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9-23 14:07: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前几天《乐队的夏天3》第六期播出,这一期已经是这一季改编赛最后一期,由于选手不多只有声音玩具少数几支,剩下大半集都是改编赛的复活赛,而六名选手演唱的都是自己原创歌曲,不是改编赛了。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而之前声音玩具改编的那英的《默》,将原本都市情歌给改编成了摇滚。这样一改,明显要复杂得多,要躁得多了,有人表示好听,有人表示不好听。当然这很正常,但是它评分挺高的,而且之前的乐队改编的歌曲也是一样。甚至这个还能延伸我们经常看到节目中有些音乐人,改编或者原创歌曲非常复杂,演唱不是飙高音就是转音转来转去的,编曲,节奏和制作非常的复杂。这个再搭配舞台效果感觉花里胡哨的,当时可能嗨了,但最终什么都记不住。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大多数电视机前的观众是感受不到现场魅力的,甚至可能都嗨不起来,反正就是觉得不好听。但这个时候不光是音乐人自己觉得自己牛x轰轰的(还能理解),而那些乐评人、什么业内人士往往就会打高分。这也是今天要讨论的一点,音乐人和乐评人为什么老是喜欢和观众对着干。音乐人,乐评人觉得好听,观众觉得难听?为什么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音乐专业人听音乐和普通人侧重本来就不一样,经过长期的音乐训练以后,音乐人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也不一样,乐评人就是评价体系不一样。这也是很多音乐人喜欢听经典的原因,因为经典里的各种声部各种技巧普通人听不出来,也别觉得是什么音乐人的骄傲,不然这么多年的音乐训练就白努力了呗?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而一般人更注重通俗易懂的歌词,高潮好记的主旋律,以及好听的嗓音和能打动自己的内容。既然是上面向大众的音乐,基本上更应该注重尤其是高潮的旋律,歌词的表达,以及主唱的声色(唱功往往都不是最重要的)。简单的讲,普通观众眼中,技巧和编排都是服务于听感的,普通观众听歌就是听好不好听,听的是歌手+歌词+伴奏合起来好不好听,听的不是演唱技巧、编曲是否厉害,器乐是否有新意,以及基础乐理知识的运用。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音乐人和乐评人就正好相反,因为普通的东西听得太多没有意思,于是往往分析技巧、编排等是否新意。主要就是整体跟局部的问题,非专业的人士在看问题一般就是看整体+主观感受居多。例如看一部动画片,制作不错,音乐牛逼,动作流畅,声优给力,经费充足,这些条件都非常满足作为一部好片条件因素,但剧情很差,节奏稀烂,只要让观众爽不起来,直接把片子的口碑砸到了谷底。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这对观众来说只需要说这部作品就不行完事了,至于其他大部分优秀要素,在整体剧情观感不行的时候很难被人看见,谁闲得。总的来说,音乐人和乐评人这种是我们常见的学术思维方式,一个东西好不好最终呈现的确需要最终整体的协调程度。但做专业的人必须要把作品拆解分清楚这里面的细节构成,哪里好,哪里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如果不好,哪里可以修改,如果要修改,如何突出重心,突出优点。因为只有这样,专业知识才能具体的引导具体操作进步,而不是一堆似是而非的。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观众的主观整体观感跟乐评人,音乐人这种拆解两个思维维度上不同而已,前者是人普遍的直觉的感官感受,后者是专业学术的分析归纳。这年头因为网络信息发达表达容易。再结果饭圈文化和网络段子人爱杠。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不同意见的人互相骂来骂去的。其实以前也骂,但以前没有那么方便,你写信登报纸哪有网络留言方便。听不懂,不好听,还成天自己厉害?华语音乐到底在“狂什么”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音乐人作为生产者,我相信任何搞过创造工作的都会有种心态。那就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厉害的,然后别人批头论脚的时候肯定不高兴,反而会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厉害的。这任何付出过辛苦劳动的成果被人无端批评,那肯定都会不爽啊。至于这劳动成果到底好不好要交给观众评价,以歌曲来讲,不管你写得多复杂,运用多少乐理知识,但对于听众来说都是首烂歌,技巧或者歌曲设计只会让在听众觉得好听的时候体验更上一层楼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而不会让大家因为设计和巧思去听难听的歌。我一直认为音乐人创作也好,乐评人的评价也罢,还是观众莫名其妙痛骂都没问题,人类社会避免不了这些东西。单独从华语音乐角度出发的话,我认为多数国内音乐人乐理不够,天赋不够,还脱离群众,写不出满足大众的优秀流行歌曲。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而乐评人往往和音乐人沆瀣一气,或者为了批评而批评彰显优越感。那么多数观众前两者的问题都有,因为国情原因不但没有什么音乐审美,网络时代为了批评而批评和互撕的饭圈文化,更是淋漓尽致。好比关于华语音乐一个重要的点,观众往往骂音乐人词写得烂,对方就反骂观众不重曲。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实际上,这两种都是有些问题的,很多音乐人都不说词,从音乐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词本身也有发音,这个音为什么不能是曲里的音呢?尤其是表意文字汉字,你音能押韵,又不口水本身就很难得了。所以词不仅仅是文学,也有该怎么唱的方法。都说音乐无国界,但中国有点不同,外国使用表音文字,我们使用表意文字,所以有国界。