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史上唯一无外患的朝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3 20: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出现了很多朝代,而每一个朝代都因为自己的特色给后世之人留下印记。对比众多的朝代,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每个国家都依旧会面临着被外敌入侵的经历。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而东汉便是这个例外,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只有内忧没有外患的朝代,面对外敌就是无敌的存在,直到亡国之前,外敌依旧不敢入侵。

中国古代史上唯一无外患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国,但是在匈奴问题上,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只能修建万里长城来抵御。秦朝末期,匈奴迅速崛起,刘邦经过楚汉之争以后,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可能是刘邦看匈奴过于嚣张,于是自己率领三十几万大军去讨伐匈奴,没有打赢不说,自己还被围了七天七夜,直到向匈奴求和。

中国古代史上唯一无外患的朝代

匈奴猖獗是有原因的,匈奴长期生活在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但这种生活并没有什么保障,一旦遇到天灾,他们的生活水平就遭到了迫害。于是,他们就开始动歪脑筋,他们开始去抢被人手里的粮食,衣服只要是他们能用的,他们都会抢过来。长期以往,他们就动了攻打他国的念头。

中国古代史上唯一无外患的朝代

刚开始,汉朝当局者以“和亲”之法来缓解双方关系,然而“和亲”解决不了他们生存的根本问题。汉武帝时,汉朝的国力已经积累到前所未有的强盛,并涌现出卫青、霍去病等优秀将领,匈奴也屡次违反和亲条约对大汉国土进行侵犯,汉武帝便利用这个机会武力打击匈奴,匈奴也因此元气大伤,逐渐分化为五个部族。

中国古代史上唯一无外患的朝代

等到了东汉的时候,南匈奴归顺了大汉,但是北匈奴却强大起来,而且它在西域已经根深蒂固了。为了能够再一次的消灭它,大汉朝派出了班超去西域处理这个事情。东汉朝采取了联系北匈奴周围地区来帮助一起消灭北匈奴。最终北匈奴受不了周围了夹击,一部分人悄悄向欧洲方向逃跑了,剩下了的都归顺了汉朝。至于南匈奴,汉朝把他们安置在了河套地区。

中国古代史上唯一无外患的朝代

所以自古以来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总之,汉朝四百年,从头到尾,无论兴衰,都一直保持其在国际上的霸权地位,即使风烛残年还是威风凛凛,当者披靡,这是何等霸气,何等强势,在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史竟是由这几个短命朝代奠定的基础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要是论一个国家的历史悠久,那中国的确是当仁不让。而在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也曾经有过鼎盛时期,很多的国家都向我们国家派来使者,进行学习。而且每年
2023-07-06 09:23:00
历朝历代对抗外敌,汉朝成为唯一没有外患的朝代
...持续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意识到不能轻视匈奴等外患。汉武帝从此放弃了与匈奴的贸易往来,主张收复匈奴。此后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征战匈奴,常年的征战使匈奴不得不忍受疾苦
2023-11-03 22:10:00
我国古代史上6大最重要帝王,元朝清朝无人上榜
...明:我根据一个女历史学者的看法,整理出一份这份中国古代史上的6大杰出帝王。第1位: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他对于中国整个古代历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此人本身属于
2023-07-02 09:39:00
令人遗憾的朝代,那些让大明灭亡的原因
...双重压力下,数量众多的明军接连失败,最终导致了中国古代史最大的遗憾之一,那就是明朝灭亡。今天,小编就来系统地整理一下明朝军事失利的一些原因。重文轻武,武将被压制随着时间的推移
2022-12-19 17:10:00
为什么有人说,汉朝比其他朝代更容易出明君?
...父子二人,共同缔造了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文景之治都是堪称最美好的一段时间。也正是因为这对父子辛辛苦苦地为汉朝攒家底,所以汉朝后来才能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
2023-02-14 16:39:00
唐朝时期很开放不存在民族歧视,外国人在唐朝也能当官
华夏的古代史一直都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要深刻剖析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向着伟大复兴迈步。而回首华夏的古代史,我们在大统一时
2023-05-01 13:35:00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为何消灭不完呢
纵观中国古代史,统一的中原王朝都会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双方有胜有败,如匈奴、突厥、鲜卑、契丹、蒙古等,似乎中原王朝消灭掉一个,过段时间有出现了新的草原霸主。汉唐两代,分别跟匈
2023-05-20 16:38:00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很少经营东北,却较为重视西域?
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曾多次在西域建立统治,而且态度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对东北的经营却较为粗放。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对东北和西域的态度截然不同?1、不一样的东北其实
2023-02-16 22:24:00
探讨西晋内部的动荡
...复杂。西晋的灭亡并非仅仅由于匈奴的攻击,而是内乱与外患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来探讨西晋内部的动荡。在西晋末期,由于皇权的衰弱和宦官、藩王势力的膨胀,中央集权逐渐瓦解。各地
2024-10-28 19: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