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08日 07版)
白霓古堰。 新华社发
洪泽湖湖水通过高良涧闸流入苏北灌溉总渠。 新华社发
江苏省洪泽湖堤防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洪泽湖大堤上巡查堤坝。 新华社发
编者按
近日,江苏洪泽古灌区、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山西霍泉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成为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这四处灌溉工程遗产“平均年龄”超过1000岁,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至约2200年前。在千年的时光里,这些灌溉工程不仅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抗旱等作用,夯实农业发展根基,还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本期邀请四位基层工作者,讲述古老灌溉工程的旧貌与新颜,并请专家就如何全面加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传承建言献策。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苏雁、王建宏、张锐、常河、丁一鸣、李建斌、杨珏 本报通讯员 芮舒晨、敖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