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街头对诗40多分钟!宣城“才女”在西安火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8 18:49:00 来源:大皖新闻

街头对诗40多分钟!宣城“才女”在西安火了

大皖新闻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最近,安徽宣城市郎溪县的王薇在西安街头对诗的视频火了,引得网友纷纷为这位来自安徽的“才女”点赞。

6月28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到王薇,听她述说自己与诗词结缘的故事。

街头对诗,酣畅淋漓

王薇今年57岁,退休前任郎溪县郎步街道工会主席,目前任郎溪县郎步街道老年支部书记。6月17日,王薇来到西安大唐不夜城,碰到博主“长安赵子文”便主动上前请求对诗,在这五六分对诗过程中,王薇反应迅速,对答如流。

街头对诗40多分钟!宣城“才女”在西安火了

晚上回酒店后,王薇觉得没有尽兴,便在第二天再次来到大唐不夜城,碰见了博主“小陕西吖”,这次的对诗持续了40多分钟,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激烈程度让博主发文称“你能体会到街头对诗40分钟的酣畅淋漓嘛,小陕西对得满头大汗!”

考虑到第二天要早起赶飞机,40多分钟后,王薇不得不终止了对诗。王薇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她没有统计过自己的诗词量,在西安街头的对诗只是一小部分,并且没有难度。在对诗视频下方,网友纷纷留言:“李白把诗情带到了安徽宣城,宣城大姐又把诗情吹到了长安。”“宣城郎溪的才女口若悬河,对答如流,佩服佩服!” ……

“以前也刷到过这几个博主,看过别人对诗,我心想这不是很简单嘛?没有什么难度啊。”于是,王薇在想自己如果也尝试去对诗会是什么场景。“就怕自己上前去一时间脑子短路想不起来。”

不过,实践证明,王薇对答如流,丝毫不慌。“这几场街头对诗结束,让我觉得酣畅淋漓,因为平时不会和同事、同学讲诗词,偶尔说两句还有人说‘酸’,街头对诗正好给个机会让我释放一下。”王薇笑称。

爱好驱使,诵读品鉴

能够让文学博主“满头大汗”,拥有如此多的诗词量,王薇是如何做到的?“我喜欢诗词好多年了,时间都记不清了。不过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听广播,有个节目叫《阅读欣赏》,里面经常讲解古诗词,一讲都半个小时。主要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我能从中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理解诗词意思。”王薇说,诗词理解了就好记忆了,不需要死记硬背。

“大家都讲滕王阁序难背,主要是里面典故多,有的字词也生僻,但如果理解了就很好记住了。”王薇对滕王阁序、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诗词也是熟记于心,能够全文背诵。“比较简单好记,以前记忆力好,记得住,因为喜欢诗词,后面陆续回味一下就行了。”

在采访中,王薇还提及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爱读苏轼的诗词。“因为苏轼有人格魅力,在艰难困苦面前拥有豁达的心境,还有刘禹锡被贬半生依旧乐观豁达。”王薇说起诗人、诗词便滔滔不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不是中文专业,就真是喜欢,靠自己爱好,爱好才能记住。网友说我是语文老师,其实不是。”王薇还向记者透露,她们去西安,同行的也有语文老师,但不敢上(去对诗),说是有些诗词也记不住。“还有人说我是不是有提词器,怎么会呢,那反而弄巧成拙。”

诗和远方,心中向往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西安街头对诗后,王薇还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安徽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不都是在我们宣城吗,说到李白,还有李白写的秋浦歌在池州,我当时有点紧张,没说太多,不然把整个安徽都介绍一遍!”

街头对诗40多分钟!宣城“才女”在西安火了

图为王薇在贵州镇远古镇。

王薇爱家乡也爱远方。诗和远方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王薇也是一样,她不仅酷爱诗词,也喜欢旅游。她称自己是“跟着诗词去旅行”: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去感受西安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去苏州逛一逛;因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去扬州走一走……

街头对诗40多分钟!宣城“才女”在西安火了

图为王薇在西递。

“以前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出去旅游,现在退休了就可以跟着古诗词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诗词中描绘的场景那么美,一定去实地看看。”王薇说,到了实地可以感受诗人的心境,被诗歌里蕴含的感情所打动。

从去年开始,王薇便经常外出旅游。“不远的地方就自驾,远的就跟团。”王薇告诉记者,她目前已经去了西安、贵州、扬州、镇江、苏州、黄山、九华山等地旅游。接下来还会约着朋友去更多的地方走走看看。

对于自己对诗视频的爆火,王薇淡定中也有欣喜。“看到对诗视频点赞量挺高的,很欣慰。因为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人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很好。”王薇说,希望大家可以多看看古诗词,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通讯员 朱丽萍(受访者供图)

编辑 许大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古诗人地!28000余首宣城古代诗词已被收录
大皖新闻讯 3月23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宣城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了解到,近日,宣城市古籍整理工作又出新成果,《宣城古代诗词全集补遗》完成编印,成为继2012年《宣城古代诗词全集》五
2025-03-24 07:26:00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开幕
...,敬亭山下赋春秋。10月19日上午,“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采风交流活动开幕式暨全国诗词大赛和梅尧臣诗学及宋诗研究征集作品颁奖仪式在宣城举行。据介绍,这是“中华诗词百城牵
2024-10-19 13:24:00
大皖新闻今起推出AI版《诗话宣城》,为您打开平行时空里的绝美宣城
... 大皖新闻AI版“诗话安徽”又上新,今日起推出《诗话宣城》(1~4集),借助AI技术,让古往今来的国画大师为我们复原绝美诗句中的宣城,千年古韵再现在眼前。“皖南门户”宣城已
2024-08-13 11:35:00
2023年新锐大学生国潮古风大赛启动
...10名优秀选手组成"国风少年",于10月22日亮相诗词之乡安徽宣城,与重磅歌手在"宣酒之夜"第11 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闭幕式同台献艺,为国潮大赛画上圆满句号。2023年新锐
2023-10-13 15:27:00
...游成为“知识变现”的重要载体。利用百城牵手西安行、宣城行活动,持续推动诗旅融合。各地相继兴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诗旅融合创新实践活动,安徽泾县、敦煌阳关、河南巩义等成为诗词
2024-12-31 22:08:00
宣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双双跃上新台阶
...轻”的光伏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半年会首次在京外的宣城市召开;2023年前三季度宣城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数量、登记金额均居全省第2……这一连串耀眼有光环的成绩,标志
2024-01-17 02:26:00
...读社会风尚,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宣城广德市祠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围炉煮茶·悦品书香”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首先介绍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及活动
2024-04-25 15:5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宁国市经开区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引领,大力强化人才引育工作,强化创新驱动,为跨越式发展积蓄新动能。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化
2023-12-04 11:43:00
侨州郡县历史进化
回顾宣城的发展史,东晋及南朝政府的所采取的侨州郡县政策,使得宣城开始成为侨置地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宣城正是在收容大量因侨州郡县政策而南迁的侨民基础上,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相关史
2023-08-03 14: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