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南京路上,哨兵依然挺立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4-05-31 12:02:00 来源:东方网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

1963年的建军节,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杂言诗《杂言诗·八连颂》。

南京路上,哨兵依然挺立

《八连颂》

1982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89周年纪念日这天,《解放军报》在头版刊发了《杂言诗·八连颂》。也就是这一年,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进驻南京路,接替“好八连”,担负南京路巡逻、轨道交通重点站执勤和人民广场国旗升降等任务。官兵把这首《杂言诗·八连颂》刻在营区的石墙上,也融进了灵魂血脉中。

2022年春,习近平主席给十中队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当好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南京路上,哨兵依然挺立

岁月如歌,精神永驻。60年来,这首光辉诗篇穿越时间长河,激励着一代代“霓虹灯下的哨兵”永葆初心本色、赓续优良传统,在南京路上立起永不褪色的光荣旗帜。

1949年5月27日清晨,解放上海的枪声刚刚平息,市民在蒙蒙细雨中打开家门,看到了令他们无比震惊的一幕:马路两边湿漉漉的水泥地上,睡满了一排排征衣未解、抱枪而卧的解放军战士。“十万大军睡马路,夜宿街头不扰民”的震撼场景,被战地记者用相机定格,并发表在次日的《解放日报》创刊号上,各国通讯社纷纷转载,成为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最好的“见面礼”和“红色中国的第一张‘上海公报’”。

南京路上,哨兵依然挺立

“好八连”和十中队前身部队就在入城的队伍中,2个月后,八连进驻南京路,担负执勤任务。那时的南京路号称“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歌柔舞艳,弥散着靡靡之音,暗藏着险恶陷阱。潜伏的国民党特务更是扬言:上海是个大染缸,解放军红着进来,不出3个月就会黑着出去。

军营不是处在真空之中,八连的官兵更面临着纷繁复杂的诱惑。刚在南京路执勤时,官兵经常遇到打扮时髦女子的主动搭讪,还有一些不怀好意之人丢下的钱和外国香烟等。但历经钢铁炮弹考验的他们靠着“意志坚”,抵制住了“糖衣炮弹”的侵蚀,“拒腐蚀、永不沾”,赢得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美誉。

南京路上,哨兵依然挺立

八连战士

信念如磐石般坚定,思想如水晶般透彻,也是一代代“霓虹灯下的哨兵”闪亮的精神标识。

进驻刘家公馆时,八连依旧坚持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作风。官兵把洗脸、洗衣服的水收集起来,用于拖地板、冲厕所。把所有灯泡换成15瓦,自觉节水节电。上海生活物资供应短缺时,官兵自己打草鞋、补衣服,为地方减轻压力。三年困难时期,他们脚穿草鞋,肩扛铁锹,推着小车,步行去郊区拓荒种菜。

十中队接替八连勤务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1982年,十中队进驻南京路不久,就有一名商人闻讯找来,提出以高价租借中队空余房间作仓库,被时任指导员断然拒绝。一次,官兵奉命抓捕犯罪嫌疑人,对方见逃跑无望,掏出一沓钞票,乞求道:“钱都是你的,放我一条生路。”官兵不为所动,将其扭送归案。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受不良风气影响,少数官兵开始淡忘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铺张浪费的苗头有所显现。一次,中队指导员在垃圾桶里发现了一双半新半旧的棉鞋,他把棉鞋拿出来清洗晒干后,穿在脚上继续站岗,官兵大受触动。不久后,中队集中开展了“一双棉鞋”大讨论,立下了“艰苦奋斗永不忘、克勤克俭持家业”的规矩。官兵坚持从节约一粒米、一度电入手,连续数十年开展“创家业、攒家底、藏家珍”活动,班班配备修理箱,人人都有针线包……

进入信息时代,十中队又向全体官兵发出倡议,身体力行弘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好传统,拒绝网络世界的诱惑,保持朴素本色。中队官兵深知,艰苦奋斗不仅要甘当吃苦者,更要勇当奋斗者。之前,训练场地不足一直是制约中队建设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面对困难,官兵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螺蛳壳里作道场”,利用地下车库练队列、上下楼梯练体能、微缩靶子练射击,在楼顶建起了集器械场、健身房、搏击馆于一体的“空中训练场”,使营院小场地变成练兵大舞台。上级组织比武竞赛,中队官兵屡屡夺金揽银。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八连颂》的尾联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是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传家法宝。

