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09:48: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是个已经被泛滥的话题。

在那个英雄辈出,豪杰并起的年代,更是在那个战乱纷飞,诸侯争霸的天下,寄托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哀思与悲伤,也唤醒了无数想要保家卫国的世族与英雄

他们精彩的对决,杰出的谋略无不令现代人所向往,笔者每次读到武侯《出师表》里的无奈与叹息,都恨不得与诸葛丞相同哭,恨不得可以不顾一切鞍前马后地侍奉诸葛丞相。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可惜,哪怕愿望再强烈,这对于现实来说都只是一个遥不可及而又虚无缥缈的梦

到了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见解也有了不同的答案

特别是对于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的三国史实来说,各种观点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虽然花花世界迷人眼,但我们还是要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道心。

即使三国中充满了勾心斗角,也充满着阴险狡诈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三国中的人物都是复杂饱满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坚持的正义。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具体事实已无法考证,但我们仍能从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中找到一丝丝的蛛丝马迹。

笔者也唯有以此斗胆掀开那个时代的面纱(本文内容涉及揭秘,可能会破坏诸葛武侯的圣人形象,但有一说一,诸葛丞相永远是笔者心中最光辉的三国形象)

作为三国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之一——空城计绝对可以名列其中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但是,就是这个著名的战役,在三国志中却并未有明确的记载(甚至更为离谱的是:你压根就找不到关于空城计的蛛丝马迹)

而且不仅如此,空城计仅仅是在三国志裴松之注“条亮五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陈寿先生在编篡三国志的时候并未将其收入(可能他也觉得确实有点吹牛皮过头了,不太符合事实)

那我们耳熟能详的“空城计”到底出自哪里?又是怎么被世人所熟知的?

答案是:小说,同时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此大书特书,恨不得把主角当成他自己一样,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描述的也非常成功,所以引起了后人对诸葛亮的大加崇拜。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但是大家注意,我再说三国演义的时候也说了,虽然它是四大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精神瑰宝,但是请·大家记住了:这是小说。

说来说去,绕了这么多,那么这件事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在当时又能否真的实现呢?

在这里笔者要插句闲话:虽然笔者对卧龙先生诸葛亮“经天纬地”的超世之才非常敬佩

但也不愿盲目追星,神化诸葛亮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就如同目前电视上所谓的抗日神剧一样,笔者对于先辈们在绝对劣势的条件下仍然愿意挺身而出的精神虽然非常敬仰,但是对于某些抗日神剧却不敢苟同。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惨烈,也是最为艰苦的一场正义性的自卫反击战争,在战争中,无数中华先烈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

中国也是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才最终打败了侵略者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但是那些抗日神剧,什么“手撕鬼子”,什么“包子雷”,还有什么“千里狙击”,不禁让人有些贻笑大方

话扯得有点远,我们继续回归正题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关于空城计,小编将从以下几点论述其真实性(当然,观点仅供参考,实际事实因年代太久远了,我们已无法查证):

1.魏国方面

空城计发生在魏明帝曹睿时期,在魏明帝时期,虽然司马懿仍然作为辅政大臣,但却已经开始受到猜忌。

一方面因为魏明帝确实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另一方面却是司马家族的势力逐渐膨胀。

司马懿虽然与曹丕交好,并深受器重,但是魏明帝曹睿却并不买账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魏明帝深知这些世家大族权力巨大,尾大不掉,放任下去迟早会变成下一个祸害,所以他一边打压世家大族,一边积极加强皇权。

所以当时司马懿只能深入简出,暂避其锋芒,甚至装病不朝,连当时带兵与蜀汉交锋的人都是曹真

主角都换了,故事的真实性可见一斑

2.情节方面

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按道理来说,距离都这么近了,都能看到诸葛亮笑容可掬了,那说明一定在弓箭的射程范围内,那小编不禁要说了:派个弓箭手把他射下来不行吗?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退一万步说,如果时运不济,军中没有神箭手,那多派点人,万箭齐发,可不可以?

再再再不行,军中就是穷到连箭矢都没有,那派遣一队哨兵进去打探打探虚实,怎么就不行?

古书有言: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西城能有多大?作为冷兵器称王的年代,就那么大点的地方,里边还能埋一个飞毛腿导弹?

就能把十五万吓得跑了?

你当战争是儿戏?十五万人一路奔波而来需要消耗的粮草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能一言不吭就这么走了?

俗话说得好,雁过拔毛,人过留声。

你再不济,派上个几万人先把它围起来,静观其变,难道还不行?

空城计才是三国最彻头彻尾的骗局

当然,笔者也没有故意咬文嚼字的意思,《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个小说,文学性和艺术特色是他不能少的要素,我们并不能为此而吹毛求疵。

就如同现如今的古装大剧一样,人怎么可能被雷劈一下,就穿越到古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第一计,不是貂蝉美人计,也不是诸葛亮空城计,而是此人心计
...还得属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候对司马懿使用的一条计:空城计。在《三国演义》中,当时因为马谡被司马懿和张郃击败,丢失了街亭,诸葛亮只好撤军。到距离西城县不远的地方,因调度各军分别
2024-02-25 16:56:00
三国时期的空城计,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高明
...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异于常人的军事头脑,而广为人知的空城计正是展示出诸葛亮非凡的军事天赋。但诸葛亮设计的空城计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吗?今天,小编带大家重新了解一下不一样的
2022-12-22 14:07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
...读后如痴如醉,唇齿留香。例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七星灯续命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让人拍案叫绝。《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一出颇为精彩,所以无论在如
2024-06-07 20:02:00
诸葛亮和空城计:一段历史与文学的碰撞
...人以谨慎持重的印象,但小说中也有表现其用险的情节,空城计就是一例。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了解空城计的故事,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在诸葛亮首出祁山的后半程,由于马谡丢失了战
2023-09-09 17:07:00
诸葛亮是如何吓退司马懿二十万雄兵的
...人以谨慎持重的印象,但小说中也有表现其用险的情节,空城计就是一例。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了解空城计的故事,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在诸葛亮首出祁山的后半程,由于马谡丢失了战
2023-07-24 20:53:00
历史上,最早使用空城计的人比三国早八百年
空城计因《三国演义》而被大家所熟知,但真实的历史上使用空城计的并非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足智多谋,有“其智近乎妖”、“智慧的化身”等诸多美誉,在演义中扮演着非
2023-04-30 10:03:00
曹操赵云的空城计有史可查,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假的吗?
...了街亭;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退兵,并亲自摆上了一出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最后马谡请罪归来,诸葛亮又挥泪斩之。在这个连贯性的故事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可谓是神乎其神。这也是小说中诸
2023-10-04 19:37:00
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还是撤军了?孔明:仲达真乃我知音
...还是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此人都是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空城计则更是将诸葛亮的智谋展现到了极致,然而空城计虽然设得颇为精妙,但司马懿早就看穿了诸葛亮的意图,退兵不过是将计就计,回到
2023-09-13 14:58:00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不退兵?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想必大家都耳闻能详。诸葛亮凭借对司马懿心理的把控,让生性多疑的司马懿看到他心无旁骛的弹琴。司马懿思量再三后开始退兵。这样看起来确实是诸葛亮技高一等。但事实真的如
2023-08-01 20: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