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祝佳祺
7月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党建"版刊发整版报道《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是党员,我在岗位”)》。其中,报道了国铁南宁局柳州电务段全州信号车间党支部书记马良武的抗洪抢险故事。 摘编如下:
“我们又打了一个胜仗”
本报记者 祝佳祺
“水位还在上升,这样下去很快就会淹没转辙机箱盒!”6月17日,广西桂林雨情再次升级,湘桂铁路全州信号车间辖内达到雨量封锁值。国铁南宁局柳州电务段全州信号车间党支部书记马良武和党员突击队队员们,闻讯而动、全力抢险。
眼前,全州站13号道岔转辙机箱盒已被近40厘米深的积水浸泡。道岔是铁路转向设备,负责给列车更换行驶方向,转辙机一旦进水损坏,就会导致列车无法办理进出站信号。
“不能再拖延了。”他带头拆解外部结构,紧急将重达300多斤的信号转辙机垫高27厘米。
7月1日 ,《人民日报》第10版版面。
“13号道岔暂时安全!雨还在下,线路积水严重,我们正在加紧处置。”如注的暴雨几乎压过了马良武向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报告的声音。为彻底摸排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马良武片刻不敢耽误,立即将抢险人员分为两个小组,对积水区段信号设备逐一排查。
突然,对讲机内传来喊话声:“1号道岔路基上的石砟和泥土因冲刷流失,电缆桩及设备基础出现不同程度坍塌,存在电缆外露风险。”
“跟我来!”马良武带领抢险人员蹚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冲向了1号道岔。
眼前一片狼藉,树枝等杂物散落一地。马良武一把抓起铁耙子,将受灾处信号电缆挖出,挪开电缆槽,用棉纱小心地擦掉电缆表面的黄泥,确定电缆未出现破损后,再用彩条布对坍塌部位进行防水处理,打入木桩进行防塌加固。
雨水一个劲地往领口灌,水鞋早已灌进了泥水,但马良武从未放下手上的铁耙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马书记好样的,作为突击队的一员,我们也要加油干!”唐永文老师傅雨天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用铁铲支撑身体站起来喝了一口水后,便继续俯身掩埋电缆标。
18日凌晨0时21分,全州站信号设备全部恢复正常。20日,湘桂线防洪Ⅲ级应急响应结束。已连续值守8天的马良武眼里布满血丝,但他仍然放心不下信号设备运行情况,在车间交班会上,要求车间职工做好值守结束前最后一轮排查。
“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是我们的职责。”抢险期间,尽管家人就在桂林,马良武也无暇回家探望。直至抢险任务结束,马良武才跟家人通了电话,“我们又打了一个胜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