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12: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时期,女性的各类冠饰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戴冠成为流行时尚。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北宋女性花冠服饰艺术,在北宋社会盛行的风尚,是由多重因素结合下形成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又有儒雅审美、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在因素。

花冠在北宋女性冠饰中成为独特的代表,也是北宋不同于其他朝代重要的标记。

其作为工艺艺术品,反映着社会思想和生活状态,不仅仅是实用与装饰性的作品,其早已突破形式,以具体的形态凝结时代的精神风貌。

北宋女性花冠作为一门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特殊性归根结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繁荣的商品经济,使商品化的花冠,迅速流通在北宋市场中,而北宋时期大量女性主体,参与进经济活动中,又使女性这一消费主体,有能力促使花冠的进一步发展。

北宋处在社会结构重大变革时期,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土地私人拥有制制度确立,使百姓与土地之间的依附关系减弱,更多人愿意从事经济活动,社会行业分工细化。

北宋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朝廷雄厚的财政收入,并非靠剥削农民,而是靠国民经济与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而北宋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商业以及手工业三个方面。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高产量的农业作物,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使北宋第一生产力旺盛。

北宋国土面积虽不及前代,但人口数量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人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宋农业的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免除挨饿的困境,为后期的经济发展,奠定最为牢固的基础,促使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制瓷业、造船业、丝织业、商业等迅速崛起。

北宋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对外贸易高度发展,随商品交换,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四川纸币交子的发行逐渐代替北宋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此外北宋施行坊市合一制度,打破此前朝代作为居民居住区的坊和商业区的分离格局,使北宋城镇突破空间、时间束缚,商品经济的流通性、方便性与商贩经商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人口的增加又使城市内部空间,无法满足宋人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于是商贩在城市周边建立起临时交易场所,即城外集市—草市。当然,北宋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朝廷一系列惠商政策。

朝廷政策使小商小贩都可进城卖货,促使经济旺盛,夜市到三更的时候就结束了,可到了五更就又重新开张,即使冬天遇到大风雪、阴雨的天气,也依旧有夜市。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历史上诸多王朝施行宵禁制度,目的是便于政府管控城市,维护治安,老百姓被禁止夜间无故出行。

至北宋,宵禁制度被废除,夜间经济繁荣,政府对夜市没有特别的限制,城市经济活力提升,政府财税收入也大量增加。

最后是北宋时期的手工业,北宋手工业分布广泛,分工细致,承继前代技术精华,继续发展创新,使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制瓷、造船、印刷、造纸、纺织业等方面表现突出,产品质量和数量都明显相较与前朝有所提高,手工业也成为北宋经济发展的支柱。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北宋女性花冠作为当时市场中普遍流行的商品,市场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花冠的种类、形制、手工艺、原材料等方面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对鲜花的需求又促使仿生花应运而生,制花业、手工业迅速发展。

同时,北宋纺织业繁荣,绢帛、丝织品不仅是作为服装的主要材质,还是仿生花、冠饰的主要材料之一。

女性所戴饰品可在商铺中买到,店铺与商品种类、数量的增加,致使冠饰价格亲民,就算是平民阶级也可选择精美的冠饰,促使冠子在北宋普及。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可见,北宋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女性花冠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这种大环境下,商品交易频繁,交易种类数量和范围广泛增加,成熟的商品经济活跃,商品化市场下所形成的商品流通便利性为女性群体购买提供方便,奠定了女性花冠能够在社会中迅速传播的基础。

北宋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社会行业分工更加细化,使更多的女性,有机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北宋纺织业的兴起促使手工业繁荣,北宋女性除在自家养蚕、纺织、刺绣生产外,社会上因劳动力缺乏,还会招募女性做工。

这样女性就不会被禁锢在家里,还可以承担起家庭责任,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改善生活条件并积极融入社会,对北宋商业贡献自身价值。

北宋女性虽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但通过参与劳动,得到收入,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地位。北宋朝廷也允许女性经商,推行各种便民惠民政策,为女性参与经商提供了支持。

朝廷也鼓励女性经商,减税免税政策朝女性倾斜。因此在社会政策的扶持下,女性经营生意、做买卖,离家做工或参与经济活动变得相对普遍。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北宋女性参与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行业种类多样,走街串巷的流动小商小贩较为常见,涉足商业类经济活动的有开酒楼的,开食品店的,开药铺的等。

