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肿瘤防治从“单兵作战”转向“兵团作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6 07: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

肿瘤防治从“单兵作战”转向“兵团作战”

山西白求恩医院高质量打造肿瘤学科群累计投入超3.5亿元购置肿瘤治疗相关设备,其中包括省内首套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投资约1.45亿元,升级打造包括呼吸内镜中心在内的63个功能项目单元;成立有8个基础病区、408张床位的肿瘤中心,建成山西省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专科……2019年年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与山西白求恩医院携手,以打造肿瘤相关学科群为抓手,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共建。

在3年多的时间里,山西白求恩医院的肿瘤防治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同济医院常驻专家)刘先胜看来,设施设备的完善有目共睹,肿瘤及相关学科大跨步式发展、“双向奔赴”擦出的共赢火花,才是共建带来的更为宝贵的财富。

□ 特约记者 任晓静

本报记者 王朝君

肿瘤防治从“单兵作战”转向“兵团作战”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常驻专家的带领下,山西白求恩医院成功完成一例直径15厘米的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

资源整合﹢流程再造

把患者留下来、服务好

围绕肿瘤学科实施联合共建,是山西白求恩医院与同济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时,面临的一道“共答题”。

在两家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前,山西省的肿瘤患者外转率很高。两家医院决定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时,山西白求恩医院建院仅8年,肿瘤诊治相关专业开设不全,且存在联动性差、人才匮乏等问题。而彼时的同济医院是国内一流的医疗机构,其肿瘤科是华中地区规模大、学术力量雄厚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

“肿瘤是多系统疾病,患者要接受全程管理,这就需要肿瘤相关科室通力合作。”刘先胜说,为了尽快补齐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学科的短板,同济医院的专家们“把脉会诊”之后,开出了“打造肿瘤学科群”的“药方”。这项工作以肿瘤诊治为主题,内外联动、医辅相助、多学科协作,覆盖肿瘤预防、诊断、治疗、终末期管理等全流程,涉及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是一项系统工程。

刘先胜说,打造肿瘤学科群,目的就是要让肿瘤防治从“单兵作战”转向“兵团作战”,通过将各种治疗手段科学地“排兵布阵”,有针对性地处理肿瘤诊疗各个阶段的难点,大幅度提升患者的就医获得感,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以胸部肿瘤诊疗为例,该院成立了多个MDT专家团队,在诊疗过程中统筹胸部肿瘤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等科室资源,综合施策,不仅变“患者追着科室跑”为“医生围着患者转”,而且率先实现了胸内病变诊治无盲区。

血液科主任隗佳引进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的CAR-T治疗技术,让数十名白血病患者获益。他还积极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内科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探索前沿技术。

一年前,同济医院中青年骨干梅齐来到山西白求恩医院,现任医院科研部、肿瘤中心主任。他说,打造肿瘤学科群,表面上看是治疗手段和流程的优化,背后是理念的升级,即在疾病治疗之前,就要考虑很多综合性问题及发生并发症的可能,这要求团队医生有全局观。

在诊疗全局观理念的带动下,山西白求恩医院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重置,以肿瘤治疗为中心,重点联动全院30余个关联学科,分设5个亚专业方向的肿瘤学科群,成立了34个MDT专家团队,带动相关学科整体提升。

目前,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省规模最大,技术全面,于今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大幅改造,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心内科成立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及心脏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妇产及生殖科实现了妇、孕、产、儿一体化医疗服务;器官移植中心获批肾脏、胰腺、肺脏移植资质,正申请肝移植资质……

医院还开展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三维后装和插植放疗、机器人手术等肿瘤诊治相关的新技术、新项目112项。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据统计,该院年度肿瘤患者住院量由2019年的1.43万人次增至2022年的3.8万人次,年度肿瘤放疗人次由2019年的1.5万人次增至2022年的2.5万人次。同时,院内患者外转率显著下降,与共建前相比,院内患者外转率降幅达到93.55%,来自外省的患者则增长了49.92%,医院获得了本省乃至周边省份越来越多肿瘤患者的信任和青睐。

不只是“你教我学”

“双向奔赴”擦出共赢火花

现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有同济医院常驻专家18人,覆盖肿瘤、呼吸、心内、血液、普外、泌外、胸外、移植等学科。

