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葛悦 青岛报道
晨光初露,蝉鸣声声。早上七点,棘洪滩街道中华埠村文化广场早已热闹起来,老人们摇着蒲扇,目光追随着那道熟悉的身影——村党总支书记徐耀基正踩在梯子上安装遮阳网,细密的网纱铺开一片阴凉。
“往东再挪半米,这儿晒。”徐耀基踮脚固定绳结,汗珠顺着晒得黝黑的脸颊滑落,却顾不上擦。考虑到夏日阳光炽烈,徐耀基特意在广场支起遮阳网,既让老人们做操时免受暴晒,茶余饭后也能在此纳凉闲聊。
八点,熟悉的旋律响起,徐耀基带领200多位老人做起了“拍打养正操”,拍打穴位、拉伸筋骨,在律动中开启朝气蓬勃的一天。李奶奶拍打着腿说:“拍打操做了两年,我这老寒腿都轻便多了。”李爷爷接话:“要我说,最舒坦的还是这网子,早来个把钟头,坐这儿等操都不晒。”
每日拍打操前的等候,早已成为老人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们盼的不仅是操,更是这份“被放在心尖上”的温暖。最开始,村里老人对拍打操不了解,徐耀基便每天早早来到场地,为老人讲解拍打操的好处。渐渐地,从最初40位老人,到现在已经有200余位老人参加。徐耀基坚持每天同老人一起做操,为老人拍背,聊生活琐事,从中还为老人们化解邻里纠纷、婆媳矛盾30余件,真正把健身场变成了“连心桥”。
自文化“两创”工作开展以来,徐耀基始终秉持“把群众小事当家事”的初心,将“一段操”“一餐饭”“一堂课”编织成浸润乡风的文明经纬。
“徐书记啊,把我们当爹娘来对待!”李奶奶说道。去年在社区大学,学员随口说了句“吃个野菜饺子就好了”,恰巧被徐耀基听到。于是,当得知郊外有野菜生长,他立即组织志愿者驱车60公里采摘。七八个人弯着腰在田间忙碌,指甲缝里嵌满了泥沙,硬是把后备箱和副驾座位都堆成了小山丘。“光择菜就择了两天,书记还自掏腰包买了冰柜存野菜。”“一餐饭”上,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李奶奶含着泪笑,“自家孩子都未必这么上心。”除此之外,徐耀基还为孤寡老人、残疾人送去热腾腾的饺子,让他们感受到村里的关心和照顾。
这些温暖故事,像种子般在中华埠村生根发芽。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恰逢四位老人集体庆生,徐耀基一大早就赶往批发市场,为老人们准备了印有“寿比南山”字样的生日蛋糕,又特意挑选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祝您几位健康长寿!”徐耀基将准备好的礼物送到老人手中,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活动室里响起阵阵笑声。
“村委的大门始终向村民敞开,24小时开。”徐耀基的话朴实却有力。平日里,村委的棋牌室、图书室等公共空间总是热闹着,老人们在这里纳凉避暑、打牌聊天,让休闲时光有了落脚之处。为节省开支,徐耀基把自家柴火大锅搬到社区大学,带着志愿者生火煮饺子;为添置桌椅,他跑遍二手市场砍价;装电子屏时,他更是蹲在建材市场比价,用最实惠的价格让教室焕然一新。
每天早晚,徐耀基都会骑着电动车巡村,1300户村民家的门朝哪开、谁有高血压、谁需要定期送药,这些细节早已刻在他心里。电动车都骑烂了一辆,可他的脚步从未停歇。村民们由衷感慨:“发生了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徐书记帮忙。”这份真挚的信任,源于每一段操的默契,每一餐饭的温暖,每一堂课的欢声笑语,更源于他用脚步丈量的、与群众同频共振的初心。
“青岛市拥军优属突出贡献集体”“城阳区文化建设示范社区”“城阳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连续两年)”“城阳慈善突出贡献奖”“城阳区文化‘两创’重点社区”“城阳区老年体育示范社区”……在徐耀基的带领下,一串串荣誉见证着中华埠村的蜕变,但是他最在意的,却始终是村民的幸福与和谐。
在中华埠村,文化“两创”不是口号,而是徐耀基用真心换来的生动实践。老人们在这里找到精神寄托,邻里关系因共同活动更加和睦,基层治理通过文化纽带焕发新生。这位“贴心书记”正带着乡亲们,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走出独属他们的“幸福节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