在服务业工作的女性也占多数,北宋大户人家会聘请手艺出色的厨娘到府上烹饪,完成每一道做菜工序都会由一位厨娘负责,分工细致。

在娱乐业还有受到欢迎的女艺人,繁荣的经济下,百姓对娱乐消遣的需求增加,北宋城市出现供百姓娱乐的场所,如勾栏、瓦肆等,规模不等,展现的是商品经济下百姓消费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娱乐休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以满足精神情感方面的享受,这也成为北宋独特的文化现象。勾栏、瓦肆也是民间艺人表演的主要场所。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北宋时期无论是商业,还是服务业又或者是娱乐业等都有女性参与其中,北宋的社会风气让女性可以靠自己双手丰衣足食,女性经济地位提升,有经济基础才能更好的满足精神需要。

对美的追求,对装扮的需求又促进冠饰的市场发展,即使是底层妇女,也可以用材料易得的花冠装饰自我。

再者,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具有影响力的女艺人装扮,也成为女性效仿的对象,因此花冠在女性追求别致的愿望下,越来越盛行。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综上,分析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情况,得出经济的繁荣,为北宋女性花冠的盛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在于经济的发展下商品经济繁荣,促使女性花冠成为商品,且社会商品化经济活跃,花冠进入市场流通。

另一方面在于作为北宋女性花冠的受众,或作为消费者的女性主体,因自身经济能力的提升,有能力购买花冠,这一情况又促使花冠,为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在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广泛提升。

社会经济的繁荣是花冠盛行的物质基础,是站在花冠作为市场中的商品,在市场售卖方、供应方与女性消费者需求方,两方面进行探讨的,两方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花冠在北宋市场中能够活跃的原因,并非取决于消费欲望,而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因此女性消费经济能力,起到很大的重要,也是离不开北宋时期繁荣的社会经济与开放的政策。

花卉本是自然之物,而在北宋时期,赏花、簪花成为独特的社会风俗,朝廷赐花、簪花带动民间簪花风气,花卉培植业和花卉贸易的成熟,让这一风气平民化,花卉融入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激发了北宋女性花冠的风尚。

中国花卉培植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伴随着人们对赏花的热爱之情。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唐代时期牡丹盛开之时,人们倾城观赏之势。

到北宋时期,花卉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份,宋人好赏花,一年四季可赏不同的花,春日主要有桃花、杏花、迎春花、杜鹃等,夏日有荷花、夹竹桃、芍药、茉莉等,秋日有菊花、木棉、桂花、兰花等,冬日有梅花、水仙、山茶等。

北宋时期的城市洛阳、成都、扬州、开封等地是当时有名的花城,一到花开的季节,人们纷纷出游,痴迷于花的魅力中,享受花卉和生活带来的喜悦。

从农历正月一直到三月,园林的大门都会敞开,梅花、桃花、梨花、牡丹花依次吸引大规模的人入园参观。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人们在园中选择景色好的位置露营、唱歌、饮酒,花开之时私人园林也开放供外人观赏,江湖艺人也可进入园区摆摊卖艺,甚至不需要征求院子主人的同意,院子热闹非凡。

洛阳名花姚黄盛开时会掀起观赏潮,即使城中每年只开三朵的情况下,无论老少,人们都会不远千里也要一睹其芳容。

除喜爱赏花外,同样重要的还有簪花,宋人好簪花,宫廷中簪花是礼制,皇帝赐予不同种类的花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民间簪花亦流行,春天之时,城市中的百姓不分贵贱都要插花,就连挑担的人也不例外,可见簪花在民间的流行情况。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赏花、簪花兴趣高涨促进花卉培植业,在北宋时期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农业,并出现以种植花卉为业的花农、花户。花农、花户为在花卉市场中获利,采用品种自然变异或嫁接技术培育出新品,使花卉品种日益繁多,赢得市场青睐。

北宋时期花卉贸易繁多,品种丰富,四季皆有不断。其中一方面有花卉的买卖,花农种花,花市卖花,贸易繁忙。

宋代花馔有丰富的记载,花馔是指使用四季花卉做成的食物,北宋人注重饮食文化,鲜花被用于食品,使食品更加的精致,常被用于食品制作的花卉有梅花、芙蓉花、栀子花、桂花、菊花、牡丹花等。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如金花饼、芙蓉饼、梅花酒、菊糕等花馔食物,尚食之风盛行,用美丽的花朵做成可口佳肴,令人赏心悦目,为日常生活增添风雅韵味。花卉文化的发展也使得运用于服饰上的花卉纹样增多。

绶带中的纹样是将四季中的桃花、杏花、荷花、菊花融合在一起,此纹样流行于宋代时期,深受女性喜爱,展现出宋人的花卉装饰审美观,也表达宋人不问四时的时间观念。

市场对鲜花的需求增大,鲜花却受季节的限制花期较短,且难以保存,这时智慧的北宋人则采用菜叶藉覆法和蜡封花蒂的方法,保持贡花的完整性和水分。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宋朝时期,向朝廷进献牡丹,每年会派人员乘驿马,且需要一整日时间才能赶到京城,进献的不过是姚黄、魏花三数朵,花朵放置在竹笼子中,用菜叶铺垫覆盖,使花在马上不动摇,并用蜡封住花朵的花蒂,使花卉能够保持新鲜,几天之内不会败落,

