果。虽然没有做胃肠镜的指征,他还是强烈要求医生做了胃肠镜,检查结果并无大碍。

有一次,张磊咳嗽了几天,他怀疑自己得了肺癌,马上去做了胸部CT,发现并无异常。

一段时间以来,张磊出现了焦虑抑郁的症状,生活中,只要一提到“癌”字,他就紧张万分,总是联想到自己。他还老是做噩梦,梦到自己得了癌症。

医生说,张磊过于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可能是患上了“恐癌症”。

C

老人患癌了

子女应有什么心态

医生告诉张磊,虽然癌症有遗传因素及家族聚集性,但并不是绝对的,在总体人群中,患癌的比例还是较低的。而且,目前除了宫颈癌有疫苗外,并没有绝对的癌症预防手段。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才是正确的做法。如今,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癌症只要早期发现,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作为癌症患者家属,应当记住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森田正马的理念,同样适用于癌症患者家属。

如今,张磊戒掉了烟酒,每天7点准时起床,吃完早餐送孩子上学,然后步行去单位上班。下班后,会带孩子去附近的大学操场散步、打球。他严格控制饮食,以清淡为主。

“管住嘴,迈开腿,静下心”,这是张磊总结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他说,前两条还算容易,但“静下心”这三个字,在这个繁忙的社会,很难做到。但只要努力,就会看到效果。

如今,张磊给家人购买了医疗商业保险,单位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体检,张磊总是会加一些项目,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前段时间,张磊的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张磊说,他的家庭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家里多人患了癌症。幸运的是,父母经过及时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正在颐养天年。

