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开新路(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28 06:2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开创煤成气地质理论——

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开新路(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②)

本报记者 王 洲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8日 第 06 版)

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开新路(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②)

戴金星在翻阅资料。

本报记者 王 洲摄

人物小传

戴金星,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天然气研究和勘探工作,提出“煤系是良好的工业性烃源岩”理论,开辟了我国煤成气勘探新领域,主持研究的“中国煤成气的开发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大雨中赶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时,戴金星办公室的灯已经亮了。退休多年,年近鲐背的他工作起来依旧风雨无阻。“向生命争取可贡献的时间”,戴金星喜欢用这句话自勉。

办公室的书柜里,由他领衔编著的3套“大部头”很显眼:《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2003年)、《中国煤成大气田及气源》(2014年)、《中国大气田及气源》(2024年)。戴金星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始终如一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不断拓展,开创了煤成气地质理论,为我国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

走入地质的世界——

“干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现在,戴金星依旧几乎每天都会早早到办公室工作。谈到这个习惯,他说:“干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谈不上辛苦。”

对地质的热爱始于少年时。小学一次地理劳作课上,戴金星用石膏板制作的全国煤矿和铁矿分布图赢得老师称赞。“这次表扬是对我很大的鼓舞,我至今记忆犹新。”戴金星说,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对地质科学逐渐产生了兴趣。

投身地质科学,既是兴趣使然,也蕴含着一名青年的报国之志。上世纪50年代,正值国家大规模建设时期,急需各类矿产资源。还在读高中的戴金星广泛涉猎地质科普读物,思考地质领域的问题,还在班级活动中特意组织大家合唱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的《勘探队员之歌》。时至今日,戴金星依然清晰记得每一句歌词:“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1956年,戴金星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大地构造专业,正式开启了“地质人生”。戴金星说,当年高中全班有8名同学报考了地质专业,大家相互激励,后来基本上都从事地质方面的科研与教学。

大学期间,戴金星修习的18门地质课程中有16门成绩为优。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到一线去实践。穿行茅草地,脸和手被叶片割得伤痕累累;在山间找矿,遭遇野生动物的侵扰……这段在福建建瓯、邵武山区找矿、画图的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地质工作的艰苦。艰苦但不觉苦,戴金星说,能够将个人热爱与国家需要紧密连接是一种幸福,“我们刚好赶上了!”

拓宽找气的路径——

“科研有的时候也需要另辟蹊径,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1998年起,戴金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20多年积累下的55本日记,摞起来足有1.5米高。“内容比较杂,有每天的流水账,有报刊剪摘,有论文数据……”戴金星边说边给记者递过一本。

打开日记本,扉页上,一笔一画写着“勤作、勤读、勤思、勤创”8个大字,这是戴金星的信条,也是他不断找准赛道、探出新路的“钥匙”。

1961年,大学期间从没学习过石油领域相关课程的戴金星被分配到当时的石油工业部科学研究院,不久后又被安排到江汉油田锻炼。巨大的专业跨度让戴金星压力很大。“面对困难,我从书本里寻找答案。在江汉油田的10年里,我几乎把油田图书馆里油气专业的书籍全都看了一遍。”戴金星说。

通过阅读,戴金星逐渐认识到,因为石油产量高,各国都很重视石油勘探开发,而对天然气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我们应该尝试天然气这个新赛道。”随后,戴金星投身天然气研究。在天然气领域,当时学界的主流观点还是“油型气”,认为只有在湖相地层、海相地层中才能找到油气。“科研有的时候也需要另辟蹊径,可能会有意外收获。”结合实际情况,戴金星创造性地提出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的思路。经过详细的调查论证和反复思考,1979年,戴金星发表了《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一文。煤成气理论的诞生,打破油型气“一元论”的束缚,实现我国天然气勘探理论由“一元论”向“二元论”的转变,推动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加速发展。

在戴金星看来,“四勤”之中,“勤作”是基础,“要在实践中找证据”。云南怒江刺骨的雪山融水中,海南兴隆农场80多摄氏度的温泉旁,都留下戴金星取样的身影……多年来,他与同事、学生走遍大江南北,共采集了油气田气、瓦斯气、生物气、幔源气等3000多个气样,积累了8万多个气组分及碳、氢、氦同位素数据,为我国探索天然气成因和富集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时至今日,戴金星依然笔耕不辍,不会使用电脑的他,一字一句、一图一表都是自己慢慢写下的。

甘做学生攀登的梯子——

“把这份为人师表的精神传承下去”

科学之路,奋力攀登;杏坛之园,桃李芬芳。多年来,戴金星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55人。“当年我的老师引导我、鼓励我走上地质科学的道路,我也要把这份为人师表的精神传承下去,尽我所学、尽我所能做学生攀登科技高峰的‘梯子’。”戴金星说。

如今,戴金星不仅带领学生参与重大课题研究,还坚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研讨活动。“研讨中,戴老师会询问我们的科研进展,也会为大家答疑释惑,指导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戴金星的学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大洋基地主任丁巍伟说。

“过一天要有一天的贡献。”戴金星常这样说。除了在科研领域不断攀登,戴金星也在不断播撒科学的种子。他向母校南京大学捐赠400万元,用于支持地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获得“陈嘉庚科学奖”百万元奖金后,他把一半捐赠给四川巴中革命老区设立助学金,一半捐赠给母校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最近一段时间,戴金星的日程表上有了新的科普工作计划。“我想把地质的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让他们感受地质科学的奇妙,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戴金星说。

