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朱琳琳
“花开花放花花世界,艳阳天春光好百鸟飞来……”舞台上,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95后”演员江李汇化身为《小辞店》里的柳凤英,忽而欢喜,忽而伤心,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江李汇记得自己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就经常去买黄梅戏磁带回家听,听韩再芬唱的《小辞店》,听《徽商情缘》,听《砂子岗》。还不知从家里哪个角落翻出一条红绸子,拿剪刀一剪两段,学着戏里的古装人物,用橡皮筋绑在手上当水袖,爸妈一出门她就一个人在家里耍起来,玩得不亦乐乎。江李汇说,跟戏曲有关的一切都能唤起她的无穷兴致。
2007年,江李汇参加安庆电视台举办的黄梅阁戏迷打擂,碰巧评委是黄梅戏学校的老师,她当即就对江李汇说:“你是个苗子,来我们学校吧。”由此江李汇正式踏入戏校进行科班训练。
江李汇说她小时候性格有点像男孩子,舞台上她也演过很多男孩,就是戏曲中的娃娃生。其中演出频率最高的莫过于黄梅经典小戏《打猪草》,嗓音宽亮、笑容灿烂的她演起金小毛来,给人一种格外纯真、直爽、温暖、无忧无虑的喜悦感。
除了《打猪草》,《斩娥》《闹花灯》《戏牡丹》《告洞房》《春香传》《送香茶》《天仙配》《小辞店》等都是江李汇的拿手好戏。江李汇说,在再芬黄梅剧院,只要自己想去学,就有很多机会学习,她也从每一个角色中积极汲取养分。
作为年轻一辈的演员,江李汇接力“传帮带”,把一腔热爱倾注于黄梅戏的传承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黄梅戏的‘守正创新’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我会继续努力、用心钻研戏曲,用精品力作回馈观众、社会。” 江李汇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