“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在抗癌过程中,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我们要过好眼下的每一天,拓展生命的宽度。”张磊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晚期鼻咽癌患者点燃新希望
...院肿瘤科一病区收到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确诊晚期鼻咽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020年5月,梁女士因反复头痛、鼻塞,同时还发现颈部位置肿物,于是就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考虑为
2024-01-16 03:04:00
这群中国医生改写世界肿瘤指南!
...徐可莹相比肺癌、肝癌、胃癌等传统意义上的“癌王”,鼻咽癌常被视作一种“小癌”——整体发病率不高,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五年生存率已经超过85%。但鲜为人知的是,鼻咽癌诊疗令人心安
2023-07-06 14:47:00
医生指出,长期吸入厨房油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为鼻塞和听力下降去医院就诊,没想到检查结果却是鼻咽癌晚期。这个消息不仅震惊了他和他的家人,也让他们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张先生的疾病?医生指出,长期吸入厨房油烟是一个
2024-04-06 11:39:00
别把癌症当鼻炎!医生提醒:鼻咽癌敲门时,身体会给4个“信号”
...重视起来。她来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被诊断为鼻咽癌。李阿姨的故事并非个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把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解读为常见小病的表现。特别是鼻咽癌,这种位于我们呼
2024-08-12 06:19:00
别把癌症当鼻炎!医生提醒:鼻咽癌敲门时,身体会给4个“提示”
...况。家人见状赶紧催促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小李被确诊为鼻咽癌。许多人像小李一样,认为鼻塞、头痛等症状只是小毛病,误以为是普通的鼻炎或感冒,但其实鼻咽癌也可能通过类似的方式悄悄“敲
2024-10-22 14:17:00
癌症来临,身体会发出信号,很多人都忽视了
...“遗传”?医生:如果是这5种,下一代可能会“继承”1.鼻咽癌在很多年老的男性身上,都会听说过鼻咽癌这个疾病,鼻咽癌发生的原因暂时不确定,但是先天因素的遗传还是存在的。毕竟鼻咽
2023-10-11 13:18:00
鼻咽癌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但是往往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当发现的时候大多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因此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积极的进行检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早发现早治疗
2023-02-16 15:11:00
直播预告:为什么鼻咽癌更推荐放疗?
...术切除。其实,并非所有的肿瘤都能通过手术治愈。比如鼻咽癌,它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黏膜组织。由于它解剖位置深,并且周围毗邻许多重要的器官,手术难以切除干净。
2025-04-17 13:31:00
得鼻咽癌的人越来越多,跟什么有关?一文揭晓答案
你们知道鼻咽癌吗?想必第一时间大家并不会像听到肺癌、肝癌、胃癌一样的有恐惧的感觉,因为大家对于这种癌症了解并不多。就是因为大家的忽视,导致了这个癌症可以悄悄地为所欲为,就算是身体
2023-01-25 14:4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发布救人视频却被获救者投诉 这是侵犯“肖像权”吗?
因为第一次救人,浙江杭州的高先生本想发视频到网上“记录一下,求夸夸”,却意外陷入一场侵权争议。近日,男子勇救落水女子后网上发布视频
2025-10-24 07:21:00
滨医附院菌群移植,点亮孤独症希望之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蒋芳芳10月19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乡理乡亲》栏目“医生来了”专题纪录片《守护孤独症宝贝》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5-10-23 15:02:00
遇事多包容少计较 金婚老夫妻分享幸福经
重阳节将至,中海社区请来摄影师,为10余对金婚夫妇补拍婚纱照。10月23日在拍摄现场,多位老人分享幸福秘诀:相互包容、体谅
2025-10-23 21:46:00
倍速社会下的“高能量”错觉
王涵在社交媒体上,类似“高能量人的一天”等视频内容展现出了能够适应倍速社会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精力旺盛,从早起醒来的那一刻就过上了有事可做的生活
2025-10-22 14:07:00
孩子阅读容易漏字错字,数学差,理解困难可能也是一种病!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萱萱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小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连续好几年都是班长,但进入初中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萱萱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生活
2025-10-21 15:08:00
闽江畔,豆香长!一位台湾媳妇的“豆腐情缘”
姚凤燕是土生土长的闽清女儿,1997年,她嫁到台湾,成为“台湾媳妇”,夫家祖辈从事豆腐制作。2018年,怀着对父母的牵挂与传播台湾豆腐古法工艺的梦想,她毅然返乡创业。
2025-10-21 19:05:00
【天眼问医】宝子们,年轻人是真能忘事啊
宝子们!咱们今天必须好好唠唠压力和焦虑这对“搞事两兄弟”。平时咱们老说压力大、焦虑,实际上焦虑就是压力搞出来的“小怪兽”
2025-10-21 19:41:00
不只拼条件!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当代青年择偶三大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婚恋话题里,常常能看到年轻人们热议:“找对象到底该看什么最重要?”有人认为,性格合拍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也有人觉得
2025-10-20 11:49:00
遇良医终得子!宝妈携女专程感谢郭海英主任
近日,曾因不孕难题辗转求医的孙女士,带着1岁多的女儿重返济南红绘医院,特意向郭海英主任报喜。两年前,饱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孙女士
2025-10-20 15:59:00
一把幸“孕”钥匙开启两次好孕,点赞济南嘉乐生殖医院
"胡主任,我们一家子又来向您报喜了!"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的诊室里,来自山东的艾女士捧着鲜花,在丈夫和公公婆婆的陪伴下,向胡雪慧主任分享怀上二胎七个月的好消息
2025-10-20 16:41:00
做事与修心
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心性修炼得还不够,遇事容易急躁,情绪起伏如潮;欢喜时也藏不住,心随境转,难以自已。年岁渐长,步入人生下半场
2025-10-20 18:27:00
接亲路上被拦车要喜烟,新人无奈骑电动车回家? 新郎回应:都是朋友,大家为了热闹
大皖新闻讯 新人结婚被拦车要烟,新郎新娘无奈骑电动车回家?10月19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新郎官遇到要香烟的
2025-10-20 20:39:00
男子花近30万闪婚一月后人财两空 贵阳警方:涉事女子已被刑拘
大皖新闻讯 接触两次后就领证,一个月后女方提出离婚并失联,29岁的安徽太湖小伙何先生疑遭遇婚骗。据其所述,在支付近30万元彩礼与中介服务费后
2025-10-20 21:52:00
亲子“吐槽大会” 幽默化解矛盾
“我很认真了,妈妈却嫌我粗心。”“爸爸偏爱弟弟,陪我的时间太少。”孩子们坦然说出心里的委屈,家长认真聆听。10月18日
2025-10-19 17:08:00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