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数字化时代下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创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21 10:19: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胡丹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数字化时代,跨平台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新闻生产、传播渠道、受众特点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并探讨了其创新实践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新闻媒体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跨平台;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模式创新

一、引言

新闻传播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新兴传播渠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实现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实践。

二、数字化时代新闻生产模式的转型

(一)内容生产的碎片化和个性化

数字化时代,新闻生产模式正发生着深刻转型。首先,内容生产的碎片化和个性化是新闻生产模式转型的一大特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变化,更偏好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新闻内容。这要求新闻机构调整内容创作策略,采用更加细分的话题设置和多角度视角,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新闻机构可以深入洞察读者偏好,精准定制内容,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1]。另一方面,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也衍生出更多类型的新闻内容生产者,进一步促进了新闻内容的碎片化。这不仅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备跨平台创作能力,也需要新闻机构建立完善的内容聚合和分发机制,保证新闻内容的品质和传播效果。

(二)新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数字化时代新闻生产模式的转型还体现在新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用于新闻稿件的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新闻内容的产出效率。再如,数据可视化技术可帮助新闻机构更直观地呈现复杂的信息和数据,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也被应用于新闻报道中,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提高新闻内容的临场感和互动性。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立体,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因此,新闻机构需要持续关注并灵活应用新兴技术,推动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升级。

(三)编辑流程的优化与创新

数字化时代,新闻生产模式的转型还表现在编辑流程的优化与创新。随着新闻报道内容日益丰富,传统的线性编辑流程已难以满足快节奏的新闻生产需求。新闻机构开始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编辑模式,如采用多轨并行的编辑机制,实现不同类型内容的并行生产[2]。同时,借助内容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新闻机构可以优化编辑流程,提高内容生产的协同效率。例如,编辑可通过系统实时掌握各项目进度,并进行在线协作和审核,大大缩短了内容从创作到发布的周期。此外,一些新闻机构还尝试采用平台化的编辑模式,鼓励编辑充分利用各类内容资源和渠道,创造出更具创意和传播力的新闻作品。

三、跨平台新闻传播的特点与优势

(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

数字化时代下,跨平台新闻传播显现出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特点。与传统单一的新闻报纸、电视等传播模式相比,如今新闻可以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多种数字化渠道同步传播,极大拓展了新闻的传播触及面。这些新兴传播渠道不仅具备即时性和广泛性,还赋予了新闻内容更强的互动性。受众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对新闻内容进行实时评论、转发,甚至自主生成相关内容,与新闻机构互动。此外,一些新闻机构还开发出VR、直播等新型传播形式,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大大增强了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因此,跨平台新闻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播的局限性,为新闻内容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受众群体的细分与精准化

在数字化时代,跨平台新闻传播还表现出受众群体的细分与精准化特点。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新闻受众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和个性化特征。新闻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洞察不同用户群体的兴趣偏好,进行精细化的受众画像和细分。基于此,新闻机构可以针对不同受众需求,在内容创作、传播渠道选择、推广策略等方面进行精准定制和优化。例如,针对年轻用户群体,新闻机构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推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内容形式;对于专业人士,则可以提供更有深度、更专业的新闻报道。这种精准化传播不仅提升了受众的内容体验,也帮助新闻机构更有效地触达并留存目标用户群体,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三)数据分析在传播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跨平台新闻传播模式的另一大特点是数据分析在传播效果评估中的广泛应用。在数字化时代,各类新闻传播渠道都会产生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如浏览量、点击量、转发量等。新闻机构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全面评估内容传播的实际效果[3]。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内容形式在各平台上的传播数据,新闻机构可以精准识别出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类型,并据此优化内容策略。再如,结合用户画像数据,新闻机构也可以洞察不同用户群体的传播行为特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推广计划。与传统的主观感性评估相比,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加客观全面的传播效果评估依据,有助于新闻机构持续优化跨平台传播策略,提升新闻内容的影响力。

四、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实践

(一)融合报道:内容创作的协同

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实践,首先体现在融合报道中的内容创作协同。在数字化时代,新闻报道已经无法局限于单一的媒体平台,而更需要在多个平台进行协同创作和传播。一些领先的新闻机构已建立起跨平台的内容创作团队,通过资源共享和流程优化,实现报道内容的高效生产和立体传播。

这种融合报道模式下,编辑可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分工负责各自擅长的内容形式。例如,文字报道由资深记者撰写,视频则由专业摄影团队拍摄制作,数据可视化由设计师完成。同时,编辑之间应就报道重点、角度等进行沟通协作,确保整体报道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此外,新闻机构还应设置专门的协调人员,负责统筹各平台内容的生产进度和发布节奏,确保报道在各渠道的协同呈现。

