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忽必烈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蒙古骑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1 17:36:00 来源:戏说三国

1287年,地点撒儿都鲁,72岁的忽必烈御驾亲征,以“汉军”为主力,与6万蒙古骑兵进行对决。“汉军”以步兵当中路,骑兵两翼夹击的战术,击退了蒙古兵。夜晚,李庭率兵突袭蒙古营帐,乃颜溃逃,不久被活捉并处死。

忽必烈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蒙古骑兵?

1259年,四川传来急报,大汗蒙哥阵亡沙场。起初,忽必烈还继续南下攻打武昌,试图夺取城池后再北上。得知弟弟阿里不哥在漠北草原汇聚各路诸侯时,忽必烈与贾似道签署“协定”,然后回到驻地开平,与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的位置。

1260年,忽必烈、阿里不哥相继自称大汗,然后开始长达五年的厮杀。忽必烈搞定阿里不哥后,再次集中兵力南下,攻打襄阳。1268年,漠北、西域方面再次传来急报,窝阔台家族的海都起兵,攻入漠北。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暂时放松对南宋朝廷的追击,主力调去跟海都交战。

海都是个狠人,忽必烈短期内无法搞定,漠北、西域的局势很糟糕。此时,镇守辽东的乃颜召集6万兵马,号称10万,响应海都。如此,元朝的西面、北面、东北面相继告急,忽必烈面临的压力很大。

忽必烈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蒙古骑兵?

乃颜,成吉思汗幼弟铁木格斡赤斤的后裔,是“东道诸王”之首。1217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让铁木格斡赤斤管理漠北事务,看守祖宗的家业,这是“幼子守灶”的一种规定。后来,蒙哥大汗南下攻打宋朝,也是让年小的同袍弟弟阿里不哥镇守漠北。

成吉思汗分封时,铁木格斡赤斤得到数千户民众,后不断扩充势力,成为“东道诸王”之首,麾下兵马众多。1246年,铁木格斡赤斤率兵东进,与贵由争夺大汗的位置。贵由继位后,处死铁木格斡赤斤,但其家族丝毫不受影响。

铁木格斡赤斤一脉传到乃颜的时候,其家族力量相当强大,跟忽必烈之间的矛盾也相当尖锐。原因很简单,忽必烈推行“汉法”,辽东一度由东京行省管理,这就跟奉行“草原政策”的乃颜有了矛盾。后来,忽必烈撤掉东京行省,但乃颜还是不安心。

忽必烈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蒙古骑兵?

为了维持元朝的稳定,忽必烈只能推行“汉法”,强化朝廷对地方的管理,否则元朝将很快陷入“分封制”所带来的混乱中。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熟读史书,对西周、西汉、西晋的历史颇有了解,一旦让诸侯王势力壮大,一场混战不可避免。

1287年,乃颜在辽东起兵,麾下兵马6万,号称10万。《元史》记载:“宗王乃颜叛,塔不台、金家奴来拒战,众号十万,帝亲麾诸军围之。”忽必烈此时已经72岁了,但还是要御驾亲征,否则一旦前方战败,海都又再次东征,元朝很可能就此崩溃。为行文方便,乃颜部称蒙古兵,忽必烈部称元军,或“汉军”。

此次出征,忽必烈本想率蒙古骑兵出战,但麾下大将伯颜劝他不要这么做,因为蒙古骑兵之间都是“熟人”,不好打仗。忽必烈麾下的蒙古籍将领,跟乃颜比较熟,且还很向往“草原政策”,确实不宜出征。

忽必烈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蒙古骑兵?

伯颜推荐“汉军”名将李庭,让他率领“汉军”追随皇帝亲征,并充当此次作战的主力,忽必烈采纳了他的建议。元朝的“汉军”并不一定是汉族,主要成员是北方的汉族、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战斗力很强。此次出征,“汉军”人数约2万,汉化的女真人李庭是主帅。

1287年,忽必烈离开燕京(大都),征讨乃颜,3000“探马赤军”为先锋。忽必烈、伯颜、李庭则率“汉军”主力跟上。元军抵达撒儿都鲁时,与蒙古主力发生遭遇战。此时,蒙古骑兵约6万人,以“汉军”为主力的元军才2万出头,兵力对比悬殊。

忽必烈乘坐“象舆”指挥战斗,亲临一线。忽必烈此举,除了鼓舞元军士气,还想以大汗的气场震慑蒙古军,让他们知难而退,不要跟乃颜一意孤行。蒙古兵丝毫不给面子,他们集中攻打“象舆”,以密集箭雨射击,忽必烈只能下舆乘马。

