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台传媒记者朱玲巧
医学生出身的冯溯,脱下白大褂穿上执勤服已经15年了,现为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湾新区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医生治病需要精湛的医术,而城管‘医’的是一座城市的城市病,也需要精细化治理,不是更有获得感吗?”冯溯说。
为了城市的整洁有序,他每天早出晚归、奔波街头,为这座城市把脉问诊。不久前,他被评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
恪尽职守
提升城市品质显担当
“前面有微弱的灯光,往前开到底”,一辆黑色私家车穿过颠簸的石渣路,底盘不时被高出路面的石块磕到,发出清脆响声。
“全部人待在现场,不许离开,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现场执法!”这是不久前一个深夜发生在台州湾新区八条河西侧的一个场景。
这样的深夜行动,平均每周不少于两次,冯溯已连续坚持三年。
2020年冯溯被派驻到新区后,发现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市渣土消纳空间极为紧张,新区跨区倾倒渣土案件频发。
于是,他坚持长期带队开展夜间突击整治,每逢周末、节假日必开展深夜行动、清晨行动、突击检查。
“白加黑”“5+2”几乎成为常态,曾有一年,他和同事在端午、国庆假期持续11个夜晚通宵执法,多次蹲守涉案挖机至天亮,暂扣工程车71辆。
这些年,他也经常会面临违法分子的跟踪盯梢。一次凌晨,为了扣下两辆随意倾倒的渣土车,面对9个气势汹汹、将他们团团围住的壮汉。
“虽然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但是该做的事还是得做,不能对不起身上的制服。”冯溯说。
在他带领下,新区执法支队三年共办理建筑垃圾案件500多件,移送公安机关拘留5人,1起案例被省住建厅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此外,他还向长期占用公共区域的砂石堆场、加工场所等“低散乱”“烂疮疤”等开刀,主动牵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等部门,同属地街道通力协作,对73处问题点位全部销号。
2022年,冯溯获司法部“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荣誉。
从一个晚上值班电话响不停,到现在一夜有时候一个电话都没有——经过整治后的新区面貌焕然一新。
严格公正
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老李,今天的生意怎么样啊?”
下午6点,在新区商业街上,老李张罗着夜晚的买卖,冯溯也开始了夜晚巡查工作,和摊贩像朋友一样地挥手问好。
“我们执法是为了群众更好的生活,既要体现执法公正,也要有执法温度。”这是冯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在工作中经常能够留意到一些困难户摊点,小小一个摊位,往往事关商贩的生计问题。
一次在新区夜间值班步巡时发现,有个摊贩骑着电动三轮车随意在路边停靠叫卖,全然不顾行人行走障碍,严重妨碍通车秩序。经过详细询问得知,商贩家中十分困难。
如何在营商环境、城市形象、群众生计之间努力寻找平衡?
冯溯积极帮商贩想拌饭,多次协调,在新区多个点位建成工业园区爱心摊点,让一些困难商贩有了规范摆放的地方。
不论是企业、群众找上门,他必热心接待,耐心倾听。去年上半年,当多家企业提出工业园区供电不足导致正常生产受影响时,他立即联系行政审批服务、规划、建设等单位,为企业出谋划策,建设太阳能光伏,解决多家企业用电难题。当企业“零地技改”建设过程中碰到渣土临时堆放问题时,他主动牵头自然资源、循环公司等相关单位直扑点位、现场办公,共同研究解决堆放问题,既为建设工程提质增速,又为企业节约成本。
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城市,上百个不眠夜,上千次整治行动,“把脉问诊”各类城市顽疾,也为城市留住了一些烟火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