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出圈“越剧男团”小生冯军做客长江日报《面谈》
“好八连”题材唤醒我“军人血液中的基因”
扫码看直播回放
□ 长江日报记者陈静茹 实习生龚柔佳
近日,“越剧男团出道”备受网友关注,他们来自上海越剧院,最近上演的现代戏《好八连》好评如潮。如今广为流传的越剧以女演员为多数,男演员在越剧界较为少见。“越剧男团”青年演员、《好八连》主角冯军外形出众,有过两年消防兵的经历。1月3日,他做客《面谈》分享演出传统戏曲的感受。
■ 主演全是男演员的越剧剧目很少
“越剧男团”多为青年演员
记者:由上海越剧院创排、在太仓大剧院上演的现代戏《好八连》最近正在上演,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冯军:这个故事来源于一部非常经典的艺术作品——《霓虹灯下的哨兵》。我们单位对此进行全新创作,用“复调”叙事结构连接起八连的过去与现在。故事讲述八连在1949年站岗放哨和2019年特战考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困惑、成长、领悟,人物要完成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转变为在南京路上扛枪站岗的哨兵的转型任务。当年的八连兵和现在的八连兵形成一个时空上的交错呼应,展示了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和思想上的问题,赋予这个作品新的时代意义。
记者:您在《好八连》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冯军:在剧中,我扮演的是2019年的好八连战士。剧中主要讲述了他是如何完成从哨兵转变为特种兵。剧中矛盾冲突是因这个人物而起,他在思想上存在一些小问题,部队的领导、战友们对他的影响,使他产生改变,最终成功完成转型。
记者:您觉得“越剧男团”最吸引大家的是什么?
冯军:其实,越剧作为一个传统剧种,很少有主演全是男演员的剧目。越剧以前的内容主要以才子佳人的感情戏为主,男女合演在越剧中也相对较少。所以,这次上海越剧院几乎是动用了全部男演员的力量来呈现这部作品。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想借此机会告诉观众:我们越剧男演员,同样可以出色地诠释不同类型的角色。
全国范围内,越剧团男演员确实相对稀少。比如,在剧中扮演1949年连队指导员的许杰老师,他其实已经退休了,但仍然来帮助我们,像是“老帮青”一样指导我们这些青年演员在舞台上诠释这部作品。这次同台的演员大多是我的同学,有七位是和我一起从学校一路走来的同学。比如裘隆老师、顾爱军老师等等都是越剧“中生代”里非常出色的男演员。由于剧中涉及军人角色,军人在舞台上的气质和形象非常不一样。所以,在两年前排演第一稿时,我们特意进行了一周的军训。此外,我们还前往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驻地进行实地学习,了解他们平时的训练和作息,请教了关于军人军姿、军容风纪等方面的知识。在前期,我们做足了准备工作。
■ 不追求“一炮而红”
更在意稳健前行
记者:要在众多女演员为主的越剧中出圈,您需要哪些扎实的本领?
冯军:越剧男演员确实比较少。在当下的环境和时代中,戏曲行业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行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魅力。作为戏曲从业者,坚守确实不容易。从大环境来看,观众对于越剧男演员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我也时常在思考,我们不可能被每个人都喜欢,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练习好“唱念做打”,保持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稳健前行。我认为急于求成并不现实,不能去追求“一炮而红”。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能够沉下心来,加强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以此来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记者:您为何选择了文武小生行当?
冯军:我入行是在小学五年级,12岁。我很幸运地考入了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越剧院联合创办的中专越剧班。不同于一般学生,我们要花一半时间用于练功、练唱,一半时间用于文化课的学习。因为十二三岁是比较贪玩的年纪,那时每日练习同一个动作,反反复复,枯燥无味,所以那时最具挑战性的就是战胜枯燥。一旦适应了这种长时间的练习,形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好很多。很幸运的,我被分配到学习武器的组别。我们会学习比如京剧中的《挡马》,还有《白蛇传》的盗仙草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戏,我丰富了自己的程式化动作,也提升了基本功。虽然在越剧中看似用不到这些技法,但是掌握这些技法对于角色创造和舞台形体是有很大帮助的。
记者:这么多年,有曾经想过放弃的时候吗?
冯军:很多人都可能有过“明星梦”。我也想过接触其他领域,比如接过一些影视方面的通告,尝试去做影视演员、话剧演员等等。后来,我发现放弃学了这么多年的专业,用自己的弱势去与影视演员的优势相比较是一件不容易挑战的事情。如果轻易放弃自己学了十几年的专业确实是一种遗憾,所以我选择坚守在越剧的土壤。
■ 大学时代踏入军营锻炼自我
未来想平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记者:当兵的经历,对表演生涯有帮助吗?
冯军:我在本科时看到学校武装部发布的征兵通告,了解可以先去当兵两年,回来再继续学业。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了解这个领域是什么样的,只听别人说,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它的本质。现在回看,我认为在军营度过的两年对于我的角色塑造以及人生经历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这次《好八连》的军队题材就唤醒了我“军人血液中的DNA(基因)”,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在军队的时候,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者:未来您有什么打算?
冯军:我希望以后能够塑造出各种不同的角色,实现一人千面,而不是千面一人。我不希望每个角色演起来都给人相同的感觉,而应该展现出不同的塑造能力,呈现出不同的角色特质。因此,我希望以后每个角色都能成为我最满意的角色。作为“95后”,未来我希望能够做出一些全新的尝试,创作出更多让观众想走进剧场去欣赏的越剧作品。当然,我们不能丢掉传统艺术,必须学习好、传承好老艺术家们留下的传统,平衡好传承和创新两者的关系,一步一步地稳步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