(实习生艾克旦·买买提依明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使命感绘就科学家精神底色

少年时立大志,求上进;壮年时换赛道,访山川;退休后笔耕不辍,培养后辈……一路走来,戴金星探寻的是天然气,展现的是使命感。

年近90岁,依然精神矍铄,依然笔耕不辍,靠的是什么?“甘为神州争气者,欣作赤县探气人”,从戴金星喜爱的一副对联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使命感。这也是他年近90岁,依然能迅速从书柜里定位到所需研究资料的原因所在。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种使命感,学界的发展离不开这种使命感。不怕苦不怕累,只怕工作不到位。使命感是科学家的本色,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也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酷炫可燃冰:中国开发的进度竟然如此神秘!
... 可燃冰是一种储量极其丰富的资源,其主要成分是冰和天然气。由于其庞大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可燃冰被认为是全球能源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可燃冰的开
2023-12-18 15:41:00
突破!首台量子重力仪揭开地下世界地图
...为我们居住的星球,内部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藏等。然而,这些地下资源大多数时候被我们无法直接观测或准确定位。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
2023-08-22 17:35:00
油气勘探开发标兵——黄彦庆
...,研发了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技术,摸清了孔隙型致密砂岩天然气富集高产规律,优选出安哥拉海域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勘探开发有利区。黄彦庆介绍,他带领项目组成员部署多口探井,已实施7口均
2023-12-05 10:40:00
...发出欢呼声。南海2000米水下,成功下钻231米,保压取到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海牛Ⅱ号”做到了!这不仅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深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
2024-05-14 03:26:00
可燃冰号称可代替石油,中国的储量全球第一,现在为什么不提了?
...奋。它被视为一种未来的清洁能源,号称可以取代石油、天然气,成为全球能源的“救世主”。尤其是中国,在全球可燃冰储量上位居首位,这更让大家充满了期待。可是,最近几年,“可燃冰”似
2025-02-07 01:39:00
重磅!世界首台量子重力仪揭开人类未知地下世界
...,帮助勘探人员确定资源分布和储量。这对于矿产开发和天然气勘探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量子重力仪在地震预警和地壳活动监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地震通常会伴随着地壳的微小变形和重
2023-11-30 09:19:00
中国海油宣布在渤海获重大勘探突破
...生界潜山勘探领域获重大突破,一发现井创造了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纪录。据公司官网消息,龙口7-1油气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6米。发现井LK7-1-1共钻遇油气
2024-07-16 10:11:00
...科技攻关,不断夯实资源基础,不断扩大油气规模,日产天然气超2700万立方米,可满足5400万户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气需求,全年生产天然气84.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
2023-01-04 09:45:0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月2日下午发布消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4-02-02 19: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这是雷军最风光的时候,也是雷军最危险的时候。文|何伊凡编辑|马吉英头图摄影|邓攀4月1日之前,雷军的声誉达到了企业家的新高度
2025-04-02 14:43:00
海口一果园突发大火近2000株荔枝树被毁 火灾原因待查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南海网记者 姜飞3月26日中午1时左右,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一处面积约70亩的荔枝园,突遭大火侵袭,近2000株正处于丰产期的荔枝树被烧毁
2025-04-02 14:49:00
近日,一青年男士来到中国银行东营黄河路支行要求柜台取现20,000元,受理柜员经查询发现该账户为受害人资金预警账户,且命中反诈模型被全额冻结
2025-04-02 14:50:00
橙友“xzW9RdYQ”昨天在橙柿互动“求助建议”论坛发帖:有事情找橙柿直通车。我3月31日下午5点左右反映的萧山区通城北路北塘河北至建设四路段
2025-04-02 15:00:00
据深圳航空消息,4月1日,ZH9539深圳-景德镇航班登机结束后,机上两名旅客发生纠纷,一名乘务人员在维护客舱秩序过程中手臂轻微受伤
2025-04-02 15:00:00
千年古镇遇见Z世代 周庄探寻“逆生长”密码
【点睛】古镇缓慢的生活节奏打破了都市"时间枷锁",周庄提供的"时空福利",让年轻人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这种时空体验的转变
2025-04-02 15:02:00
江南时报讯 50元、100元、200元、500元……4月1日下午,一场特别的爱心捐助活动在东海县驼峰司法所上演。带着温度的爱心捐款表达着对矫正对象杨某的关爱
2025-04-02 15:03:00
坐着专列去旅行,老伙伴们快上车!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记者 贾凯璐“快来尝尝我老伴卤的鸭脖,绝对好吃!”“咱俩先加个微信,一会儿下车了我帮你拍照
2025-04-02 15:11:00
面对着自家地头残留的3个光秃秃的树墩,陕西眉县金渠镇金渠村(原小寨村)73岁村民屈老先生最近想不通,就“我栽了近30年的桐树
2025-04-02 15:13:00
“脱手驾驶”“AI代驾”“高阶智驾”——一段时期以来,部分车企的营销话术正在将“智能驾驶”的技术边界变得模糊。一些天花乱坠的说辞
2025-04-02 15:13:00
4月1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幼儿园着火引发关注。网上多段视频显示,街边一幢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顿时浓烟滚滚,现场一侧是一家干洗店
2025-04-02 15:13:00
安徽祁门:春茶交易红火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4月2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金东茶叶交易市场,茶香四溢,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春茶交易红火
2025-04-02 15:20: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4月2日向媒体表示,目前有近30支中国救援队超过500名救援队员在缅施救
2025-04-02 15:26:00
潍坊市图书馆清明节开放公告及活动预告
大众网记者 范素娟 潍坊报道清明踏春时,书香伴你行。清明节期间,潍坊市图书馆坚持开放不闭馆,融节气之韵于书香,精心策划了多项阅读推广活动
2025-04-02 15:31:00
乳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书法为礼,墨韵传情
近日,乳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任国臣主任收到患者张阿姨亲手书写的一幅书法“妙手仁心术,医道亦非凡,福泽八方聚,杏林春光暖”
2025-04-02 1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