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州园林的发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1 10:35:00 来源:戏说三国

苏州园林的发展

园林起源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一如所有科技工艺发展的规律,园艺发展至成熟期,就会上升为理论,出现专门的书籍,供人借鉴。循此,明朝时问世了三本有关造园的古籍,即《园冶》《长物志》和《一家言》,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计成、文震亨和李渔。苏州不愧为古典园林的发祥地和园林代言城市,三部古籍的前两位作者都是苏州人。

生于明朝万历十年的计成,少年时就以绘画知名,宗师关仝、荆浩,渐入中年,遂漫游北方及两湖,返而定居镇江。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北宋科学家、农艺家沈括曾在镇江梦溪园写下了巨著《梦溪笔谈》,书中园艺之论,为造园者称道。而沈括恰是计成的崇拜对象。行万里路,绘千幅画的计成,其时似乎完成了他的原始积累,开始为人造园,技艺日精,在镇江、常州、扬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他的园艺作品,成为名声卓著的专业造园家。

苏州园林的发展

《园冶》一书成于崇祯四年(1631年),其时他已届知天命之年。笔者认为,《园冶》中最经典的文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这寥寥十六个字,也许是计成用半生心血凝成的。用现代人的理解,全书共分两部分:“兴造论”和“园说”。“兴造论”论述营园要旨、著书目的等等。“园说”主要讲述筑园具体操作方法,经验之谈,巨细糜遗,如计成认为园林建筑装修主要做法为四:屏门、仰尘、户槅和风窗。屏门是类似屏风的固定的板平门,一般设在厅堂和主要建筑的门口,笔者发现现在也许为了方便游客行走,园林中似乎已不多见。再如,讲述了叠山的施工程序、构筑手法和禁忌,应力求“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说明叠山成功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功力。《园冶》成书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时代变化不可同日而语,如书中说:石无山价,费只人工。事实上现在好的石料已近天价,好在这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不朽的造园技法。《园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是我国最早的详尽论述造园的专著,也是世界造园名著之一。作为苏州人,我们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作为大师,计成没有在家乡留下一件完美的作品。

文震亨,文徵明的曾孙,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后进京为官,并定居北京,一生著作颇丰。《长物志》共十二卷,长物,是多余之物,或消闲玩事之物。书中与造园相关的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四卷。精辟的见解有:弄花一岁,看花十日;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居山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等等。专门一卷提及禽鱼,在其他园林著作中不多见。他认为园林中的禽鸟不能圈养,要使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后水池中的鸳鸯,悠闲地在水中浮游,游客看到后心情舒畅。前几年《苏州日报》记者捕捉到一个绝妙镜头,鸳鸯有意无意地将搁板上的稻谷拨下水中,下面的鱼争食,场景十分和谐。文震亨也许就是希望呈现这样的场景和状态。前段日子,看电视新闻,运河公园将家禽散养园中,群众举报,其实,这种做法不正符合文震亨的理念吗?

李渔是钱塘(今金华)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后定居南京,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并兼擅绘画等艺事。李渔也先后为人设计造园多处,《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共九卷,仅一卷(第四卷)论及园艺之事。虽篇幅不多,却不乏精辟理论,如“窗栏”一节中他就提出了“四面皆实,独虚其中”的框景,称之为“尺幅窗”、“无心画”,他认为框景可以收到以小观大的效果。在“山石”一节中,李渔竭力提倡土石山,而不主张纯粹的以石叠山,原因有二,其一,土石混山可以栽树,树根盘固,与石比坚;其二,土石山比较符合自然情趣和状态。至于土与石的比例,则不必拘泥,可以土多石少,也可以石多土少,反正,他主张叠山要“贵自然”。

当然,就历史价值和实用意义而言,《园冶》的分量要远甚于《长物志》和《一家言》。作为后人,主要要兼收并蓄,吸收三书的精华,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1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领衔,苏州博物馆发布2025年度展览规划
...对自然环境的不同处理方法及文化内涵,进而唤起观众对苏州园林何以甲天下之思考,从园林角度探索文明互鉴互融之意义。久违的主题教育展系列也将于暑假回归。继2018年成功举办“150
2024-12-16 11:57:00
...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聚焦园林与历代文人隐逸理想、明代苏州园林实践、江南园林造景技艺、园林生活的极致风雅以及互为观照的世界园林。从苏博镇馆之宝《七君子图》等珍贵书画,到莫奈笔下最
2025-06-27 07:45:00
首届江南园林论坛在苏州举办
...“园林之城”苏州召开,不仅印证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赞誉,而且展现了苏州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古典园林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巨大成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林业
2023-07-16 22:18:00
...利当地时间5月9日,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开幕,苏州园林保护利用案例亮相本届双年展。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始创于1895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建筑艺术展览之一
2025-05-12 22:53:00
《小园林》 献给苏州一首情诗
...据悉,该影片由苏州本土出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苏州园林的影院电影,也是第一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多个普通市民在小富起来之后自觉为苏州建设“百园之城”作出努力奉献故事的影
2024-06-15 07:22:00
...园林迎春花展启动。据悉,2024年春节园事花事活动以“苏州园林甲天下”为标准,以“迎春花展”为主线,烘托春节喜庆祥和环境氛围。据介绍,春节期间,苏州将举办虎丘迎春时令花展暨新
2024-01-24 02:00:00
...育报视觉思维触发幼儿建构新思路——以大班建构活动“苏州园林”为例视觉思维理念认为,所有的知觉都包含着思维,所有的推理都蕴含着直觉,所有的观测都包含着创造。抽象的概括思维能力是
2024-03-31 09:21:00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让苏州园林成为城市的闪亮标识”的要求,立足园林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强阵地、树形象、优服务,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党建红”引领“园林
2023-12-12 16:01:00
情牵苏澳·园有灵犀|澳门卢廉若公园与苏州狮子林联展开幕
... 5月23日上午,“情牵苏澳·园有灵犀”澳门卢廉若公园与苏州狮子林联展在狮子林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苏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主
2024-05-24 16: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