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最高涨28.9%!权益类银行理财净值大反弹,超八成产品仍破净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3-08 00:02:00 来源:瘦子财经

近期,在A股市场的火热带动下,部分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强势回弹。

据Wind数据,截至2月29日,有近8成的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近一个月收益率超过5%,其中,华夏理财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近一个月净值上涨超过20%,位列第一;而华夏理财旗下另一只权益理财产品净值在20天内反弹了28.9%。

光大银行(3.270, 0.02, 0.62%)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表现亮眼,主要是近期国内权益市场估值修复,带动该类理财产品净值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权益类产品仍是银行理财的小众产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6.80万亿元,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相对较小,仅为0.08万亿元。从产品净值来看,受发行时点等因素影响,目前仍有近30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

“目前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反弹主要是政策托底,后续能否持续上涨还得看经济基本面。”有理财从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最高涨28.9%!权益类银行理财净值大反弹,超八成产品仍破净

图源:图虫创意

权益类理财产品,多只产品净值近一月涨超10%

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正在逐渐收复失地。

据Wind数据,截至2月29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35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仅一只产品近一个月收益率告负。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其中近一个月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多达27只,占比接近八成。

收益率最高的是华夏理财旗下的华夏理财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是一只R5风险的理财产品。截至2月29日,该产品近一个月的收益率高达20.11%。

华夏理财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四季度报告显示,该产品为被动指数类产品,跟踪标的为华夏理财AI算力指数,选取业务涉及芯片、计算与通信设备等算力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股票。截至2023年末,前十大持仓分别为海光信息(80.900, -3.52, -4.17%)、寒武纪(164.760, -5.49, -3.22%)、通富微电(23.700, -0.64, -2.63%)、士兰微(20.680, -0.41, -1.94%)、长电科技(27.540, -1.34, -4.64%)、中芯国际(47.090, -0.50, -1.05%)、华天科技(7.930, -0.21, -2.58%)、华润微(41.230, -0.47, -1.13%)、中国长城(10.300, -0.33, -3.10%)、景嘉微(70.550, -2.79, -3.80%)。

不过,该产品的规模并不算大,2023年四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其资产净值仅为162.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理财旗下还有多只权益类产品近一个月收益率突破10%,其中,天工日开13号(中证1000指数(5303.276, -78.18, -1.45%)(5303.2766, -78.18, -1.45%))、天工日开7号(家居建材指数)、天工日开9号(风力发电指数)近一个月收益率分别为12.71%、10.57%、10.50%。

招银理财招卓价值精选是去年的“网红”理财产品,曾因“净值低于1不收管理费”而火出圈。今年2月以来,该产品净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截至2月29日,招卓价值精选净值为近一个月涨幅为8.64%。

据招银理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从招卓价值精选当前持仓分布来看,A股与港股近乎各占一半,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作为组合配置底仓合计占比约24%,银行作为红利策略代表行业约占5%,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作为未来看好方向,其持仓占比分别为9%、8.5%。

“最近权益市场表现太好了。”上述理财从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感慨道。

事实上,本轮权益类银行理财反弹与A股市场表现息息相关。2月5日以来,A股主要股指强势回升。2月29日,A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94%,报3015.17点;深证成指涨3.13%,报9330.44点;创业板指涨3.32%,报1807.03点。至此,三大股指从2月5日开始涨幅均已超过10%。3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开门红,上证指数涨0.39%,报3027.02点。

从净值走势来看,近期反弹强势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低点也大多出现在2月5日前后。以华夏理财天工日开6号(微盘成长低波指数)为例,该产品的净值从2月7日的0.6560涨至2月27日的0.8456,期间涨幅高达28.90%。

周茂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趋势看,后续权益类理财净值仍有修复空间,主要是对国内权益市场估值修复行情整体预期偏乐观。近期一系列数据反映国内消费和内需延续良好修复态势,宏观政策继续偏积极,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国内权益市场情绪有望逐步恢复,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超8成产品净值告负,权益投资短板待补齐

