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又是怎么恢复人口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5 21: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封建农业社会中,因为科技手段的落后,所有生产活动都得由人工来完成,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向来是重中之重,只有保证人口数量,才能够使国家的运营正常。

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里,每任帝王都为了能够增加治下的人口而花样百出,越王勾践曾经为了鼓励生产而向国中的孕妇发放补贴,宋仁宗曾经为了保护新生儿而免除他们父母的劳役……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得到了民间广泛的支持的,但是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为了增加国内的人口,想出了一个神奇的招数,这种招数让女人都恨之入骨,而男人却都拍手叫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邦又是怎么恢复人口的

汉初乱像

秦朝灭亡之后,汉高祖刘邦和霸王项羽展开了楚汉之争,两方为了争夺天下的统治权打得你死我活,最终,刘邦逼的项羽在乌江自刎,总算是赢得了这片大好江山。

在成为天下之主后,刘邦满以为自己能够好好享受一把了,结果让他大跌眼镜的是,经过了秦末的乱象和多年的战乱之后,此时的中原已经非常穷了,再不想想办法,别说享受了,大汉都得步秦朝的后尘直接凉凉了。

刘邦举目望去,整个中原大地满目疮痍,饿殍遍野。百姓只能吃一些野菜果腹,连米糠都吃不起,当时大汉的粮食价格已经激增到了一石米五千钱,换算到今天就是买一袋米要5000块,更可怕的是,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还不到500块。

穷的还不只是百姓,像刘邦这样的帝皇也穷,“天子不能具均驷,将相或乘牛车,马一匹则百金”,也就是说刘邦搜刮整个大汉,也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来给他拉车,至于他手底下的那些将相,因为买不起马只能乘牛车上朝。

国穷,帝皇穷,百姓穷,刘邦是彻底不敢再想什么享受了,连后宫里他曾经最喜欢的那些漂亮姑娘都被他转手送人了,生怕留着她们在后宫里白吃白喝,会让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是想要振兴国家的经济,光省也不行啊,主要还是得让百姓们休养生息,该种田的种田,该织布的织布,给大汉创造经济价值。

刘邦又是怎么恢复人口的

于是刘邦下令,让军队里多余的士兵统统卸甲归田,回家种地,尽量把因为战乱而荒废的土地通通利用起来。

经过刘邦的一通整理之后,百姓们终于回到了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再加上朝廷实行的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在他们的奋斗下,一片萧条的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过来,汉朝初期的局势也总算是随之稳定了下来。

神奇招数

西汉的经济倒是恢复过来了,但是在连年战乱里消失的人口却一时间没有办法弥补,这也让汉朝初期的农业生产政策有很多都无法实行。

刘邦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开始苦思冥想增加人口的方法,最后,他一拍脑门,想出了个“绝妙”的法子——征收“剩女税”。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也就是说,刘邦规定,在汉朝,女孩子如果超过15岁还没有出嫁的话,那就要给朝廷缴纳五倍的人口税,如果过20岁还没出嫁的话,她们不仅要交税,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这笔剩女税高昂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一个五口之家辛辛苦苦挣一年,也挣不到一个15岁不嫁的女子应该缴纳的赋税,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普通家庭敢把到了结婚年龄的女儿留在家中,只能早早让她们出嫁。

刘邦又是怎么恢复人口的

刘邦为了能够调动百姓们嫁女的积极性,还规定女儿一旦嫁出去,父母就不用再为她缴纳人口税,这无疑会断了不想出嫁的女子的后路。

因为省下的这笔钱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已经是很了不得了,他们为了省钱,自然会顺着朝廷的意思把女儿早早嫁出去。对于这条规定,汉朝的女子们群情汹涌,怨恨不已。

因为她们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多年战争后人口凋零,适龄的可结婚男性非常稀少,所以才产生了大量的剩女,现在国家强制她们结婚,必然会让其中相当一部分女子无法获得相配的婚姻。

这条规定虽然让女子们怨恨,但是却得到了男性的广泛支持,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想娶到一个适宜的结婚对象实在是太难了,这下国家开始征收高昂的剩女税,女人们是不想嫁也得嫁。

双面作用

在这条政策实行之后,大汉的结婚率的确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峰,女子们为了逃避高昂的剩女税,只能在15岁之前匆忙出嫁,这也让大汉的新生儿数量开始膨胀。