与此同时,同济医院肿瘤科于世英教授每两周到山西白求恩医院开展一次教学查房;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领导的肝胆胰团队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马丁领导的妇产团队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也经常与山西白求恩医院相关学科进行连线交流,并来院指导……

刘先胜说,合作之初,两院就达成共识,全面输入同济医院的资源,高质量推进综合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年多时间里,同济医院共派驻常驻专家27人、短驻专家990余人次,并建立起常态化线上互联互通机制,实现同济医院全员参与共建。

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3年多时间,是山西白求恩医院建院以来医务人员成长最快的3年。

学科的发展、技术的提升、患者的增多……极大地激发了山西白求恩医院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门诊量、住院量的稳步提升就是最好的例证。该院2022年度门诊量达200.5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74.76%;综合住院量为8.9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42.2%,位列全省第一名。

与此同时,医院科研能力突飞猛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等项目获批数量由共建前的年均1.6项,增至共建后的年均10项,3年半累计获批34项;获批省级课题项目数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医疗单位第一名,SCI论文影响因子由以往年均32分,增至2022年的1117.744分。

作为管理、技术、人才输出方的同济医院也成为共建的获益者。

今年7月,一份以山西白求恩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众多国内外专家参与制定的专家共识,发表在国际期刊《实验血液学和肿瘤学》上,题为《新冠肺炎大流行后时代CAR-T患者管理的多学科建议》,对如何应对未来其他潜在病毒大流行下的CAR-T患者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份共识的牵头制定者就是刘先胜及其带领的同济医院常驻专家团队,包括血液科主任隗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魏双、肿瘤中心主任梅齐等多名中青年骨干。

