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军一来,李自成为何死的这么窝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7 20: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军为入关前,李自成真是气运化身。清军一来,李自成怎么死的这么窝囊,就好像三楼导演为了延续剧情强制领饭盒一样。

清军一来,李自成为何死的这么窝囊

李自成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崇祯十六年春建立的“奉天倡义大元帅府”。他恢复了朱元璋废除的丞相制度,由牛金星出任丞相,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每个政府各设侍郎。

地方上,由于此时李自成只控制了河南南部和湖广北部大致相当于一个省的领土,所以不设省级区划。以防御使为地方最高长官,统管军政事务,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明朝的道。府、州、县各设文官。此外,各县都有武官带兵驻扎。

知识分子敌视李自成,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第一是由于传统的正统观念,以忠于朝廷为天经地义,视李自成为贼寇。第二是由于李自成早期的政策野蛮粗暴,打击面过宽,做了很多伤害无辜的事情。第三是不看好李自成的前途,认为明军很快就会打回来。

李自成绝非一个仁慈的人,对待那些坚决抵抗,给闯军造成很大伤亡的城市,他也常常不问谋划者还是被胁迫者,一律进行残酷的屠杀。但至少李自成不会无缘无故伤害没招惹他的人,主动投降他的城市都能得到保全。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李自成,可是官军的暴行逼得他们不得不投降李自成以求活命。到了崇祯十五年的冬季,河南、湖广的兵民矛盾已经彻底激化,有的城市甚至开始公然支持李自成,武力对抗官军。

清军一来,李自成为何死的这么窝囊

高汝利、左光先、牛成虎、尤世禄、郑嘉栋等明军将领闻讯,也纷纷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全部收留,无论过去是否与自己为敌,一律既往不咎,给士兵们发放粮饷冬装,少数明军将领拒绝投降,也都被很快打败。只有高杰,过去是李自成的部下,和李自成的侍妾邢氏私奔才投靠官军,不敢来投降,于是一路南逃到了扬州。

至此,陕西已经全部平定,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大顺,改元永昌。各种制度还是沿袭襄阳时期的框架,只是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比如说在地方上增加了省级行政区划,设立了节度使。更大规模地开科取士,招募流民屯垦,并且开始发行货币,平抑物价,发展贸易,做建立全国政权的准备。

正月初八,李自成正式从西安起兵,准备对明王朝进行最后决战。

两路大军分别由李自成本人和刘芳亮率领,李自成由平阳经太原、宁武、大同、宣化、居庸进攻北京,刘芳亮则从河南怀庆攻入直隶南部。

此时,大顺军和明军之间的强弱对比已经完全逆转,不仅饱经战乱和赋税之苦的穷苦百姓盼望大顺的新秩序。“晋民倡乱者皆传贼不杀不淫,所过不征税,于是引领西望。”就连明朝的官员也都没有了反抗的念头,只想投效新朝,保全首领。

这时,李自成意外地收到了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代表顺治皇帝写来的信:

清军一来,李自成为何死的这么窝囊

“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

李自成对这封信不屑一顾,根本懒得回复,在他看来,清朝皇帝也不过是个比蒙古强一些的可汗而已。这种轻敌自傲,自大大意的心态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清军一来,李自成为何死的这么窝囊

三月十九日上午,大顺军进入北京内城。“刘宗敏整军入,军容甚肃”。随后,李自成也赶到了,由承天门入城,传令:“军士入城敢伤一人者,杀无赦。”并一箭射在承天门的匾额上。

很多人认为的“李自成、大顺军进北京之后腐化堕落了”,其实只是谣传而已,李自成三月十九日进北京,四月十三日出兵讨伐吴三桂,这么短的时间内,一支横扫半个中国的劲旅就堕落到不能打仗了?这也未免太不合情理。自直到出兵讨伐吴三桂前夕,李自成还在召见城内和郊区的老人,“问民间疾苦,有无扰害”,这时的李自成依旧头戴大绒帽,身穿天蓝色箭衣,生活享用十分简朴。

大顺军的军事训练同样没有松懈。四月初一,“权将军刘宗敏下营点操”。初六,“闯尝至万寿山观将士骑射,从者数千余人”。所谓大顺军进京之后忙于劫掠享乐,不思进取的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

功亏一篑李自成,给别人做了嫁衣!李自成就现今来讲,他也是公务员岀身,无非是推翻前面皇帝自已做皇帝。他跟朱元璋没区别,岀身还不如朱元璋,朱元璋是正统的贫下中农!二者都是被逼造反朱洪武被人举报要造反后不得不反李闯是当包税人无法完成指标被押在衙门口毒打虐待!

清军为入关前,李自成真是气运化身。清军一来,李自成怎么死的这么窝囊,就好像三楼导演为了延续剧情强制领饭盒一样。本来李自成的运气还到爆棚关键时刻皇太极挂了满清差点内讧但最后还是满清的时运太强,出了个多尔衮!

那么,李自成为什么失败了?

