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河南许昌市灵井镇霍庄村
社火道具“火”了村集体经济“活”了
莹清颖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范亚旭
展厅内,陈列着脸谱、汉服等几百种精美的社火道具、戏具用品;车间里,6条全自动化绣花生产线高速运转、赶制订单;百姓家里,村民们忙着制作舞龙、舞狮、戏服等社火道具和戏具产品……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霍庄村的社火戏具产业基地,记者见到了这样的场景。
据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介绍,霍庄村具有160多年社火道具制作历史,成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地区,目前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535户共2392人,有社火道具生产、电商销售企业3家,另有300多户农户也从事社火道具的生产和销售工作。然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潮中,霍庄村这种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借助创建省级“五星”支部契机,霍庄村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社火道具和戏具产品加工、销售为突破口,由村党支部领办霍庄村社火文化合作社,依托村内许昌昌隆化纤有限公司和许昌鑫正戏剧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机制,吸纳28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发挥全村35位社火、戏具制作非遗传承人作用,持续提高产品工艺、拓展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霍庄村还与灵井中通快递公司签约,建立了霍庄村快递物流云仓,采取“村集体+物流公司+加工户”模式,做好社火和戏具流通服务,打通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以前发快递要跑到许昌去,现在足不出村就能把货品发往全国各地,真是太方便了!”霍庄村第六代舞狮制作传承人霍云龙说。
抱团取暖,还要各具特色。在霍庄村,许昌昌隆化纤有限公司生产的化纤发丝,被直接应用于村内农户制作舞龙、舞狮、髯口等社火和戏具道具上;在许昌鑫正戏剧用品有限公司,绣花、裁帮、制帮、拉帮、合成、包装等环节井然有序,一双双戏靴实现了全链条生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物流公司+加工户”的模式形成了根基牢固、链条完善、业态丰富、产销旺盛、特色鲜明的全产业链。
延伸社火和戏具业态链也是霍庄村推动传统社火和戏具加工转型发展的举措之一。在该村社火戏具产业基地展厅内,三国戏剧人物、中国四大美女等文创手办造型独特,服饰精美,搭配成套的孩童、成人汉服典雅时尚,惹人注目。这是霍庄村年轻一代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延伸社火和戏具产业的生动体现。
霍庄村村民霍帅兵是戏具制作第五代传承人,他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投资了50多万元,在霍庄村内开办了许昌历尚华霆服装有限公司,从事汉服设计、生产和电商销售,今年以来实现销售额30多万元。“汉服无论款式如何变化,一些关键特征始终贯穿其中。”专门拜师研学汉服文化的霍帅兵说,“从事汉服生产销售也是为了更好传承戏具制作产业。”
过去,霍庄人把社火、戏具文化产品化,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如今的霍庄人,为更好地宣传展示社火产品,开始推动社火、戏具生产向表演转变,如今的霍庄社火文化合作社有成员300多人、社火表演队伍9支,推出舞龙、舞狮、挑花篮、竹马旱船、铜器舞等健康新颖的社火和戏剧表演项目,霍庄村上至古稀之年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经常受邀参加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表演,最多时一次出动100多人,仅此一项去年就带动村民增收10万元。
霍庄村在传承和保护好百年传统产业的同时,借助“五星”支部创建的好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山东一家农业公司,以土地入股形式,联合成立了河南图腾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在该村南部打造占地200多亩的霍庄村文旅小镇,建设社火文化展厅、百花园、百果园、康养山庄等功能区,打造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水上垂钓、社火表演、餐饮住宿等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如今,霍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万多元,在社火、戏具加工和文化传承中蹚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村富民强的新路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