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银发“低头族” “网瘾老年”背后问题需正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27 01: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银发“低头族” “网瘾老年”背后问题需正视

●本报记者 陈 渴 通讯员 熊亦枫

曾几何时,“网瘾少年”让无数家长头疼,而如今,网络的快速发展,让老人也难以自拔。如今,不少子女倍感担忧:“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互联网普及,沉迷直播购物、熬夜看小说刷视频、深陷“黄昏恋”……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骗、被诱导打赏等问题层出不穷。

信谣传谣 “网瘾老年”令人头疼

“‘秀才’那里蹲我妈,‘倾城’那里蹲我爸。”这句话里的“秀才”和“倾城”,正是某视频平台大热的土味博主、中老年顶流,这个热门梗也道出了“老人与网”的现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网民整体比例快速上升,截至去年底,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一些调研报告显示,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

家住红印山的市民圆圆每次和妈妈视频后,都感觉很困惑:“为啥我跟她说的正经科学,她都选择无视,甚至要跟我抬杠,然而她在抖音上看的毫无科学依据的胡诌,她看一遍就记住了,还要一遍遍来跟我科普,真的气人!”

不少年轻人打开自己的家族群,对其中的信息感到十分无奈。家里的老人每天乐此不疲地向家人传递“心灵鸡汤”和伪科学。“紧急通知!WHO公布,眼下在中国流行的病毒是……”“这位大哥太敢说了,却道出了真话,每个人都要看!”……这正是市民小王微信家庭群的真实写照。小王很苦恼:“说他们吧,怕让他们没面子伤他们心,不说吧,真怕有天他们就掉进骗局里去了!”

相比起来,网友“thexac”的遭遇更令人无奈,她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帮助:我妈被网络诈骗了却还执迷不悟。我该怎么办?

原来,她妈妈通过某个科普中医的公众号进入了一个中医学课堂的微信群,每天晚上在微信群里“上课”不说,“老师”还动不动搬出所谓中医中药的理论推销一些“三无”产品,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理论让“thexac”妈妈深信不疑。这不,前不久“老师”又在群里推销一款号称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的床垫,价格不菲,一张就要大几万,“thexac”拉也拉不住,母亲第一时间就给“老师”转了账。

公安:警惕“感情牌”

万不可“啥都信”

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量身打造”的骗局,更容易落入圈套。

今年7月3日,51岁的谢某某来到三元刑侦大队报警。他告诉 民警,3月份,他在网络上认识一位名叫“张璐”的女主播。四个月的相处时间里,在谢某某与张璐的聊天过程中,她以做手术、打官司讨薪、卖房子等各种理由找谢某某要钱。深陷其中的谢某某为了他以为的“真爱”慷慨解囊,结果被诈骗20余万元。

没有配偶、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渴望得到关怀和陪伴,人之常情。广阔的网络平台,求爱迫切的心态,也让诈骗分子钻了空子。

谢某某遇到的“黄昏恋”骗局,其实属于“杀猪盘”骗局,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钱到手后随即删除或拉黑对方。

如今,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总感觉在网上遇到知己,殊不知这也许是个“甜蜜陷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元大队三级警长涂培强提醒广大老年人,虚拟世界真假难辨,老年人网络交友要更加谨慎,强化防范意识,不要随意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遇到聊得来的好友,只要涉及钱款,一定要多和子女亲友商量,千万别因为和网友谈得来就麻痹大意。若是不小心陷入了圈套,遭受了财产损失,要注意保全和收集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老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当父母遭遇了诈骗,子女也应该反省是否给予了父母充分的关心,才会让父母向陌生人寻求关注与认可。在生活上、情感上,子女应多关心关爱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和财产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专家:与父母“同频”

重视老人“精神空虚”

其实,人们对新事物感到好奇而被吸引,这是人之常情。对于老年人来说,互联网仍算是新鲜事物,“网瘾老年”就如同“网瘾少年”一样无法避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尹红对此感触颇深。在她看来,退休老人有闲有钱,他们甚至还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网络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在这里,他们不用身体力行去实践,就能依靠想象来完成自我实现。

这边,老人还在不懈地追求自我实现,那边,骗子针对老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遗憾设置陷阱,乘虚而入。

“这就和孩子小时候父母子女间的相处如出一辙。”尹红进一步解释,这些老人常常在自己子女童年进行教育时,情感链接就存在问题。孩子成年后,家长从“上位”变成“下位”,产生了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导致老人需要去寻求另一方的情感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听不进子女的话,却笃信一些认识还没几天的陌生人。”尹红说。

尹红所说的,其实就是“同频”的概念,骗子往往找到老人的“频道”,让老人处在信任关系里,沟通渠道是畅通的。处于同频的人,非常容易交付对方百分百的信任。

处理过无数亲子关系问题,尹红常常遗憾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把孩子纳入,或是将自己调整到同一个频道上,所以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十分叛逆。

那么,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怎么做呢?

