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如何解答三大问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5 02: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劳动报

谁来创新 动力哪里来 成果如何用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如何解答三大问题

■劳动报记者 郭娜

上海如何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成为今年上海两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代表们指出,科创中心建设要切实回答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的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支持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要有经费和法律保障

“对比全球顶级创新城市来看,上海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策源等方面与世界排名前三的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建议,上海要完善基础研究顶层设计、提升科学研究突破力,推动创新从“0”到“1”的科学突破,建议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能够达到15%至20%。

“目前,上海基础研究投入中,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占比超过90%,企业和社会机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严重不足。”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大军指出,目前存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不足、投入结构单一的问题。“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部关于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投入及使用、监管责任方面的法律,科研经费管理多以‘部门通知’和‘地方政策’等方式来约束。”他指出,政策文件相较于法律条文约束力较低,很多时候具有部门特征或区域特征,不能与国际接轨,存在公私合作容易出现纠纷、缺少全面衔接、资本对政府的信任不够、难以纳入国际合作伙伴等问题,会导致社会资本参与基础研究投资的热情不高。

因此,在今年两会上,何大军建议出台上海层面的基础研究投入法律制度,明确资源投入、经费管理、成果权属、奖励制度、审计制度等。

有了法律作为基础保障,社会资本就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气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何大军建议构建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实施路径。鼓励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基础研究。比如,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基础研究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比例逐渐提高,通过多轮投资,保障长期稳定支持。同时,还可以对有成效的科研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激励相容的政策支持。

激发基础研究人员创新活力,薪酬和评价体系要改革

“基础研究领域整体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偏低之外,根本原因在于基础研究人员创新活力不足。”如何激发他们的活力?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在两会上呼吁,要改革上海基础研究人员薪酬和评价体系。

严伟指出,其他国家高校和科研院在薪酬分配中一般采取“保障优先”的做法,提供稳定薪酬,比如,美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约占高校教师薪酬的55%至66%,科研人员达到70%以上。国外还有采取弹性年薪制度的,比如英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主要资助机构BBSRC设定了9种岗位职级,每种职级设定有标准固定年薪,实际薪酬在标准薪酬的90%至115%。

“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薪酬稳步增长,但相比同级别其他类型科研人员,基础研究人员的薪酬水平仍与其贡献度不相匹配。”严伟说,长期以来,基础研究人员流失现象仍较为常见。“尽管国家层面已经从制度层面破除了‘五唯’,但量化导向的评价模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影响人才活力释放。”

“让基础研究人员坐住坐稳‘冷板凳’,就要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薪酬和评价体系。”严伟建议,出台支持年薪制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兼顾市场性和竞争性的薪酬模式。

同时,严伟呼吁要有序提高基础研究人员的保障性工资占比。“基础研究工作有周期长、差异化等特殊性,保障性工资应该占据主要地位。”他建议,保障性工资要托底,注重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的科学分割,固定薪酬比重力争达到50%至55%,确保基础研究人员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同级别其他类型科研人员。同时还要发挥与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与工作年限脱钩,真正实现薪酬的保障与激励功能的有机结合。

由1到10,还需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点

回答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的问题,还要面对“成果如何用”。科技创新是一个全链条过程。除了0到1的突破,1到10的成果转化同样重要。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琰在调研中发现,不少科研人员认为,科研成果转化难其中一大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有效的金融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平台。因此,他建议在上海创设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对接和公共交易平台以及对接国际化标准的科技孵化器。

