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国际观察|让全球经济学家费解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4-19 08: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华盛顿/伦敦4月17日电题:让全球经济学家费解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郑博非

最近一段时间,部分西方发达经济体不断渲染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不少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表示,这种论调令人难以理解,无论是从市场供需角度,还是从产业层面的实际情况,都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产能过剩论”实质上是美西方一些国家用来抹黑打压中国经济的一种政治工具,目的是维护一己私利,其结果是阻碍正常的全球贸易伙伴关系,损害各国共同利益。

国际观察|让全球经济学家费解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4月15日,采购商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参观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我无法理解……”面对新华社记者的提问,阿约德利·达沃杜思考良久后说。他供职于总部位于伦敦的投资机构银行信托公司,担任非洲主权和企业信贷研究主管。达沃杜说,非洲国家从中国进口相当多的产品,包括机械、服装及其他必需品等,与中国保持着互利经贸关系。他从实践中看不出中国“产能过剩”,相反,“非洲需要强劲发展的中国”。

在美国佐治亚州埃默里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就职的桑普森·阿多蒂也持类似看法。阿多蒂告诉记者,自己从未想过中国存在“产能过剩”。他说,当今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自给自足,大家不仅需要贸易,还需要加强全球伙伴关系,而不是用所谓“产能过剩”的说辞来限制贸易。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背后隐藏的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感到担忧。

拉迪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并不清楚如何来衡量所谓的“产能过剩”。“这一观点似乎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应生产超出国内销售能力的产品。那么,美国波音公司是否应该减产?美国种植大豆的农场是否应该限产?”拉迪说,一家产品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难道只能为其国内市场服务,而不能出口产品?“这种论调走向极端,将导致国家之间没有贸易,对世界而言将是一场经济灾难。”

国际观察|让全球经济学家费解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小米汽车生产线。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美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学家迪恩·贝克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和光伏产品性价比高,这对世界而言是一件好事,如果针对这些产品挑起贸易摩擦,“那将是非常不幸的”。

事实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经济学家们更多讨论的是如何促进贸易,而不是限制贸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近年贸易限制等措施激增,损害了全球经济中期增长前景,可能导致效率下降,令全球经济韧性更为脆弱,破坏全球合作。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不应被视为威胁。”英国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奥力·鸿驰告诉记者,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能力源于自身比较优势。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全球市场带来巨大机遇,在新能源及电信等领域限制进口中国产品,意味着英国消费者无法享受中国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国际观察|让全球经济学家费解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这是2023年10月5日在泰国猜也蓬府拍摄的由中国金风科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腾摄

“西方国家将中国锂电池、电动汽车和光伏等产品称作过剩产能令人费解。”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认为,近年来,中国新兴产业之所以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积极创新研发、控制生产成本的结果。部分发达经济体不反思本国相关企业为何失去市场,反而指责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甚至以此为由打压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实在令人感到可悲”。

日本汽车问题专家、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汤进表示,电动汽车在全球发展方兴未艾,“并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他认为,在电动汽车领域,之所以出现“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因为中国产品在创新、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发展速度让一些国家的传统汽车制造商难以应对。