尹红建议,首先要看见情绪。可以先温柔询问,让孩子把负能量宣泄出来,这个步骤的关系点是“不打断”,平静地听。接着告诉对方“换作是我,我可能也会这样”,用感同身受的方式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的。情绪缓和后,就可以给建议,可以用“遇到这种事,我可能会……做,你看看你想怎么解决?有什么需要我帮你的?”让对方知道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处理事情,不是只有唯一的办法,也不是说谁的办法一定好,让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不受挫。

反过来,亦可行。“孩子也可以试着这样跟父母沟通,把父母当成自己孩子,去与他们产生共情。”尹红建议。

老年人沉迷手机的现象,或许也是一个提醒。家庭成员在提供老人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别忘记他们的精神需求,支持他们寻找更多的生活支点与乐趣,避免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汉中日报有网友表示,自己年过花甲的父亲染上了“网瘾”。“一天到晚刷手机成了生活的常态,茶余饭后不再聊天散步,深夜一两点还能看到房间里微弱的手机灯光……”这样的画面,引发了
2023-01-13 09:26:00
...的社会现象——老年群体正从“数字边缘人”加速滑向“网瘾沉溺者”。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网民已超1.57亿,近千万老人日均上网超7小时,部分甚至超过10小时。当“网瘾”不再是
2025-03-02 00:05:00
别让“网瘾老人”困在数字时代
...最近,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瘾老人”话题中认领起“同款爸妈”:有的沉迷“赚金币”,上网8小时赚回2元钱;有的茶饭不思,刷短视频、看微短剧、听小说直至深
2025-02-26 10:58:00
从“数字鸿沟”到“网瘾老人”,技术无法消除老年存在焦虑
...会担心与互联网时代脱节的老年人。从“数字鸿沟”到“网瘾老人”,这其中的变化既让人惊讶又令人担忧。老年人染上网瘾的背后,折射了复杂的现实,也向社会和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老人
2023-04-21 09:32:00
银发族深陷网瘾 子女应多陪陪老人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陈珊)“以前是老头老太太教育我们吃饭别看手机,现在全反过来了。”短视频的风靡,不仅让年轻人乐此不疲,还收获了大量的“银发低头族”。他们机不离手,
2023-07-17 07:07:00
...的空白,成为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行为,进而演变为“网瘾老年”。不可否认,老年人也拥有娱乐和上网的权利,智能手机和虚拟网络是老年人重新社会化和社交通讯的重要媒介。但是,适度适量
2023-10-01 16:13:00
“父母染网瘾”登上热搜,手机不离手、养老金打赏主播,能管吗
...心”的话自然很难反思,即便他们也会犯子女曾经的错。网瘾这个词,相信许多家长都不陌生。曾经还有一个校外机构,因提供戒网瘾的服务而走红。当然,并不是什么光彩的方式。 靠打骂、限
2023-09-27 16:34:00
...朗安全的上网环境。这些老年人“机不离手”“听说过‘网瘾少年’,没想到还有‘网瘾老年’。”深圳市民王一凡对65岁的母亲染上“网瘾”这事儿难以置信,直到问题变得严重起来——母亲机
2024-05-13 07:54:00
迷失在网络中的“银发族”
...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中难以抽身甚至上当受骗。我们对“网瘾老人”的担忧不应只停留在讨论的层面,更应落实到实际的陪伴中。田芳昕作
2023-11-06 04:4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9月12日,要过周末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9月12日,要过周末啦,虽然今天可能下雨,但一想到这是周末前的小序曲,心情瞬间就好啦!
2025-09-12 10:33:00
珍爱网倡导健康婚恋观:幸福来自理解与陪伴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朋友圈成了恋爱展示的窗口。一束鲜花、一次浪漫约会或精心安排的礼物,往往让人产生攀比心理。很多年轻人在看到他人的幸福时
2025-09-12 12:38:00
长岭法院:当日调解平纷争 司法护未见赤诚
近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太平山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未成年人打架引起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化解了当事人矛盾,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025-09-12 16:11:00
寻人启事!泉城济南寻找低碳大「银」家!
责任编辑:卢芸竹
2025-09-12 16:57:00
泰安好邻居:一方丢钱一方丢奶,巧了!钱让丢奶的捡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亢 李增浩“钱丢了半个月,我都不抱希望了,多亏了黄阿姨!”9月12日下午,泰安市粥店街道泰和家苑小区内
2025-09-12 17:18:00
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催婚压力男性更甚于女性,28-35岁人群承压重
从“岁月催人老”的感叹,到亲戚聚会上不绝于耳的打趣,再到父母殷切却略显焦虑的叮嘱,“催婚”正在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025-09-12 17:43:00
术前检查正常,种植牙手术却失败了!菏泽恒贝口腔:存在失败率
鲁网9月11日讯“在近一年的治疗过程中,每次复查医生都告诉我们‘种植体长得很好,一切正常’,检查结果也显示没有问题。可万万没想到
2025-09-11 15:17:00
小叶医探 | 一上学就心慌胸闷?专家:警惕“学习适应障碍”
大皖新闻讯 新学期伊始,12岁的强强(化名)总是觉得身体不适——早上起来不想吃饭、在学校频频干呕......家长忧心地带着他来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检查
2025-09-11 16:03:00
12岁女孩被继母生父虐死案即将二审开庭,生母最新发声:生父一审判五年半太轻了
大皖新闻讯 福建莆田12岁女孩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将于9月16日二审开庭。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女孩生母白女士
2025-09-11 18:21:00
女子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案迎来新进展 法院判决其赔偿15万元
大皖新闻讯 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四川女子姜某英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一案迎来了新进展,法院判决该女子向母亲赔偿15万元
2025-09-11 20:05:00
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这个极其平常、耳熟能详,却又不同寻常、别有内涵的称呼,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深藏在岁月的记忆里,虽不常提起,却一刻也不曾忘记
2025-09-11 13:41:00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