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 渴 通讯员 熊亦枫
曾几何时,“网瘾少年”让无数家长头疼,而如今,网络的快速发展,让老人也难以自拔。如今,不少子女倍感担忧:“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互联网普及,沉迷直播购物、熬夜看小说刷视频、深陷“黄昏恋”……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骗、被诱导打赏等问题层出不穷。
信谣传谣 “网瘾老年”令人头疼
“‘秀才’那里蹲我妈,‘倾城’那里蹲我爸。”这句话里的“秀才”和“倾城”,正是某视频平台大热的土味博主、中老年顶流,这个热门梗也道出了“老人与网”的现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网民整体比例快速上升,截至去年底,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一些调研报告显示,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
家住红印山的市民圆圆每次和妈妈视频后,都感觉很困惑:“为啥我跟她说的正经科学,她都选择无视,甚至要跟我抬杠,然而她在抖音上看的毫无科学依据的胡诌,她看一遍就记住了,还要一遍遍来跟我科普,真的气人!”
不少年轻人打开自己的家族群,对其中的信息感到十分无奈。家里的老人每天乐此不疲地向家人传递“心灵鸡汤”和伪科学。“紧急通知!WHO公布,眼下在中国流行的病毒是……”“这位大哥太敢说了,却道出了真话,每个人都要看!”……这正是市民小王微信家庭群的真实写照。小王很苦恼:“说他们吧,怕让他们没面子伤他们心,不说吧,真怕有天他们就掉进骗局里去了!”
相比起来,网友“thexac”的遭遇更令人无奈,她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帮助:我妈被网络诈骗了却还执迷不悟。我该怎么办?
原来,她妈妈通过某个科普中医的公众号进入了一个中医学课堂的微信群,每天晚上在微信群里“上课”不说,“老师”还动不动搬出所谓中医中药的理论推销一些“三无”产品,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理论让“thexac”妈妈深信不疑。这不,前不久“老师”又在群里推销一款号称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的床垫,价格不菲,一张就要大几万,“thexac”拉也拉不住,母亲第一时间就给“老师”转了账。
公安:警惕“感情牌”
万不可“啥都信”
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量身打造”的骗局,更容易落入圈套。
今年7月3日,51岁的谢某某来到三元刑侦大队报警。他告诉 民警,3月份,他在网络上认识一位名叫“张璐”的女主播。四个月的相处时间里,在谢某某与张璐的聊天过程中,她以做手术、打官司讨薪、卖房子等各种理由找谢某某要钱。深陷其中的谢某某为了他以为的“真爱”慷慨解囊,结果被诈骗20余万元。
没有配偶、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渴望得到关怀和陪伴,人之常情。广阔的网络平台,求爱迫切的心态,也让诈骗分子钻了空子。
谢某某遇到的“黄昏恋”骗局,其实属于“杀猪盘”骗局,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钱到手后随即删除或拉黑对方。
如今,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总感觉在网上遇到知己,殊不知这也许是个“甜蜜陷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元大队三级警长涂培强提醒广大老年人,虚拟世界真假难辨,老年人网络交友要更加谨慎,强化防范意识,不要随意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遇到聊得来的好友,只要涉及钱款,一定要多和子女亲友商量,千万别因为和网友谈得来就麻痹大意。若是不小心陷入了圈套,遭受了财产损失,要注意保全和收集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老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当父母遭遇了诈骗,子女也应该反省是否给予了父母充分的关心,才会让父母向陌生人寻求关注与认可。在生活上、情感上,子女应多关心关爱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和财产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专家:与父母“同频”
重视老人“精神空虚”
其实,人们对新事物感到好奇而被吸引,这是人之常情。对于老年人来说,互联网仍算是新鲜事物,“网瘾老年”就如同“网瘾少年”一样无法避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尹红对此感触颇深。在她看来,退休老人有闲有钱,他们甚至还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网络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在这里,他们不用身体力行去实践,就能依靠想象来完成自我实现。
这边,老人还在不懈地追求自我实现,那边,骗子针对老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遗憾设置陷阱,乘虚而入。
“这就和孩子小时候父母子女间的相处如出一辙。”尹红进一步解释,这些老人常常在自己子女童年进行教育时,情感链接就存在问题。孩子成年后,家长从“上位”变成“下位”,产生了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导致老人需要去寻求另一方的情感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听不进子女的话,却笃信一些认识还没几天的陌生人。”尹红说。
尹红所说的,其实就是“同频”的概念,骗子往往找到老人的“频道”,让老人处在信任关系里,沟通渠道是畅通的。处于同频的人,非常容易交付对方百分百的信任。
处理过无数亲子关系问题,尹红常常遗憾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把孩子纳入,或是将自己调整到同一个频道上,所以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十分叛逆。
那么,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怎么做呢?
尹红建议,首先要看见情绪。可以先温柔询问,让孩子把负能量宣泄出来,这个步骤的关系点是“不打断”,平静地听。接着告诉对方“换作是我,我可能也会这样”,用感同身受的方式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的。情绪缓和后,就可以给建议,可以用“遇到这种事,我可能会……做,你看看你想怎么解决?有什么需要我帮你的?”让对方知道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处理事情,不是只有唯一的办法,也不是说谁的办法一定好,让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不受挫。
反过来,亦可行。“孩子也可以试着这样跟父母沟通,把父母当成自己孩子,去与他们产生共情。”尹红建议。
老年人沉迷手机的现象,或许也是一个提醒。家庭成员在提供老人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别忘记他们的精神需求,支持他们寻找更多的生活支点与乐趣,避免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