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代宗师与柳州双向奔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3 09: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程州

柳宗元与柳州是一人一城的双向奔赴。德政四年,他成了柳柳州。

柳州因为柳宗元的到来而生色。

作为优秀的文学家,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他留下的诸多文章名篇,成了这座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进步的思想家,柳宗元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荀况、汉代王充的朴素唯物主义,在中国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作为有抱负的政治家,他主张“立仁义,裨教化”,在柳州刺史任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作为卓越的教育家,柳宗元“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以至于“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曾属于岭南蛮荒之地的柳州,因为他的到来,不仅生产发展,经济提升,文教开始昌盛,连民风都开始转变,这于柳州而言,是多么大的幸运。

千百年来,柳州人民深深怀念这位有德于民的贤者,修建了罗池庙(今称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世代祭祀参谒,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景仰。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柳宗元的民本思想,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以及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柳宗元的生命,定格于47岁。值得欣慰的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属于柳州,这里是他短暂的生命中,唯一获得的能够施展政治才华的舞台。

他从踏上柳州这片土地的第一天,就发誓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他夜晚参与巡逻抓治安,白天勤勉理政务,不顾自己身体病弱,呕心沥血,兴文教办学堂,释奴婢废陋俗,劝农桑挖水井,而且栽花种树,整治街道,兴建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在短短三年后柳州就实现大变样——城市整洁有序,百姓住有新屋、行有新船、家庭和睦,婚丧嫁娶各有制度规章。而且农家养的猪牛肥大,鸡鸭蕃息成群,一片兴旺景象。

柳宗元的付出与努力,被当地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赢得大家深深的爱戴。他们说:“今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违侯令。”当地群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考虑这是否符合柳侯的要求?对柳侯的敬重达到一种其他官员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些在韩愈所撰的《罗池庙碑》中都有明确记载。

这些明明白白的文字,告诉世人,柳州与柳宗元,曾是一场动人的双向奔赴——柳州实现了柳宗元的报国理想,而柳宗元则推动了柳州的全面发展。柳宗元长久的压抑和痛苦,在柳州百姓的爱戴中,曾经得到过最好的疗愈。

或许是这个缘故,柳宗元曾在一首诗里面写过自己“只应长做龙城守”,他觉得自己应当长久地守护这座龙城。而民间传说中,柳宗元死后成神,成了柳州的城隍,一直护佑着这一方民众。这是柳州人与柳侯精神上的又一次双向奔赴,历经千年风霜而不改丝毫,分外让人感动。

更让人感怀的,是这样的奔赴始终不曾停歇。

默默矗立在柳侯祠的荔子碑,其实是柳宗元辞世近400年后落成的。柳宗元虽然生前职场惨淡,但是他的伟大却在他去世后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纪念柳宗元的祠堂罗池庙因而改称“柳侯祠”。而北宋才子苏轼因为仰慕柳宗元的为人与才华,不仅多次书写柳宗元诗文,更是亲笔书写了韩愈为柳宗元所作祭文《柳州罗池庙碑》文中的最后一段《迎享送神诗》。韩愈的妙文,苏轼的书法,加上柳宗元动人的事迹,因缘际会于一碑之上,“丹荔黄蕉”从此不仅滋润龙城百姓的慧根,更成为历代文人士子瞻仰的宝物。

风云变幻,岁月更迭。柳宗元与柳州的情缘依然。柳州除了每年清明期间举行盛大“祭柳”仪式,还以多种形式来推广和传播柳宗元文化。

为进一步丰富柳侯祠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完善柳侯祠展陈及参观环境,柳州全力以赴实施柳侯祠环境保护展示项目。如今,柳侯祠参观环境大为改善,殿堂、碑廊等古建筑得到良好保护,柳侯祠外围柑香亭及周边古代碑刻文物也得到精心呵护,祠内绿草如茵、杨柳依依,松柏参天,庄重肃穆。柳侯祠内设有“踔厉风发——柳宗元生平展”“惠化长传——柳宗元柳州惠政及文学成就展”两个展厅,增加了柳宗元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在柳惠政等内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柳宗元,学习柳刺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如今,柳州各界依然在创作各种体裁各种形式的柳宗元文艺作品,倡导学习先贤,讲好柳州故事,展现柳州实践,用文化构筑起民族的灵魂,凝聚起磅礴的爱国力量,助力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

(作者单位:柳州市博物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缅怀先贤 传承历史文化
...和山西太原,同为龙城,两座城市结柳公之缘。一代宗师柳宗元,祖籍山西,公元815年至819年,柳宗元在柳州当刺史。他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贡献与不可磨灭的历史作为。1200多年后
2024-04-05 09:54:00
柳宗元“我的长安是柳州”激荡人心
...民族歌剧《柳柳州》2024年全国巡演柳州站演出圆满成功柳宗元“我的长安是柳州”激荡人心民族歌剧《柳柳州》演出现场。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报道摄影)“利安元元传万世,千古一
2024-05-26 09:29:00
受到热情邀请,第一批“小东北虎”到柳州游学!
...。10日一早,“小东北虎”首站来到柳侯祠,访一代宗师柳宗元,感受柳州的千年文脉。“小东北虎”游学团在柳侯祠开展游学活动。石峰摄“柳州是一个网红城市,我在网上经常刷到柳州的视频
2024-01-10 17:55:00
AI+3D,带你寻找千年前的柳宗元与柳州
...I遇上3D会碰撞出什么惊喜?公元815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来到广西柳州任刺史,从此,柳宗元的命运与柳州紧密联系在一起。跨越千年,以柳宗元龙城岁月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歌剧
2024-04-09 16:45:00
民族歌剧《柳柳州》登陆德州大剧院 演绎柳宗元的风雨人生路
...越歌声交织融合,在众人的合唱声中,在无数后人对先贤柳宗元的真情赞许和感戴敬仰中,一代宗师柳宗元“官为民役”“为天下者本为仁”的深邃思想力透时空,回荡在观众心底。4月23晚,民
2024-04-24 15:18:00
...旅融合发展。报道介绍,太原和柳州两地的“缘分”来自柳宗元。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山西。柳宗元于公元815年任柳州刺史,尽管只在柳州为官4年,但他为柳
2024-04-05 06:59:00
“古代旅游博主”笔下的广西有多美
...的市民在南宁市青秀山景区拍摄“古今穿越”主题照片。柳宗元赋情柳州风光近日,聚焦“唐宋八大家”的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正在热播。在第三期《柳宗元》篇中,撒贝宁和陈
2023-12-25 14:40:00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亮相荧屏,揭秘“最强文化天团”
...挥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由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组成的“唐宋八大家”,堪称中华文脉中的“最强文化天团”。节目中,撒贝宁组建“文
2023-11-11 02:07:00
...柳州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州刺史柳宗元等众多文化名人,他们用自己的笔墨书写着这座城市的辉煌与传奇。其中,一代宗师柳宗元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思想内涵,为
2024-04-23 09: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