李自成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两点原因。第一,他盲目自信,对于自己最大的敌人清朝**大意,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第二,他太快取得胜利,还没有熟悉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统治方式,政策失当,导致基层政权迅速崩溃。

李自成派已经被封为伯爵的唐通率领本部人马八千,带着大笔军饷去招降吴三桂,许诺封他为侯爵。果然,吴三桂欣然同意投降,把山海关的防务交割给唐通,自己带着部队进京面见李自成。

然而,此时的李自成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封建皇帝,依旧保持着农民起义者的作风,这就注定了他不是吴三桂的理想君主。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均田免粮”和“追赃助饷”。

一触即溃的只有败兵而不是整个政权。统治者会立马清醒过来,调整心态。而李自成一败再败,政权仿佛都是一触即溃般。归根结底在于其政权本身就是不牢靠的。

明朝的贵族、官吏、太监以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财产,掠夺百姓血汗,最终挖空了明朝的墙角,导致明朝灭亡。李自成要求他们交出赃款,作为大顺军的军饷和国家建设开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李自成没有认识到,明朝的官僚地主已经不再是大顺朝的主要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满清贵族。为了击败这个真正的劲敌,需要暂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李自成的胜利来得太迅速,从政权创立到推翻明朝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他靠着“三年免征”“闯王来了不纳粮”的许诺,让无数农民舍生忘死支援大顺军,为他打下了江山,李自成当然不能刚当上皇帝就食言而肥,立刻和官僚地主穿一条裤子去剥削老百姓。三年免征的诺言必须遵守,可是大顺军迅速扩大,又收降大批明军,等于把崇祯的一部分财政压力背到了自己身上。百万大军每天耗费钱粮无数,接下来的两年无税可征,军队该吃什么呢?所以,李自成也只能采用追赃助饷的方式供养军队。

如此一来,地主阶级对李自成大为失望。他们本以为,大顺取代大明只是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只要他们投降,就可以在新王朝继续保持在明朝的地位。可他们发现,李自成保护的只有小农,对大官僚、大地主依然采取打击的政策,于是他们判定,李自成依然是个“草寇”。

比“免粮”“追赃”更要命的是“均田”。李自成的均田政策简陋粗暴,急躁冒进,而且打击面过宽,不仅大地主遭受沉重打击,普通的中小地主也被波及。这导致李自成开始逐渐丧失“民心”。

很显然,李自成搞不出工业革命来。所以他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就必须依赖与地主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全天下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而“追赃助饷”“均田免粮”这两大政策,恰恰把整个地主阶级推到了李自成的对立面上,使大顺王朝成了一个根基不稳,单纯依靠武力维系统治的军阀政权,这才是导致李自成败亡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自成号称拥兵百万,为何被清军吊打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为什么被清军吊打?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末年,天下起义军接连不断的出现,这时候的明朝已经走向了衰亡。即使是崇祯帝这样的皇帝继位,对
2024-01-05 21:17:00
李自成拥有北方半壁江山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李自成的一生像是一场梦,布衣出身,建立大顺政权,消灭明朝,使得天下以为下一个朝代是大顺时,竟然迅速的败于清军之手,拱手让出北京,然后彻底不知所踪,消失不见了。本让人以为李自成建立
2024-04-26 15:34:00
昙花一现的李自成,失败真的是因为格局有限吗?
万历三十四年李自成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这时候的李家人万万想不到,长大之后的李自成竟然能够成为起义军首领。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明朝各地的起义军接连不断的出现,明末时期,即使是想
2023-05-14 13:41:00
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军就不能入关
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灭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由此可见,吴三桂在清军入关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人认为,如果当初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把清军放进来,清军显然
2023-08-19 06:07:00
李自成为何放弃西安?清军步步紧逼,部将纷纷反叛,不走就被灭!
1645年1月13日,李自成从潼关返回西安后,立即决定离开西安和关中平原,经蓝田、商洛逃往鄂豫交界。撤离西安前,李自成下令打开金库,“允许军士们分割并扣押(金库内)财产,同时放火
2023-10-18 16:56:00
李自成未能统一天下除了天时人和,还有哪些因素?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治形势波诡云谲。李自成有幸成为了其中的弄潮儿,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当天李自成进入北城,明朝灭亡。可以说此时
2023-09-06 00:06:00
刘宗敏:大顺朝的英勇将领与悲剧人生
说起李自成大顺朝的崩溃,很多人会把责任归咎于吴三桂:认为如果吴三桂没有请清兵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朝不会被清军冲垮。当然,也有人认为吴三桂其实打算投降李自成的,是因为李自成麾下将领刘
2024-04-21 08:31:00
如果没有清军入关,李自成能巩固政权统一中国吗
明清革鼎之际,李自成是不得不说的关键人物,具有上承明朝下启清朝的重要意义。笼统意义上明朝之后是清朝,所以很多人认为是清朝灭了明朝以后取而代之,其实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1644年,
2024-04-26 15:32:00
李自成横扫中原,灭亡明朝,为何建立大顺仅1年就亡了
说起明末起义,就不得不提李自成这个人。1629年,米脂人李自成率众揭竿而起,拉起了反抗明朝的大旗。1643年,李自成领导闯军,在汝州、潼关等地歼灭了明军主力——孙传庭部,获得了对
2024-06-07 1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