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更别说这片土地上受到的文化熏陶就是这样,从小就接触古诗词,文化审美不仅仅局限在曲上面,不要用国外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化本身就不同,不管你是曲也好词也好,都是在追求那个意境,画面感,那你又要求好听,词就得押韵,又要求意,那就不能硬凑。你词在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曲却加上土嗨dj,这是让我感到悲伤呢还是“嗨起来”呢?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很久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多音乐人做视频都不说词,周杰伦为啥是大众层面华语音乐最吊的了,原因就是流行角度平衡和曲,唱和词。你一旦做好了,还很有可能成经典流传,问题就在语言上面。其实刀郎,凤凰传奇等音乐人这么火,相当于也是这个道理。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所以从事华语的音乐人比起其他国家还难,至少做词你得过得去,不说古风,拿江南来说,圈圈圆圆圈圈是什么?雨滴在水中的样子,而江南的雨特别细,有烟雨蒙蒙的感觉,这里就能对应开头的歌词,才有一种水与空气纠缠的意境来表达爱情那种缠绵缱绻。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曲是意,词也是意,两者不一样就很容易绷不住。歌是音乐的一种,音乐人只从音乐出发没毛病,但歌是词曲的结合,这些年音乐发展得不错,但是在歌词这个层面的发展确实是越来越烂了,都不要求文学表达和什么古意,连逻辑通顺和把中文写明白的都少。一问就都要拯救华语乐坛,一看歌词全是老子最吊最有钱,哦耶baby一问华语音乐烂透了,一看《学猫叫》赚翻了?华语音乐为何烂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中国听众音乐审美问题也是存在的,最简单的道理就是都骂华语乐坛烂,以前华语音乐多好。但一看现在火爆的歌曲都是《学猫叫》《惊雷》《爱如火》等等,相比之下,《乌梅子酱》都是好歌,《漠河舞厅》简直是绝世经典。现在因为短视频传播最快,音乐软件最普及,大众音乐审美就这品味,全是神曲。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好歌肯定有的啊,我还是那句话就辛爽《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的片尾20名+的音乐人,你每听音乐人几首好听歌曲,那也有几百首好歌,而这类音乐人其实很多很多,但就是火不起来。所以,有时乐评人的分析也很好,给观众普及知识点也到位,有时骂一骂还是有用的。毕竟如果中国全是《学猫叫》《爱如火》当道连骂都不能骂了,这不更脱离群众。这就像一群人撑刀郎骂那英汪峰,那从专业角度刀郎以前歌曲确实口水,这也是事实。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流行音乐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说什么不在乎歌词,只在乎技术了,听感这玩意仁者见仁,华语乐坛很多音乐人已经可以烂到无法注视其他方面的地步,编曲再好都没有用,而且真正制作好的音乐人也少。这就像同样是编曲,器乐和制作较为复杂的华语歌曲,周杰伦的暗黑三部曲是流行乐代表。但它就有词曲唱编浑然一体的感觉,中国听众还是非常喜欢的。

乐评人为何老是和观众“对着干”

而很多爱豆,音乐人的歌曲找老外制作,制作和编曲确实挺复杂的感觉,就像很多音乐综艺歌手各种大编制演奏一样,但最终结果就是华丽的苍白。路人听歌不会了解那么多深层次的东西,只有歌手,制作人做出好的音乐来引导听众,让大家不断接触好的音乐才是对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鬼引发的激情骂战,国产综艺巴不得每天都有
...。最新一个火的桥段,是他在音综《天赐的声音》上,与乐评人梁源的几番对话。在小鬼和胡彦斌结束了《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的演唱后,梁源表示:“你的每一句唱词的那种唱法,完全没有打动我
2023-06-10 00:59:00
质疑乐评人,理解乐评人,成为乐评人
...老师re一下。除了汪峰,汪苏泷、杨坤等人也都相继成为乐评人。汪苏泷开启了全新的乐评系列《泷timenosay》,杨坤则在乐评视频中大谈自己的新路历程。这乐评的圈子终究是被明星
2024-06-20 06:24:00
...更是因为那些歌曲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时代记忆。”资深乐评人南雷雷说。回忆港乐的起始点,上世纪70年代许冠杰引领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起。他的《铁塔凌云》不仅成为粤语流行歌曲的经典,
2024-12-03 09:24:00
乐评人谈《歌手2024》:外国歌手具有先天优势,华语歌手情感更内敛
...歌手后面还有机会吗?5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乐评人。两位外国歌手属力量型在舞台上有一定优势资深乐评人卢世伟曾出任《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的评委,也曾作为“智囊团
2024-05-14 15:48:00
《天赐4》梁源怼小鬼字字珠玑,丁太升点评太清醒,周深无辜躺枪
...乐鉴赏团”。这个“音乐鉴赏团”是由行业内非常知名的乐评人组成的,这是该节目是一大亮点。每季节目播出之后,动不动就会有嘉宾和鉴音团互呛起来的热搜。对于吃瓜群众来说,这绝对是看真
2023-05-01 23:48:00
小鬼王琳凯和乐评人梁源争议升级!梁源连发多条动态回怼,直言小鬼装孙子
...然是改编,肯定有改得好的有改得不好的,因此节目中的乐评人就发挥作用了,因为他们有权利对每一首改编的歌曲进行点评。但是没想到,正因这种操作,直接让嘉宾和乐评人杠上了。在《天赐的
2023-05-21 15:34:00
《天赐4》第二期,新的看点来了
...一直都很固定。比起歌手在舞台上的演唱,网友更喜欢看乐评人对音乐现场的点评、对歌手的点评。《天赐4》首期节目,歌手王琳凯和乐评人梁源都成了热门人物。梁源说王琳凯歌唱舞台有瑕疵,
