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河南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墙上写着一句话:“世界上恐怖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南湖公安供图
公司的老板叫曹某,是个85后,初中学历,但确实很“努力”,只是他的“努力”偏了——这家公司主营的业务美其名曰叫“债务优化”,也就是说帮人不还债。
而其聘用的所谓专业“法务”人员,也都跟他一样,初中学历,对法律更是一窍不通。
最近,曹某和他的公司,被嘉兴南湖警方端掉了。
开这家公司前,曹某欠了一屁股债,无力偿还,每天看着催收的电话,居然脑洞大开地研究起了“逃债大法”——借了钱能不能不还?不还能不能不被起诉?
在偶然间,他发现只有患有重大疾病,就可以利用正常申请延期或减免还款,竟脑袋一拍,以为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商机”。
他拉上妻子丁某,以及几个朋友,成立这家法律咨询公司,PS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线上合同,还把自己包装成法律界的大咖,随后又招募了一批销售人员,拉起了“业务”。
拉业务的方式,就是给从网上搜集办理过信贷业务的“客户”信息,主动打电话推销,声称帮忙债务优化——“1-3年延期还款、减免部分利息、本金、不会被起诉”。
很多人无力偿还债务,向曹某的公司缴纳了总债务金额5%左右的“手续费”,委托帮忙优化债务。
曹某优化债务的办法,就是利用制图软件,伪造了一张假的医疗证明,向平台申请。
不过这种伪造的证明,一般也很难通过申请。
南湖公安供图
于是曹某又心生一计。他找个理由,让客户把自己的手机卡邮寄给公司的“法务”暗中帮客户的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由“法务”代接债务催收电话,这样客户收不到信贷平台催收的信息,自然误以为债务已经优化了。
一位信贷用户张某就曾信以为真。他曾向某平台申请了40万贷款,因为无力偿还,去年年底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把自己的债务放心地交给曹某公司优化,直到后来偶然发现自己的征信受到影响,才得知自己被坑了。还有更多的客户直到警方找上门,才意识到干了一件荒唐事。
今年年初,南湖警方接到多家金融机构报警。这个机构发现,有大量信贷客户可能伪造了假冒的医疗证明,试图借相关政策申请延期还款或减免还款。“他们用的重大疾病医疗证明,居然都是同一家医院开具的,连病例号都一模一样。”
南湖警方供图
机构尝试与这些客户联系,但始终无法联系上。
接到报案后,南湖警方展开侦查,发现这些信贷客户均未存在重大疾病的事实,也都不具备还款能力,而且他们都是通过一家河南的“法律咨询公司”帮忙伪造了一份患有重大疾病的医疗证明,以此来办理延期还款。这家公司,正是前年提到的曹某的公司。
民警立即赶赴河南进行侦查,摸清了该公司的情况,并于1月17日进行统一收网,将曹某、丁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
目前,曹某、丁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南湖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