汤进说,一些发达经济体抛出“中国产能过剩论”只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打压中国发展势头,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参与记者:刘春燕、钟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际观察: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提振全球复苏信心
...反弹,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强劲。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卢姿蕙表示,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健康反弹,这也为政府提供了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空间。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摩根大
2023-04-25 16:43:00
...给全球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论坛16日发布《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显示,超半数受访首席经济学家不看好2025年经济走势。分析显示,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正在加剧
2025-01-18 22:49:00
...不断扩大,增大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的风险。美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伊桑·哈里斯表示,“世界正陷入一场‘加息竞赛’”。世界银行警告称,全球范围的“加息潮”将把世界经济推向衰退,尤其是发
2023-01-13 05:17:00
(经济观察)外需回暖“加热”中国出口
...年前5个月其出口额按美元计同比增长15.2%。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这些数据相互印证,折射出全球商品贸易整体处于修复态势。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
2024-06-07 18:29:00
(经济观察)全球经济预期连年放缓,外资盼中国注动力
...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汇丰银行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直言,汇丰预期2024年中国国内消费持续向好,结构转型更加平稳。在即将到来的农历龙年,围绕中国经济有五大宏观主题
2024-01-12 10:16:00
积极因素叠加,发展后劲足!中国经济呈现“拾级而上”积极态势
...,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发布,记者采访中外多家金融机构经济学家时发现,随着一季度积极因素不断累加,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后劲的预期正变得更加乐观。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024-04-15 17:29:00
(经济观察)展望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美中欧将如何表现?
...前景持乐观预期,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预计,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继续呈现复苏态势。尽管短期内复苏势头依旧强劲,但长期来看,全球资本和劳动要素的错
2024-06-22 21:49:00
这地民间投资增速超60%,首席经济学家直呼很意外!
...要作用。2025年投资会有哪些新趋势和新亮点?一线首席经济学家分析给你听↓当记者来到粤开证券位于北京的研究院时,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正在和同事们进行一场沟通分享会,会议的主题是
2025-01-12 14:19:00
重要变动,老牌私募引进知名经济学家
...出手,引进一位关键人物!券商中国记者获悉,知名宏观经济学家陶冬现已加入淡水泉香港公司,任淡水泉(香港)总裁。对于陶冬的加盟,记者得到了淡水泉投资的确认。据了解,陶冬曾任中国首
2024-09-10 17:5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法庭内场景首度公开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当地时间21日10时就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二场公开庭审,尹锡悦于当地时间9时45分左右乘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
2025-04-21 09:39:00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的八名法官一致裁定尹锡悦于去年12月发动的紧急戒严严重违反宪法和法律,总统职务即刻被罢免,尹锡悦从而成为朴槿惠之后的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在任遭弹劾的总统
2025-04-21 09:39:00
韩媒《中央日报》4月21日报道,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于21日出庭接受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的第二场公开庭审。在法庭允许摄影的规定下
2025-04-21 10:09:00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将于4月22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编辑:苏亦瑜】
2025-04-21 10:23:00
海外网4月21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近期墨西哥的一些咖啡店将“美式咖啡”更名为“墨式咖啡”。报道说
2025-04-21 10:30:00
群聊泄密有后续?美防长被指在其他群聊中分享作战信息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4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曾于当地时间3月15日,在通信应用Signal的群聊中
2025-04-21 10:53:00
“多次来中国交流的经历告诉我,真实的中国不该只存在于旧课本中。比如我正体验的高铁模拟驾驶,简直比科幻电影还酷!”20日上午
2025-04-21 11:04: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美国消防官员称,当地时间4月20日凌晨,美国纽约皇后区一栋房屋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目前消防部门仍在确定火灾的起因
2025-04-21 11:05:00
声 明北京时间2025年4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颁布关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的歧视性决定。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基于错误事实的指控及采取的措施
2025-04-21 11:40:00
中方对75国有言在先,出卖中国利益讨好特朗普,必遭反制重拳
中方准备好反制重拳,对75国有言在先,想出卖中国利益讨好美国的后果自负。中国商务部本周一表示,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
2025-04-21 12:34:00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
英国雷丁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如今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每年经历极端高温的天数是80年前的3倍以上
2025-04-21 10:54:00
今天印度冲上了微博热搜,而且一度排在首位。原因不是摔飞机、桥梁坍塌、火车脱轨,也不是轮奸外国女游客,而是印度的厕所工程
2025-04-21 08:09:00
中国网4月21日讯 近日,中国-东盟中心与广西民族大学在南宁共同举办研讨会。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学者参加研讨
2025-04-21 08:26: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当地时间20日,总台记者获悉,以色列内政部取消了27名法国官员的入境签证。据悉,这27人为法国左翼议员及地方官员
2025-04-21 09:02:00
突然宣布停火30小时,普京给特朗普个台阶下
4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俄军在东正教复活节到来之际停火30小时。普京在会见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下达了这一命令
2025-04-21 1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