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不惧困难,勇攀高峰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7-28 05: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石家庄登顶珠峰第一人栾钰堃

不惧困难,勇攀高峰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

“以攀登者的身份回到这里,不变的唯有热爱。2014年生日当天第一次走近你,见到你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我爱你,世界之巅。”7月11日,栾钰堃再次来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北坡),感慨油然而生。

这是他第四次来到珠峰大本营(北坡)。就在两个月前,这个石家庄的30岁小伙儿终于实现了一直以来攀登珠峰的梦想,成为石家庄登顶珠峰第一人。

今年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70周年,也是有史以来最为惊险的一个登山季。回顾栾钰堃的攀登过程,险象环生,至今他的脸上还留有紫外线晒伤的痕迹,腰、膝关节也留有伤病。但在栾钰堃看来,为了实现梦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栾钰堃从小酷爱体育运动,后来又参过军,这赋予了他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他渴望去挑战极限,赢得胜利。攀登珠峰,是他九年前就在心里“种下”的梦想。“2014年我大学毕业去西藏旅行,第一次到珠峰大本营(北坡),就被这里深深震撼,登顶的念头开始萌芽。这之后我又多次来到这里,终于在2016年下定决心:7年内要登顶。”

栾钰堃家境殷实,他从上大学就开始勤工俭学,毕业后和朋友创办了一家企业,员工最多时近400人,为他的登山梦提供了经济支撑。为了登顶珠峰,工作之余,他开始潜心准备,每年攀登一到两座高海拔雪山,不断丰富登山经验。

2017年8月,栾钰堃登顶海拔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2018年6月,登顶海拔5642米的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2021年10月,登顶海拔6178米的昆仑山东段最高峰玉珠峰;2022年7月,登顶海拔7546米的西昆仑山脉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经过几年的攀登,栾钰堃逐渐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专业登山者。

但要攀登高达8848.86米的世界最高峰珠峰,难度还要高出很多。鉴于此,在正式攀登前,栾钰堃跟随专业团队进行了40天的各项技术训练和高海拔适应性拉练。在出发前的一次拉练中,栾钰堃发生了滑坠事故,撞击昏迷,肋骨骨裂,并导致右膝半月板出现撕裂伤,医生劝他放弃登顶计划,栾钰堃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就医治疗后按计划出发。

5月13日晚,栾钰堃和队友从位于尼泊尔的珠峰大本营(南坡)出发,5月16日15时到达C3营地。5月17日19时,栾钰堃抵达C4营地后发起了高烧,为了避免伤病影响,栾钰堃服用了大量药物,仅休息了一个小时,便又继续出发冲顶。5月18日10时57分,他终于成功登顶,高高举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意印制的写有家乡名字的蓝色手拉旗。

登顶的兴奋没过去多久,拖着病体下撤的他再次出现了明显反应,体力不支加之向导离弃,直至当日近24时才撤回C4营地。其间遭遇风雪天气,手套较厚操作不便,栾钰堃调整雪镜时雪镜意外掉落。后来,他又遭遇了两次滑坠,其中一次掉进了冰裂缝……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扎实的训练基础,栾钰堃妥善应对,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成功下撤返回。

成功登顶回到石家庄后,栾钰堃受到市领导接见,并受邀前往多所中小学和高校,分享自己攀登珠峰的经历。虽然伤痛未愈,但他每次都欣然前往。7月18日,他受邀向井陉县的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宣讲,鼓励他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不断挑战,带着热爱与执着去登顶自己“心中的珠峰”。

栾钰堃说,攀登珠峰的经历已化为他前进路上的无限动力,如果身体允许,他想把登山事业继续下去,去往世界更多高峰追寻自己的热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纵览原创|石家庄小伙儿再登珠峰,这次是北坡!打破国内“南北双登”珠峰最小年龄纪录
...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个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石家庄人”。今年5月21日,他又干了一件大事: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打破了国内珠峰“南北双登”最小年龄纪录,他也成为了河北省首
2024-05-24 22:02:00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石家庄跑者大本营志愿者助力跑友健康奔跑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大家集合,开始热身。”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七,早晨5时20分,省城中山路西里加油站,石家庄跑者大本
2023-02-02 04:24:00
栾钰堃:我要把家乡的名字带到更多地方
...实实过个年!”2月9日,除夕,视频连线的那头,31岁的石家庄小伙栾钰堃和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地准备着团圆饭。“攀登者”栾钰堃是石家庄的“名人”。2023年5月18日,他历尽艰险成
2024-02-10 01:37:00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自强不息 勇攀高峰——记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学生刘伊凡□本报记者 刘 青 她的脸上总洋溢着阳光的微笑,眼睛里透着真诚和善良。她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她是同学心中的好
2023-09-07 06:05:00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末尾,石家庄全市将陆续迎来一波次返程高峰。据预测研判,10月6日为返程最后一天,其间间断出现高峰,7日和8日(假期结束后两天)仍可能会出现车流小高峰。石家庄公安交
2023-10-07 01:41:00
网友呼吁取消石家庄地铁高峰期老年人免费乘车时段
图为石家庄地铁1号线与2号线换乘站北国商城站。a近日,有网友呼吁取消石家庄地铁高峰期老年卡乘车限制。在其看来,现在石家庄地铁客流本来就不多,高峰期老年卡乘车受限也给老年人造成了不
2023-08-14 09:47:00
石家庄火车站29日迎来最大客流高峰,全站发送旅客接近20万人
...边义婷、张伟克)9月29日是今年中秋国庆长假的第一天,石家庄火车站也迎来客流高峰。上午10时多,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在石家庄站东广场看到,排队进站的乘客比平日明显增多,队伍
2023-09-30 10:55:00
石家庄市东二环改造工程主桥即将通车
...新闻网讯(见习记者鲁雅琦 实习生王铁淋)7月15日,在石家庄东南二环交叉口,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即将通车的桥面浇筑伸缩缝。据了解,石家庄东二环改造工程主桥即将于今日22时实现
2024-07-15 23:07:00
石家庄地铁“双节”假期提前30分钟进入晚高峰运营
9月28日,石家庄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达64.39万人次,再历史新高。其中,1号线31.51万人次,2号线11.51万人次
2023-09-30 15:4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