这种融合报道模式不仅提高了新闻内容生产的效率,还能充分挖掘不同平台的特点,为受众呈现更加丰富立体的新闻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新闻机构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内部协作机制,为日后的跨界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内容分发:传播渠道的优化

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实践还体现在内容分发环节对传播渠道进行优化。在数字化时代,新闻内容的传播路径日益复杂,如何选择最佳的传播渠道,成为新闻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有效的跨平台内容分发策略不仅能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力,还能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新闻机构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平台的使用特点和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例如,对于追求时效性的突发新闻,可以优先在门户网站和移动应用上发布;而对于更具深度的专题报道,则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自媒体渠道进行精准推送。

同时,新闻机构还需不断优化内容在各个传播渠道的呈现形式,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例如,在视频平台发布时可设置吸睛的缩略图,在社交媒体上则可尝试生动有趣的文案。另外,新闻机构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持续优化内容在各个渠道的发布时间和频次,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内容分发。这不仅能提高内容在各个平台上的曝光度,也有助于新闻机构建立起更加稳定的受众群体。

(三)受众互动:基于数据的精准运营

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实践,最后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于数据的精准运营,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在数字化时代,新闻受众已经从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转变为主动互动参与的角色。新闻机构如何通过数据洞察与受众建立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成为提升自身传播力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说,新闻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阅读习惯和互动偏好。例如,通过分析用户在各个平台上的浏览、点赞、转发等行为数据,新闻机构可以精准识别出最活跃的用户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推荐和互动营销[4]。再如,结合用户画像数据,新闻机构还可以为不同特征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服务,持续提升用户黏性。

此外,新闻机构还可以在内容创作和传播环节充分吸纳受众意见,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体验。例如,在报道前期可以通过调研了解受众关注的话题,在报道过程中也可以邀请用户参与互动讨论,报道发布后还可以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内容质量。这种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互动运营模式,不仅能增强新闻内容的影响力,还有助于新闻机构建立更加牢固的品牌黏性。

五、结语

数字化时代下,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已成为新闻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多种平台资源,优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流程,实现精准化运营,新闻媒体可以有效提升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体验,最终实现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贵涛.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跨平台传播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17): 88-89.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19.17.033.

[2]牛文杰.新环境下新闻多平台传播研究[J].中国报业,2023,(24):204-205.DOI:10.13854/j.cnki.cni.2023.24.015.

[3]张锡强.电视新闻与短视频平台跨平台的互文性探讨[J].新闻文化建设,2023,(23):181-183.

[4]戴依妮.跨平台视域下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策略[J].记者观察,2023,(23):42-44.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穷,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引发新闻传播理念和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促使传统新闻业的边界正在消失、新闻传播逐步向主体多元化、信息碎片化方向发展,不仅对新闻内容生产和
2023-01-04 00:52:00
...介形态的结合产生质变;广义上则包括媒介形态、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和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融合。本质上,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背景下的新作业模式,体现了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双重
2024-08-30 10:45:00
...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在国际传播工作中,新质生产力表现为利用先进的技术观念和工具,来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目前,我国对于国际
2024-04-20 18:08:00
齐鲁壹点十周年关键字:变
...术为驱动,持续探索构建内容生产与经营的新模式,提升传播效能,优化融媒业态。生产方式之变近年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加快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大原创内容、用户生产内容和智能生
2024-11-21 07:12:00
...面革新。其次,随着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崛起,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对地方媒体的信息发布和传播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传统广告收入模式受到数字广告的冲击,地
2023-12-02 09:03:00
...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数据技术已经悄然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的每一个角落,为媒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从新
2024-07-27 06:14:00
AI时代已来 行业专家共议学术期刊如何借数智力量打通转型之路
...中国科技期刊行业总体偏弱,缺少自主品牌的高质量国际传播平台。“要从根本上解决‘两头在外’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平台建设,培育更多世界一流期刊,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影响
2024-09-22 19:14:00
...本次大会大咖云集,共同探究智媒创新新方向,探寻融媒传播新路径,探索如何打造主流价值引领的智媒新时代。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
2024-04-02 09:21:00
2024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极推进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发展创新,充分发挥公共关系传播引导和协调各方的作用,树立品牌效应,凝聚社会共识,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传播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郭卫民指
2024-12-22 00:0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