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银发“低头族” “网瘾老年”背后问题需正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27 01: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银发“低头族” “网瘾老年”背后问题需正视

●本报记者 陈 渴 通讯员 熊亦枫

曾几何时,“网瘾少年”让无数家长头疼,而如今,网络的快速发展,让老人也难以自拔。如今,不少子女倍感担忧:“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互联网普及,沉迷直播购物、熬夜看小说刷视频、深陷“黄昏恋”……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骗、被诱导打赏等问题层出不穷。

信谣传谣 “网瘾老年”令人头疼

“‘秀才’那里蹲我妈,‘倾城’那里蹲我爸。”这句话里的“秀才”和“倾城”,正是某视频平台大热的土味博主、中老年顶流,这个热门梗也道出了“老人与网”的现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网民整体比例快速上升,截至去年底,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一些调研报告显示,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

家住红印山的市民圆圆每次和妈妈视频后,都感觉很困惑:“为啥我跟她说的正经科学,她都选择无视,甚至要跟我抬杠,然而她在抖音上看的毫无科学依据的胡诌,她看一遍就记住了,还要一遍遍来跟我科普,真的气人!”

不少年轻人打开自己的家族群,对其中的信息感到十分无奈。家里的老人每天乐此不疲地向家人传递“心灵鸡汤”和伪科学。“紧急通知!WHO公布,眼下在中国流行的病毒是……”“这位大哥太敢说了,却道出了真话,每个人都要看!”……这正是市民小王微信家庭群的真实写照。小王很苦恼:“说他们吧,怕让他们没面子伤他们心,不说吧,真怕有天他们就掉进骗局里去了!”

相比起来,网友“thexac”的遭遇更令人无奈,她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帮助:我妈被网络诈骗了却还执迷不悟。我该怎么办?

原来,她妈妈通过某个科普中医的公众号进入了一个中医学课堂的微信群,每天晚上在微信群里“上课”不说,“老师”还动不动搬出所谓中医中药的理论推销一些“三无”产品,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理论让“thexac”妈妈深信不疑。这不,前不久“老师”又在群里推销一款号称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的床垫,价格不菲,一张就要大几万,“thexac”拉也拉不住,母亲第一时间就给“老师”转了账。

公安:警惕“感情牌”

万不可“啥都信”

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量身打造”的骗局,更容易落入圈套。

今年7月3日,51岁的谢某某来到三元刑侦大队报警。他告诉 民警,3月份,他在网络上认识一位名叫“张璐”的女主播。四个月的相处时间里,在谢某某与张璐的聊天过程中,她以做手术、打官司讨薪、卖房子等各种理由找谢某某要钱。深陷其中的谢某某为了他以为的“真爱”慷慨解囊,结果被诈骗20余万元。

没有配偶、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渴望得到关怀和陪伴,人之常情。广阔的网络平台,求爱迫切的心态,也让诈骗分子钻了空子。

谢某某遇到的“黄昏恋”骗局,其实属于“杀猪盘”骗局,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钱到手后随即删除或拉黑对方。

如今,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总感觉在网上遇到知己,殊不知这也许是个“甜蜜陷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元大队三级警长涂培强提醒广大老年人,虚拟世界真假难辨,老年人网络交友要更加谨慎,强化防范意识,不要随意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遇到聊得来的好友,只要涉及钱款,一定要多和子女亲友商量,千万别因为和网友谈得来就麻痹大意。若是不小心陷入了圈套,遭受了财产损失,要注意保全和收集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老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当父母遭遇了诈骗,子女也应该反省是否给予了父母充分的关心,才会让父母向陌生人寻求关注与认可。在生活上、情感上,子女应多关心关爱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和财产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专家:与父母“同频”

重视老人“精神空虚”

其实,人们对新事物感到好奇而被吸引,这是人之常情。对于老年人来说,互联网仍算是新鲜事物,“网瘾老年”就如同“网瘾少年”一样无法避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尹红对此感触颇深。在她看来,退休老人有闲有钱,他们甚至还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网络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在这里,他们不用身体力行去实践,就能依靠想象来完成自我实现。

这边,老人还在不懈地追求自我实现,那边,骗子针对老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遗憾设置陷阱,乘虚而入。