不得不说,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刘邦的这个政策虽然残酷,但并没有错误。汉朝建立时,因为多年的战乱,人口凋零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这不仅导致了国内的经济落后,农业发展缓慢,还让外界的匈奴等蛮夷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

刘邦又是怎么恢复人口的

所以对于当时的大汉来说,必须尽快提高男女的结合率和孩子的出生率,只有在短时间内恢复汉朝的人口数量,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够增强,君主也能够召集到足够的士兵组成抵御外敌的军队,保护汉朝的领土和百姓不受侵略。

刘邦的目的也的确达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人口数量从汉高祖时期的不到千万激增到了5000万,正是因为有了这庞大的人口,汉武帝才能够派霍去病和卫青攻打匈奴,封狼居胥,为汉朝赢得了百年的安定。

由此看来,这条规定的确有利于国家。但是对于汉朝的平民女子们,它无疑是十分残忍的,一个不到15岁的女孩儿就必须嫁人,在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到能够承受分娩的风险时就频繁的生育,最终导致寿命受到影响,这是多么可悲呀!

刘邦又是怎么恢复人口的

“剩女税”是在国家人口凋零的情况下的特殊产物,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它无疑是残忍的,可在当时却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兵献给刘邦3条妙计,稳固汉朝400年江山
...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大风歌》是刘邦所作,他渴望得到猛士,为他镇守四方!在刘邦称帝之前,萧何、韩信、张良是刘邦的心腹,哥仨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刘邦称帝之后,
2023-01-27 14:56:00
剩女税:汉朝的生育政策与国家建设的手段
...似残酷而实则高效的。其中最令后人震惊的,要数汉高祖刘邦制定的“剩女税”了。这一政策强迫女性提前结婚生育,看似残忍,却的确迅速增加了汉朝人口,成就了日后汉朝的鼎盛局面。汉初乱世
2023-09-14 06:57:00
刘邦为恢复人口想出一奇招,天下女人恨之入骨,男人却啧啧称赞
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击败项羽,登基称帝,建立大汉。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刘邦当上皇帝后并没有过几天快活日子,反倒是整日愁眉不展的。陈平作为刘邦的首席谋士,意识到这又是一个“立
2024-11-11 10:59:00
为打败匈奴,吕后对15岁以上的少女下道什么命令
...而汉朝的吕雉就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早年她跟随刘邦吃了不少苦,甚至还被项羽俘虏过,可吕雉没有怨言,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等到刘邦做了皇帝后,好色的本性更
2024-04-05 17:07:00
有人欢喜有人愁,女子15岁前必婚嫁,原来是从汉朝开始的
...人欢喜有人愁,女子15岁前必婚嫁,原来是从汉朝开始的刘邦灭秦,建立大汉王朝,其实是接受了一个烂摊子,从秦皇开始便是大肆修建建筑,比如著名的建造长城、阿房宫和秦始皇陵等等,使得
2024-02-25 16:35:00
刘敬辅助刘邦稳固大汉江山,还制定了汉代三大基本国策
...国人,在经过洛阳的时候,被齐人虞将军引荐,并受到了刘邦的接见,刘邦对他非常欣赏,后来赐姓刘氏,我们便称他为刘敬了。虞将军本来想给这个乡巴佬打扮一下,省得让皇帝看不起,但娄敬拒
2023-02-04 20:18:00
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姓氏,总人口大约有7000万,出过66位皇帝
...本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十分悲惨,一直到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建立了400年的大汉王朝之后,老百姓才开始休养生息。除此之外,大汉王朝还是中国历史上对外战争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大家要知
2023-10-30 16:52:00
唐朝时期西伯利亚的“大汉国”和刘邦有关系吗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话说这个地方的人好像是什么刘邦的后裔,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真的是刘邦的后裔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唐朝时期西伯利亚政权的大汉国并不是
2023-05-11 21:37:00
晚年暴虐成性杀妻灭子的汉朝皇帝是谁呢
...说到西汉时期的皇帝,首先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开国皇帝刘邦,毕竟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还是让人熟悉的,更何况刘邦的文治武功、用人查人之本领更是世间少有。而这之后的皇帝呢?可能很多人都
2024-02-22 20: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