相比于固收类产品,权益类银行理财一直都属于“小众”产品。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4.570, 0.02, 0.44%)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0万亿元。按投资性质来分,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分别为25.82万亿元、0.86万亿元、0.08万亿元、0.04万亿元,固收类仍是银行理财的大头。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虽然权益类银行理财净值回弹幅度较大,但整体仍难言乐观。据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2月29日,理财子公司存续的35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单位净值在1以下的产品数量达到29只,占比超八成。其中光大理财旗下的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阳光红新能源主题净值分别为0.4544、0.4859,净值较发行时均已“腰斩”。

Wind显示,若从上述35只权益类理财产品近6个月的收益来看,截至今年2月29日,仅有6只产品实现正收益。

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曾公开表示,在能力上,理财子公司95%以上的产品都是固收类,权益类资产偏少,“权益这块的投资能力一直是理财子公司的短板。”钟文岳坦言。

他还表示,未来招银理财将聚焦能力、产品线、渠道三方面建设。“能力建设是最根本、最基础的,是理财子公司生存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监管反复强调的,尤其是权益管理能力,现在招银理财包括其他的理财子公司都在加大投入。”钟文岳称。

周茂华认为,一般来说,理财公司提升权益资产配置管理能力,需要加强宏观经济、产业方面研究,增强金融市场把握能力,同时,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理财投资需求;此外,通过数字化及加强与市场机构合作,提升产品营销、管理、运营风控等核心能力。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理财公司未来需要增强权益投研能力建设,提高对个股的研究分析能力,拓宽权益类资产投资范围,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同时借鉴公募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的经验,完善考核标准和奖励标准,吸引更多权益投研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超八成产品净值告负 理财公司权益类投资“内功”仍有待提升
...银行理财市场逐步进入修复通道,固收、“固收+”产品净值回暖明显,但含权类理财产品表现依旧欠佳。11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梳理发现,截至目前,理财公司发行处于
2023-11-15 13:12:00
首只净值“腰斩”产品出现,权益类理财大面积遇冷
首只净值“腰斩”的权益类银行理财子产品出现了。近日,光大理财旗下的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下称“阳光红卫生”)单位净值跌破0.5,最新净值报0.4950。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遭
2023-07-15 22:31:00
净值腰斩后,这批银行理财从抄底医药破局
...“波澜不惊”,令得此前受挫的银行理财子权益理财单位净值也难见起色。但在市场的底部,一批净值“腰斩”后接近“腰斩”的理财产品,正在绸缪反攻。而且,它们选中了此前深度回撤的医药板
2023-11-18 10:27:00
龙年开春、股市劲涨,公募、私募的权益基金净值也如同“冬眠觉醒的棕熊”一样,活跃了起来。但有一类产品也罕见的爆发出弹性。就是银行理财。净值化大潮之下,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和主动型基金一
2024-02-29 10:58:00
陷入净值洼地,已有产品出现“腰斩” 权益类理财还能买吗?
债市回升带动理财市场回暖,这类产品净值却仍在“掉队”。7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局面仍然存在,根据中国理财网,目前理财公司发行的权益类理财共34只,剔
2023-07-19 23:30:00
超半数产品破净 权益类理财陷入洼地
债市回升带动理财市场回暖,这类产品净值却仍在“掉队”。7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局面仍然存在,根据中国理财网,目前理财公司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共34只
2023-07-20 00:32:00
独家!银行理财9月报:单品50亿超强“吸金”,破净率4.6%继续“走高”丨南财理财通
...情况:9月上半月,债市出现小幅调整,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一定回撤。相应地,9月理财公司存续公募产品破净率继续攀升,综合破净率为4.6%,较8月产品破净率上浮9%。新发产品:
2023-10-31 10:08:00
偏爱固收+、冷对权益类 理财公司新品主打“安全牌”
...表示,银行理财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大多不高,倾向于购买净值稳定的理财产品,去年理财产品“破净潮”之后,投资者风险对净值波动较大的中高风险产品接受度变得更低;此外今年股市持续低迷,
2023-08-09 21:17:00
“资管一哥”易主 银行理财面面观
...触了形形色色的客户,也见证了多个历史。银行理财走向净值化、“破净”带来的两次“赎回潮”……这些经历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前不久,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暂时失去了“
2023-08-28 00:0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