忽必烈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冲杀而来,忽必烈让“汉军”步兵列阵迎战,以密集箭雨还击,不让蒙古兵靠近阵前。接下来,李庭率骑兵从两翼发起进攻,袭扰蒙古军阵,塔不台、金家奴认为元军可能会有埋伏,便下令撤军。史载:“俟敌列阵,百弩齐发,乃不复出”,蒙古兵回到大营。

夜晚,李庭率十几人手持火器,突袭蒙古大营,蒙古兵以为是元军主力杀来,顿时乱成一团,纷纷溃散。史载:“乃引壮士十人,持火器,夜入其阵,一发,果自相杀,溃散。”10人就可以击败6万兵马?只能说蒙古兵无心作战,乃颜不得人心,迟早会战败。

接着,李庭上奏忽必烈,说只要2万“汉军”,就可以生擒乃颜。史载:“若得汉军二万,从臣便宜用之,乃颜可擒也。”忽必烈没有答应,而是让李庭与玉昔帖木儿一起行动。玉昔帖木儿,蒙古名将,所部长期在西北作战,跟辽东的蒙古兵不是很熟,故而调来作战。

忽必烈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蒙古骑兵?

李庭、玉昔帖木儿一起追击,在呼伦贝尔草原与乃颜决战。“汉军”以步兵排列方阵迎战,元军骑兵两侧夹击。一番厮杀后,乃颜战败被俘虏,忽必烈用毡毯将乃颜包裹起来,反复拖曳抛甩而死。

乃颜死后,余部继续抵抗,直到1292年。为了强化对辽东的管理,忽必烈设立辽阳行省,东北与中原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参考书目:《元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忽必烈为什么被称为“东道诸侯王”?
1287年,忽必烈乘坐大象督战,与10万蒙古骑兵在草原对决。蒙古骑兵用弓弩齐射象舆,箭如雨下,忽必烈改乘战马,继续督师。撒儿都鲁之战,元军以步兵列阵迎战,火器兵充当“杀手锏”,蒙
2023-08-21 17:15:00
塔察儿为什么能成为东道诸王之首?
...1246年,地点和林,78岁的铁木哥斡赤斤被处死,贵由成为蒙古大汗。铁木哥斡赤斤死后,家业一度衰落,在蒙古汗国中的分量很轻。孙子塔察儿雄才大略,眼光独到,他再次振兴家业,并影
2023-08-21 17:22:00
...投降。灭亡南宋后,伯颜火速北上,率元军出征漠北,跟蒙古骑兵作战,威震塞外。征伐途中,伯颜意气风发,经常写诗吟诵。伯颜,元朝首席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1259年,蒙哥大汗在
2024-07-13 21:22:00
汉匈冲突:一场错综复杂的军事对峙与外交和解
...在西征途中曾遭遇一场惨败:当时人数和战力均占优势的蒙古骑兵,居然输给了对方为数不多的军队。这对在欧亚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来讲,着实少见。铁木真亲自考察战争现场后得知,双方
2023-11-08 14:14:00
靠铁骑起家的金朝,后期为何要“撇开”骑军,“信仰”弩军力量?
...同时也开始着手筹备建立弩军。2.弩利乎缓战铁木真召集蒙古高原诸部,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横扫亚欧。而他们仰仗的,也是骑兵。论骑射之术,金国和蒙古相
2024-08-09 10:52:00
1259年,地点武昌,5万蒙古兵与10万宋军对决,双方厮杀两个多月。“汉军”将领奋勇拼杀,宋军作战意志不坚定,贾似道妥协求和,忽必烈成为赢家。武昌,南宋时称鄂州,是长江中游的战略
2024-07-15 15:56:00
​乃颜是元朝蒙古宗王,他为什么要发动叛乱?
乃颜是元朝蒙古宗王,是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玄孙,同时也是元朝历史上著名的乃颜叛乱的发动者。斡赤斤是成吉思汗的幼弟,按照幼子守产的传统,除了幺子留在父母身边,其余子弟都应该分
2023-01-29 22:26:00
蒙古名将史枢,率兵击败吕文德,享年67岁
...。庆功宴上,蒙哥大汗让皇后给史枢端茶倒水,直言:“蒙古立国以来,从未有皇后给将领赐酒,史枢是第一人,你们要多向他学习。”史枢,史天安的儿子,史天泽的侄子,蒙古“汉军”名将,骁
2023-01-06 16:42:00
10、博尔忽,蒙古“四杰”之一,月伦太后的养子,也是成吉思汗年轻时的小伙伴,骁勇善战,忠心耿耿。1199年,博尔术、博尔忽率5000兵马增援克烈部王罕,与3万乃蛮军交战,大获全胜
2024-07-13 21: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