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董兆瑞)8月30日,第七届(2024)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决赛在北京昌平开幕。昌平区是北京医疗器械产业的主阵地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和创新生态。记者了解到,目前,昌平区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有10家,是全国上市密度最高的区域。
据了解,本届大赛以“面向实际需求,支持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技术创新与创新服务”为主题,共征集项目115个,参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企业和高校。经过初赛评比,共有42个参赛项目入围决赛。大赛以项目路演的方式进行评比,最终将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优秀奖。
本届大赛将充分释放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扶持政策,加速从临床到市场的转化进程,吸引和集聚更多具有创新潜力的医疗器械企业落地,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聚发展高地。
近年来,昌平区瞄准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积极抢占高端医疗器械赛道,相继出台并深入实施《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医疗器械、美丽健康、合成生物制造等赛道,优化创新生态,厚植产业优势,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医药健康产值达到910亿元,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目前,昌平区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有10家,是全国上市密度最高的区域。创新医疗器械累计获批28项,占北京市40%、全国9.7%。2023年产值155亿,占北京市的40%以上。今年,昌平区21家企业的48种医疗器械纳入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第四版目录,产品数、注册证书保持全市排名第一。
在空间资源方面,昌平区正在打造的马池口国际医疗器械城,未来可提供8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拟建设“标准生产厂房、小型中试车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服务平台、流通展示中心、生活配套设施”等6大功能模块。此外,昌平区还拟在永安热力厂打造创新创业综合体,加速以AI辅助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医工交叉科创企业孵化,主要应用于智能话医疗器械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0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