2023-05-14 11:59:00
乐评人丁太升再谈刀郎:他的歌旋律流俗、歌词媚俗
...歌到底算什么水平”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10月15日,乐评人丁太升发出视频,再次评价刀郎的音乐。刀郎、丁太升之所以是“再次”,源于去年7月,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发出后,丁
2024-10-15 19:26:00
以年轻人的方式唱歌 解锁对上一代的认知
...摇滚曲风演绎,注入了新的能量,带听众重回燃情岁月。乐评人樱桃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摇滚乐的内核就是生命的力量和青春的涌动。“所以这次改编非常恰如其分地追忆了一代人的奋
2023-12-12 00:4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编剧极光光卷入于朦胧事件!当晚疑似在他家聚会,劳力士手表不少
于朦胧坠亡事件排除刑事嫌疑后,由于工作室未说明是意外还是轻生,导致讨论层出不穷,更有不少网友擅自阴谋论,认为其坠楼事件大有蹊跷
2025-09-12 16:47:00
《闺女》管乐张予曦没受原生家庭影响,井迪不真实,刘思远反差大
要是说到最近这段时间正在热播的综艺节目,有好几档都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说《我家那闺女》、《花少》、《披哥》、《王牌》等等
2025-09-13 03:22:00
【有理有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主创:王舒娴 白云 丁玥 李砚青统筹:陈俊旺 伍佳佳 方田【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9-12 10:31:00
《问心三部曲》重磅再版上市:《追问》《初心》《撕裂》构筑现实与心灵的三重追问
鲁网9月12日讯近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正式推出畅销书作家丁捷作品《问心三部曲》新版套装,将原来风靡全国的三部畅销书——《追问》《初心》《撕裂》重新结集
2025-09-12 12:45:00
东湖路学校迎新 一年级新生上了爱国第一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罗春香 吴盼云)9月9日上午,江夏区东湖路学校体育馆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以“红心润乐雅
2025-09-12 14:42:00
“戏聚榕城”2025年福州市闽剧优秀选段(折子戏)展演活动第一场顺利开演,台前幕后花絮来袭……
2025-09-12 14:52:00
弋阳县谢叠山小学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教师,是点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明灯;教育,是托起民族未来的根基。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弋阳县谢叠山小学于9月10日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2025-09-12 15:11:00
9月15日郑国霖做客大皖新闻 话筒给你,问点啥?
大皖新闻讯 号外!有一波惊喜“郑”在赶来......9月15日,知名演员郑国霖将来到大皖新闻做客,现场开启直播,与网友互动交流
2025-09-12 15:15:00
高分口碑话剧《长安的荔枝》潍坊大剧院加开三层
大众网记者 魏静 通讯员 张婷 潍坊报道继此前开票引发热烈反响后,改编自马伯庸现象级小说的高分口碑话剧《长安的荔枝》,宣布于潍坊站加开三层场次
2025-09-12 15:29:00
大众网记者 李梅 临沂报道
2025-09-12 16:10:00
聚焦红色文化传承 用光影致敬英雄土地——利津县成功举办院线电影《北张的雪》《七十二》剧本研讨会
大众网记者 刘欢 东营报道近日,由利津县委宣传部、利津县文联、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东营市电影家协会、利津县明集乡党委政府及北张村委联合组织的院线电影《北张的雪》《七十二》剧本研讨会在利津县明集乡北张村成功举办
2025-09-12 16:14:00
京味儿话剧《向阳理发馆》将在北京喜剧院登场
理发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会碰撞出怎样的戏剧火花?9月18日晚,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5周年的献礼之作,原创现实主义话剧《向阳理发馆》将登陆北京喜剧院
2025-09-12 16:14:00
百年老街变身喜剧舞台 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即将拉开帷幕
鲁网9月12日讯2025 年9月19日至 28 日,第二届(2025 年)里院喜剧节将在青岛里院街区盛大开启。这场为期 10 天的喜剧狂欢
2025-09-12 16:54:00
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线下活动开启
9月9日,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线下活动在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火热开启,吸引众多市民与影迷踊跃参与
2025-09-12 16:55:00
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开幕在即,为观众提供一站式观剧体验
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将于 9 月 19 日至 28 日在青岛里院街区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喜剧节由黄渤、黄晓明、黄子韬
2025-09-12 1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