岁月更迭、初心不改。几十年来,十中队官兵接力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色深深印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自进驻南京路起,十中队便成立“雷锋班”,坚持每月20日到南京路上开展为民服务活动,40多年来从未间断。在十中队的影响带动下,130多家单位、千余名志愿者也主动参与其中,服务内容由刚开始的修鞋、理发逐步拓展到健康、法律、心理等80多项。每到这一天,军地单位撑起的爱民帐篷绵延近200米,成为南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南京路上,哨兵依然挺立

十中队官兵在南京路上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自1998年起,十中队官兵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毗邻驻地的党的一大会址义务讲解党史,累计讲解7.6万余场次、听众450余万人次,创作的《兵哥说党史》教育短视频,网络点击量累计超4亿次,带动了更多的人学党史军史、固军民团结。

南京路上,哨兵依然挺立

十中队官兵义务讲解党史

进入新时代,官兵爱民之路在不断延伸。自2018年始,中队积极参与打赢“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官兵4次前往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色德村挂钩帮扶,把希望的火种播撒到彩云之南,帮助村寨提前实现了脱贫夙愿。

如今,十中队官兵牢记习主席回信嘱托,把当好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作为目标追求,用实际行动为《杂言诗·八连颂》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

(作者单位:武警上海总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善添“新柴”传薪火,“连环画”中话传统
...斗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当好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课后赏析善添“新柴”传薪火■吴卿20世纪60年代,一批画家根据“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先进
2023-05-17 16:57:00
《好八连》走进“好八连”
...间任务,构成硬朗飒爽的舞台气质。剧中,“霓虹灯下的哨兵”与“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交叠呈现,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丰富内涵。编剧莫霞介绍,《好八连》有名有姓的人物13个,陆派
2024-01-24 06:24:00
两处英雄里,一腔为民情!南京路上,浦西浦东两支英雄连队携手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龙7月23日报道:7月20日清晨,晨曦微露,旅游旺季的上海南京路早已游人如织。不少市民朋友惊喜地发现,新世界城为民服务点外,除了“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的队旗,又多了一面“
2023-07-23 14:0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 诸广宇视频:“南京路上好八连”所在部队官兵无偿献血2月18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车驶进“南京路上好八连”所在部队营区,300
2024-02-19 10:10:00
本文转自:中国军网黄浦江畔,南京路上,灯笼高挂,人潮涌动。2月20日,是第72集团军某旅“南京路上好八连”当月的为民服务日。记者跟随连队官兵,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现地教育课。距离八
2024-02-22 09:40:00
寒潮来临 武警官兵温暖守“沪”
...看到游客们带着笑脸安全出行,再多的苦和累都值得。”哨兵陈鹏告诉记者。执勤官兵密切关注周边动向执勤官兵热心帮助群众 华灯初上,霓虹闪耀。走进豫园这座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园,
2023-01-27 12:06:00
...史传承仪式上的一幕。这个中队有点特殊,在一箱子中队官兵珍爱的“传家宝”里,有这样一件尤其让官兵们上心——一本斑驳老旧的“荣誉簿”。荣誉簿翻开第一页,就是1945年太行山的战火
2023-11-10 10:46:00
“好八连”题材唤醒我“军人血液中的基因”
...个故事来源于一部非常经典的艺术作品——《霓虹灯下的哨兵》。我们单位对此进行全新创作,用“复调”叙事结构连接起八连的过去与现在。故事讲述八连在1949年站岗放哨和2019年特战
2024-01-07 02:06:00
别样的退伍季|脱戎装青春无悔,守初心砥砺前行
...市不染尘、甘当人民勤务兵”的队训,难忘那每月20日在南京路开展为民服务的活动,难忘那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战友们,这段难忘的军旅时光,将铭记在退伍老兵的心中。今朝退伍,军魂入骨
2023-09-02 15:08: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