“这就和孩子小时候父母子女间的相处如出一辙。”尹红进一步解释,这些老人常常在自己子女童年进行教育时,情感链接就存在问题。孩子成年后,家长从“上位”变成“下位”,产生了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导致老人需要去寻求另一方的情感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听不进子女的话,却笃信一些认识还没几天的陌生人。”尹红说。

尹红所说的,其实就是“同频”的概念,骗子往往找到老人的“频道”,让老人处在信任关系里,沟通渠道是畅通的。处于同频的人,非常容易交付对方百分百的信任。

处理过无数亲子关系问题,尹红常常遗憾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把孩子纳入,或是将自己调整到同一个频道上,所以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十分叛逆。

那么,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怎么做呢?

尹红建议,首先要看见情绪。可以先温柔询问,让孩子把负能量宣泄出来,这个步骤的关系点是“不打断”,平静地听。接着告诉对方“换作是我,我可能也会这样”,用感同身受的方式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的。情绪缓和后,就可以给建议,可以用“遇到这种事,我可能会……做,你看看你想怎么解决?有什么需要我帮你的?”让对方知道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处理事情,不是只有唯一的办法,也不是说谁的办法一定好,让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不受挫。

反过来,亦可行。“孩子也可以试着这样跟父母沟通,把父母当成自己孩子,去与他们产生共情。”尹红建议。

老年人沉迷手机的现象,或许也是一个提醒。家庭成员在提供老人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别忘记他们的精神需求,支持他们寻找更多的生活支点与乐趣,避免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汉中日报有网友表示,自己年过花甲的父亲染上了“网瘾”。“一天到晚刷手机成了生活的常态,茶余饭后不再聊天散步,深夜一两点还能看到房间里微弱的手机灯光……”这样的画面,引发了
2023-01-13 09:26:00
...的社会现象——老年群体正从“数字边缘人”加速滑向“网瘾沉溺者”。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网民已超1.57亿,近千万老人日均上网超7小时,部分甚至超过10小时。当“网瘾”不再是
2025-03-02 00:05:00
别让“网瘾老人”困在数字时代
...最近,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瘾老人”话题中认领起“同款爸妈”:有的沉迷“赚金币”,上网8小时赚回2元钱;有的茶饭不思,刷短视频、看微短剧、听小说直至深
2025-02-26 10:58:00
从“数字鸿沟”到“网瘾老人”,技术无法消除老年存在焦虑
...会担心与互联网时代脱节的老年人。从“数字鸿沟”到“网瘾老人”,这其中的变化既让人惊讶又令人担忧。老年人染上网瘾的背后,折射了复杂的现实,也向社会和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老人
2023-04-21 09:32:00
银发族深陷网瘾 子女应多陪陪老人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陈珊)“以前是老头老太太教育我们吃饭别看手机,现在全反过来了。”短视频的风靡,不仅让年轻人乐此不疲,还收获了大量的“银发低头族”。他们机不离手,
2023-07-17 07:07:00
...的空白,成为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行为,进而演变为“网瘾老年”。不可否认,老年人也拥有娱乐和上网的权利,智能手机和虚拟网络是老年人重新社会化和社交通讯的重要媒介。但是,适度适量
2023-10-01 16:13:00
“父母染网瘾”登上热搜,手机不离手、养老金打赏主播,能管吗
...心”的话自然很难反思,即便他们也会犯子女曾经的错。网瘾这个词,相信许多家长都不陌生。曾经还有一个校外机构,因提供戒网瘾的服务而走红。当然,并不是什么光彩的方式。 靠打骂、限
2023-09-27 16:34:00
...朗安全的上网环境。这些老年人“机不离手”“听说过‘网瘾少年’,没想到还有‘网瘾老年’。”深圳市民王一凡对65岁的母亲染上“网瘾”这事儿难以置信,直到问题变得严重起来——母亲机
2024-05-13 07:54:00
迷失在网络中的“银发族”
...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中难以抽身甚至上当受骗。我们对“网瘾老人”的担忧不应只停留在讨论的层面,更应落实到实际的陪伴中。田芳昕作
2023-11-06 04:4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