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昨日,记者走进市场寻觅生鲜灯,个别“隐匿者”被发现并被责令整改……
只要货好 不打灯反而有优势
□本报记者 赵晓雯 相国旗 徐勐
一块早上刚刚到货的新鲜后腿肉,如果没了“生鲜灯”的滤镜,还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吗?12月1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按照规定,当天起,曾在各大商超及农贸市场盛行的“生鲜灯”将彻底退出生鲜舞台。
新规已至,各大商超、农贸市场及零散生鲜商户更换“生鲜灯”的情况究竟如何?市民对“无美颜”生鲜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当天一大早,周村航东市场里的冷鲜肉商户老孙就开始收拾刚到的货,为了响应新规要求,店里提前一周换上了接近自然光的暖色灯具。“65.9元,您给我65元吧。”家住附近的市民李女士在店里买了几块三角肌和一大块五花肉,肉的颜色虽然不像打灯时那样红润,但油光很好且有弹性,因此新鲜不新鲜,一看便知。“其实不光生鲜,任何食品只有还原本色后的样子,才是最真实的,我们买着也更放心。”李女士说。“只要肉够新鲜质量够硬,大家都不打灯,我们反而有优势。”老孙说。
关于“生鲜灯”的话题,早在12月1日前已经有了热度,各大商超和农贸市场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提前一至两周就撤下了原有的“生鲜灯”。“生鲜区和海鲜区更换有一周了,自然光下的生鲜食品只要够新鲜,并不影响直接观感。”在信誉楼周村店超市内,正在给市民介绍鸡肉的销售人员说。记者走访包括淄博商厦、银座、大润发等在内的我市各大商超时发现,“生鲜灯”撤换有序且规范,12月1日一早,银座五里桥店的超市内,接近于白炽灯光源的新照明用具灯火通明,市民丛先生挑了一大块肋排,关于“生鲜灯”话题他幽默地说:“‘无美颜’的肉吃起来当然更放心。”除了各大商超,包括八大局便民市场、鲁中蔬菜批发市场等在内的多家大型农贸市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已经提前进行告知和宣传,符合农贸市场照明环境高度0.75米,显色指数(Ra)达到80标准的照明用具也早已更换到位。
生鲜食品的“美颜滤镜”正在慢慢褪去光环,但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任何新规的实施,都需要一个不断规范和宣传的过程。尽管提前介入、提前行动,但新规施行后,也依然不乏有怀着侥幸心理的商户出现,记者调查发现,将目标较小的“生鲜灯”隐藏于众多日常照明灯之中,是其中“一招”。
12月1日9点,记者在张店区南京路一居民区附近转了一圈发现,大多数生鲜商铺按照规定更换了灯具,但仍有个别商铺在白炽灯中掺杂着一盏“生鲜灯”,虽效果不明显,但对肉色仍有影响;在周村区青年路附近的一家冷鲜肉专卖店,店内的4盏灯换了3盏,其中一盏“生鲜灯”仍未换下,店主说:“今天开始就不让用了,打算一会儿就拆下来。”对于部分隐藏很深的“生鲜灯”,记者向驻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后,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并责令整改。
张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规施行之后,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销售者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其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照明灯具,将依法处置,还原生鲜市场“素颜本色”,让消费者看得清楚,明白消费。根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违反“生鲜灯”相关条款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将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