此乃名为运花的方式。当然,对鲜花需求增大也促使仿生花产业应运而生,鲜花受季节限制且易逝,仿生花相较之下则价格便宜且逼真,不受季节限制,受到市场欢迎。

无论是鲜花还是象生花,花成为宋人生活离不开的部分,以花为冠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大特色,是农耕文化衍生出的拟物方式。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在北宋,这种风气达到高峰,相较于唐代整个花冠罩在头上,到发际,北宋花冠则尚高。

借鉴真花花型仿制的花冠,在北宋也颇为盛行,如重楼子花冠、莲花冠、玉兰花苞冠等,都是从花的形态中提炼而来的。

而将四季花装缀形成的“一年景”花冠,更是体现着宋人对花的热爱,对四季美极致的表达。

可见,北宋花卉贸易市场的兴隆,展现着北宋时期花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花融入进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北宋女性流行戴花冠,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综上可知,花卉风俗在北宋成熟发展,北宋人对花卉的需求,推动了培植业及花卉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花卉相关制品融入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商品经济的助力下,促使作为商品的北宋女性花冠服饰艺术的原材料、成品等能让女性更加便利的在市场中获取和购买,并迅速传送至全国各地,因此激发了花冠风尚以至盛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1:46: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宋代女性千奇百怪的冠饰
...,纷纷推出了“满头簪花”的特效,国风圈更是掀起了戴花冠的潮流。那么,古代女性的冠饰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唐代公主冠饰有370多个零件关于女性冠饰的最早起源,唐末五代时期的官员马缟
2024-07-01 15:02:00
...花”盛放,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也正式开幕。而从“金桂花冠”走入“大莲花”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尤其引人注目:男运动员碧青的礼服上衣搭配桂花领带;女运动员则是荷粉色上衣配着桂花丝巾——
2023-10-23 07:07:00
【天眼问政·追踪】贵阳花冠路南段道路全线恢复路灯照明
12月9日,记者收到贵阳市花冠路南段管理单位——贵阳城发集团回复:花冠路杨中隧道至付官立交段路灯故障排除,已恢复夜间道路照明。此前,“天眼问政”栏目采访报道了贵阳市花冠路南段(杨
2024-12-11 16:01:00
储心筑梦·和合共生|花冠酒业第二十二届九九储酒文化节圆满举办
...坛封香。10月23日,以“储心筑梦、和合共生”为主题的花冠酒业第二十二届九九储酒文化节在国花酒庄盛大开幕。政府领导、协会领导、行业专家、花冠合作伙伴、媒体记者等1000余人齐
2023-10-24 18:04:00
持续创领二十余载,花冠酒业第二十三届“九九储酒文化节”即将启幕!
...10月8日讯转眼又到每年的“九九储心筑梦日”,再到重阳花冠储酒时。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九,由“九九储酒文化”创领企业——山东花冠酒业主办的花冠酒业第二十三届“九九储酒文化
2024-10-08 17:15:00
22载累计储酒量超4万吨,花冠酒业深耕年份酒市场
北京商报讯 (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10月23日,山东花冠酒业第二十二届九九储酒文化节暨第三届鲁酒振兴花冠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山东巨野举办。活动现场,花冠酒业与中国酒业协会、食品工业
2023-10-24 22:34:00
优酷生花剧场领衔,这届古装剧将美学与拓新之态卷上了“花路”
...释放出了独特的美学质感。慢动作加持下,六位主演或将花冠抛至半空又双手接回,或以扇遮面眼神锐利,又或是缓缓戴上花冠……片中传递的恣意绽放态度,高度还原了生花剧场主海报中富有生命
2024-11-08 19:59:00
赏盛世牡丹·品天香花冠|花冠酒业第七届牡丹春曲节隆重举行
鲁网4月11日讯 春和景明,国色天香。4月10日上午,花冠酒业第七届牡丹春曲节在菏泽曹州百花园隆重举行。活动以“赏盛世牡丹、品天香花冠”为主题,融合非遗技艺、新品发布与沉浸式游园
2025-04-11 16:08:00
以年份老酒书写品牌发展新格局,花冠酒业亮相第89届山东糖酒会
...方经济、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作为鲁酒骨干企业,花冠酒业受邀参展,尽展传统白酒的魅力风采。作为鲁酒领军企业,花冠酒业多年来一直以“为齐鲁大地酿造一瓶好酒”为己任,通过创新驱
2024-08-20 14: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