他指出,目前国内科技孵化器仍以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为主。建议出台关于推动科技金融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浦东新区法规,鼓励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联合创办孵化器,并建立社会风投资金、政府引导资金、高校捐赠基金、企业投资资金、银行贷款资金“五金联动”的投融资模式。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科学家和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上海市人大代表韩威指出,“优秀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家。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为成熟的商业项目这个过程,需要技术经理人的参与。”韩威说,在技术转移成功率较高的国家,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前期过程中往往扮演极其重要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角色,甚至要在技术项目进一步商业化时担任早期创业者。但是,当前技术经理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创人文生态”成为三大亮点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记者走进松江新城探寻发展密码“科创人文生态”成为三大亮点随着上海“五个新城”的不断推动建设,松江新城发展欣欣向荣,已然成为一座人杰地灵、生态宜居、创新引领、商机
2024-06-08 13:54:00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海这样作答
...产业发展先机,培育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 “金融和科创都是上海的核心功能,双向奔赴才能更好成就彼此。”在回答相关问题时,龚正说,上海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构建起以科技信贷
2024-03-29 06:39:00
...技自主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必须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创体系效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
2024-01-23 07:54:00
我国投资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传出喜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缩影。当前,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正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加快向“强功能”跃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 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建重
2024-10-22 09:13:00
推动高水平开放!临港启动三大公共服务平台,第二批数据跨境一般清单将发布
...去。第二,临港将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开放型科创体系”。加快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科创体系,大力支持高水平实验室、孵化平台建设,高水平举办X-time国际创业大赛,建立临
2024-06-21 16:46:00
涂宏: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赋能科技创新的多重探索
...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总部在沪优势,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他表示,近年来,交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打造科技金融业务特色。早在2021年,交行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
2024-11-23 15:49:00
...力境外投资者更好把握中国投资机遇,上交所近日举办“科创板市场宣介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相关政策解读”线上培训班。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东南亚、中东、美国、欧洲等地区的包
2025-05-20 18:45:00
科技金融服务向前向早  聚焦重点领域打响创新品牌
...牌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坚持响应“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求,紧抓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精准对接科创中心建设金融服务,打响科技金融品牌,打造科技金融“建行模式”
2023-10-10 03:10:00
两会申聚焦|自浦江起,破千重浪: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新起点
...中心、四个中心到五个中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上海承担着越来越多发展的使命,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越来越多的青睐。自浦江起,破千重浪。数字见证发展,两个举世瞩目的“5”
2025-01-15 07:4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景德镇鸡排哥”用一碗香辣鸡排撬动全网关注,这座千年瓷都再次被推上流量风口。草根摊主的日常片段在网络掀起打卡热潮,小众街巷因一条短视频迎来客流井喷
2025-11-03 12:25:00
乘AI之势,筑电子产业之基,CPCA Show Plus 2025 圆满闭幕,2026再相见!
2025年10月28日-30日,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国际电子电路(大湾区)展览会(以下简称:CPCA Show Plus)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举办
2025-11-03 12:43:00
培育钻值得购买吗?超全选购攻略一篇搞定,附头部品牌深度测评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琢磨“如何高性价比的结个婚”,培育钻石凭借着价格优势、环保理念,正成为暗潮涌动的钻戒市场的新宠。据统计
2025-11-03 12:45:00
未来,AI有望打造口感逼真的植物蛋白
大河网讯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食品创新,它不仅能打造口感逼真的植物蛋白、通过文本生成全新食品配方,还能辅助设计个性化营养食品
2025-11-03 13:10:00
2025 年,Facebook 依托 Meta 生态的 29.8 亿全球月活用户(Statista 数据),仍是企业海外拓客的关键阵地
2025-11-03 12:46:00
彰显国际范科技范 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圆满落幕
角色扮演者在金海豚动漫游戏嘉年华现场打卡。厦门游戏企业展台带来多样互动活动。游路演活动现场,企业展开对接。(动漫节组委会 供图)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洪慧敏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除署名外)昨日傍晚
2025-11-03 08:55:00
报告:亲身体验“在地风物”成年轻人出行新理由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召开“旅游目的地探索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该系列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风物报告》
2025-11-03 09:28:00
几何之厦落子广州白云机场T3,以“文化坪效”重塑机场商业价值
(2025年10月30日,广州电) 今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通航,与这座未来年客流量超千万级航空枢纽一同启幕的
2025-11-03 09:59:00
固安:“共享工厂”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河北新闻网讯(万倩、王智钢)走进汉旗电子科技(固安)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业新升级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这里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生产基地
2025-11-03 10:00:00
梦启未来!2025年“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公开赛火热报名中
创新驱动发展澎湃潮涌,“数字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年年相约,再启新程,2025年“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公开赛正式开放报名
2025-11-03 10:29:00
阿宽食品以品类创新引领发展:从红油面皮到土豆泥泥面、魔芋系列
10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眉山市召开。当天,阿宽食品作为代表企业设展,重点展示了包括红油面皮
2025-11-03 10:29:00
浪潮计算机生态发展大会圆满举办
10月31日,以“潮涌水城 链动未来”为主题的浪潮计算机生态发展大会圆满举办。浪潮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继永,聊城市委副书记
2025-11-03 10:56:00
工信部公布产才融合应用场景19个典型案例 软件谷入选国家级名单,南京唯一南报网讯(通讯员林园园记者于洁尘)10月28日
2025-11-03 07:37:00
平价社区超市“跑马圈地”,半年连开20家 超盒算NB在南京一天开4店南报网讯(记者张希)10月31日,盒马旗下硬折扣超市品牌超盒算NB在南京4店同开
2025-11-03 07:38:00
今日关注数字21.9%关键词新动能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9%
2025-11-03 0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