刘先胜说,在同济医院,有很多像梅齐、隗佳一样的中青年医生,他们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但面临的竞争也相对更激烈。山西白求恩医院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医院,同时也是教学医院,它能给这些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展示能力。在这里,同济医院来的中青年骨干吃饭聊天谈的都是工作,干劲十足。医院对他们的想法及相关探索也十分重视,给时间、给空间、给经费,鼓励他们引进同济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支持他们针对临床问题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医生个人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今年是刘先胜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的第4个年头。在他看来,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共建,未来一定会擦出更多共赢的火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家围着患者转!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开启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
...病率持续攀升,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做好肿瘤防治工作成为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健康东营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肿瘤防治体系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期
2025-07-22 18:02:00
大邑县人民医院:五项举措全力提升县域肿瘤防治水平
...人民医院作为县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在肿瘤防治工作方面,通过优化肿瘤“门特”服务、整合优势资源、组建肿瘤专科优势团队、帮助基层医疗机构释放潜能、提高县域肿瘤慢病管
2023-08-30 11:16:00
严颖:做播撒希望的抗癌卫士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做好肿瘤防治工作,对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增进民生福祉有着重要意义。新疆在这一领域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稀缺,我要在这里,做播撒希望的抗
2023-08-19 02:25:00
...任肖文红介绍,远程MDT会诊模式,可让传统肿瘤诊疗单兵作战转化为多学科联合作战,让治疗方案朝更精准、更完善、更显著迈进。目前市二医院妇科肿瘤诊疗中心已与省肿瘤医院成立医联体,
2023-03-17 08:46:00
MDT诊疗围剿“跨界”肿瘤!青岛市市立医院开启精准抗癌新篇章
...、个性化复合式诊疗的有力保障。 治疗肿瘤不再“单兵作战”现实生活中,不少刚发现患癌的患者会到多个医院进行确诊,但求医的过程中,每个医生对病情的诊断不一,给出的治疗方案也不尽
2025-03-06 16:02:00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防治共建单位落户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整合医学引领肿瘤防治新方向,5月12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举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防治共建单位授牌仪式暨2025年齐鲁明德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会长
2025-05-16 16:26:00
2025年乳腺癌“山城论道”系列会议在渝举行 专家呼吁:从“单打独斗”迈向“全链条、全方位”管理新时代
...、随访,全环节紧密衔接、协同推进,相较于传统“单兵作战”模式,这一转变帮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定期筛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全
2025-05-24 20:08:00
我为科学“抗癌”代言
...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在2017年发起成立了河南省肿瘤防治联盟,有5000余名医务工作者志愿加入,通过600余场诸如肿瘤防治宣传周、学术交流会、送医送药进社区下农村等形式
2022-12-20 02:22:00
提高放射物理水平 提升精准放疗质量——泰安市肿瘤防治院物理师荆亮在全国医学物理青年论文汇报会交流论文
...新方法、新型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先进技术等。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放疗中心物理工程师荆亮,作为全国唯一地市级医院入选的青年学者作了论文汇报交流,获得一致好评。证明了泰安市肿瘤防治院
2024-01-26 10: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张雨绮姜超探访“健康童乐园”:为乡村儿童成长填平“隐形鸿沟”
当城市孩子在精心打造的成长环境中探索时,乡村0-6岁儿童正面临隐性的成长差距。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数据显示,欠发达乡村地区幼儿的认知
2025-08-05 16:56:00
每周五锁定西安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 西安交大二附院安金刚科学抗击白癜风
皮肤,是身体的明信片,健康与瑕疵,都清晰可见。当原本均匀的肤色悄然褪去,露出刺眼的白斑,那种焦虑、无助,白癜风患者们深有体会
2025-08-05 13:27:00
从“无药可医”到“带瘤生存”:这款原创,正在改写肿瘤治疗史
58岁的胰腺癌患者张先生,至今记得拿到诊断书时的眩晕——医生说,晚期胰腺癌的平均生存期只有6个月,化疗或许能延长一点时间
2025-08-05 13: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小脾胃的“加油站”——中医调理厌食有方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5 13:4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赵勇:“益气活血”辨证施治心脑血管疾病
赵勇,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郭维琴教授博士后。继承郭维琴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心系疾病。在继承郭维琴教授广博的临床经验基础上
2025-08-05 13:44:00
被茶饮做局了!“瘦瘦瓶”“纤体瓶”瘦的是瓶身而非功能
“瘦瘦小绿瓶”“纤体瓶”“轻体瓶”“纤畅小蛮腰”……近期,多家茶饮连锁品牌均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打的果蔬饮品,并使用“纤体”“轻盈”等字眼
2025-08-05 08:00:00
女子脚被扎伤后 竟长出 “癌中之王” 皮肤伤口久治不愈要重视
“不小心划破了皮肤,以为没什么大事,最后怎么变成了黑色素瘤?”50多岁的王大姐(化名)看着医生的诊断书,满脸不可思议。好在在手术治疗下
2025-08-05 06:59:00
聚焦癫痫共患病管理!广州新市医院癫痫专科构筑多维健康防线
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偏头痛……这些看似独立的健康问题,在癫痫患者群体中却常如影随形,构成医学上称为“共患病”的复杂挑战
2025-08-04 21:55:00
白云区龚家寨街道关工委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为了强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情怀,传承红色精神,7月31日,贵阳市白云区龚家寨街道关工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025-08-04 23:13:00
花溪区“筑银领”志愿服务队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7月31日,贵阳市花溪区“筑银领”志愿服务队在花溪平桥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
2025-08-04 23:13:00
白云区泉湖街道优品城邦社区关工委开展“小小社工体验日”活动
7月31日,贵阳市白云区泉湖街道优品城邦社区关工委开展“小小社工体验日”活动,让暑托管班的孩子们化身“小社工”,沉浸式体验社会工作者的日常
2025-08-04 23:14:00
夜问丨女生看演唱会“哭晕”进医院!情绪激动竟然会“中毒”?
8月2日许嵩演唱会在合肥收官,台上台下都感动不已之时发生了意外事件。一名粉丝在观演过程中过于激动,哭到发抖头痛喘不上气
2025-08-05 03:23:00
健康科普丨警惕鼠标手:手腕里的健康警报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柳华林 烟台报道你是否常在长时间使用电脑后,感到手腕酸痛、手指麻木,甚至半夜被手麻惊醒?这些可能是“鼠标手”(医学称腕管综合征)的信号
2025-08-04 08:54:00
山东鱼江湖争霸赛总决赛落幕,潍坊鲅鱼头荣获最佳人气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近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揭幕战“鱼”跃龙门・山东鱼江湖争霸赛总决赛落幕。现场灯光璀璨、香气四溢
2025-08-04 20:32:00
肠菌移植FMT:从肠道微生态重建到跨领域疾病治疗的医学探索
肠菌移植,简称FMT,作为一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移植健康个体的肠道菌群,重建患者失衡的肠道微生态
2025-08-04 2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