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08 15:15:00 来源:脑极体

刚刚过去的五月,是一个炙热的AI之夏。前有2023谷歌 I/O开发者大会“炸场”,开建AI全宇宙,后有2023微软Build大会,一切都与AI相关。

AI被谷歌和微软应用到各个产品,落地速度一路狂飙。不过,应用层面,国內能做AI产品的很多,很快会能推出类似的产品, 因为路都是通的,工程师人才不是问题, 技术不是问题, 可能来得慢一点,效果略差一点, 但这都没关系,复现是肯定的。

但谷歌和微软在一个领域,打得风声四起,国内能做的厂商,却是凤毛麟角,那就是操作系统。

目前,微软已经将GPT-4大模型嵌入Windows PC操作系统,推出Windows Copilot,在底层操作系统输出AI能力。谷歌Android系统近年来总被吐槽“缺乏亮点、抄国内厂商”,但最新Android 14中许多AI功能集成,说明Google还是有点东西在的。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打造 AI时代的操作系统,谷歌和微软都在抢船票了。

操作系统是硬件性能的释放窗口,又是大量软件服务的承载体,可以说是一切人机交互的起点。在大语言模型带来颠覆式的变革之后,操作系统也有了重新划分格局的可能性。

AI时代,操作系统是会重演移动互联网的双寡头垄断,还是迎来百花齐放,2023的夏天刚刚写下了开篇,你我都将见证这一场产业变局。

不妨从故事开头讲起,看看AI究竟能为OS做什么?

AI和OS组CP都有哪些方式?

AI与操作系统OS的结合就像组CP,方式有很多。

普通用户,最熟悉的可能是AI in OS,也就在原有的操作系统上集成AI软件和应用。微软这些年一直努力在Windows里加入AI语音对话能力,移动操作系统苹果、安卓、鸿蒙对AI能力的拥抱更是开展了很久,AI算法辅助计算摄影、人脸识别、智能语音助手等,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对于开发者,OS for AI才是“王道”,也就是供给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操作系统(AI OS)。比如TensorFlow、PyTorch、飞桨、昇腾等,通过操作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到网络的全面重构,更好地支持AI模型训练应用推理。

而科技厂商要打造AI时代的操作系统,则非常关心AI for OS。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来构建和优化操作系统,提升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等。不难发现,AI for OS直接影响到普罗大众使用操作系统的体验,是我们普通人最期待的一对CP。

而AI for OS提高先进性和竞争力,也会直接影响到操作系统在AI时代的“国民度”,成为操作系统成功的关键。

AI for OS 这对CP甜在何处?

强拧的瓜不甜,AI for OS这对CP能不能甜到用户心里头,是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那现在真的是用AI优化OS的好时机吗?

我们来看看如今的操作系统,有哪些可以被AI改变的地方。

第一个当然是“变重了”。

随着用户使用数字化应用的场景不断丰富,操作系统所要承担的交互和任务负载,也在持续快速增长。大家回想一下,智能手机里安装的应用是不是越来越多,要控制的外部智能设备也越来越丰富,而矛盾的是,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处理器增加的计算能力,越来越接近瓶颈。这种计算资源与任务之间的不匹配,正在成为操作系统的不可承受之重。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要让操作系统变轻,就要充分地发挥出硬件的性能,挖掘出更多的算力,而系统的环境有强烈的动态性,随着任务负载而变。传统操作系统,需要用户手工切换关闭任务。这时利用AI,自动实时感知业务场景的变化,预估现在(或未来)的工作量和所需的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优化资源配额,实现更精准的算力供给,使用体验当然也就更加丝滑流畅。

比如感知到用户正在打游戏,就自动降低后台应用,释放CPU资源来保证游戏运行,不会因为卡顿而错失了五杀。

第二个是“变笨了”。

可以确定的是,AI是最具潜力的新赛道,未来将与大量软硬件相连。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让AI大模型帮你分析十篇论文,从应用启动到生成结果,需要半个小时,中间还时不时掉线重来,这谁受得了?还不如自己上手算了。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传统操作系统不想因“变笨”而被用户抛弃,必须开始支撑 AI 全方位的应用,自然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能力。比如微软Windows 11让AI深扎底层PC系统,可以在没有任何APP作为中介的情况下,直接调用AI大模型能力完成任务。

支撑 AI 在各种智能设备上更好地运行,必须从操作系统层面下刀,从硬件到软件到网络全面重构。

第三个是“变复杂了”。

如今每个人身边都围绕着多种多样的终端,不可逆地驶入万物互联时代,系统的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对用户来说,操作系统各自为战,碎片化的体验是非常不舒服的。拿我自己来说,智能家电是安卓,手机是IOS,电脑是Windows,很多应用在不同设备之间基本不能自如切换,每个系统单独一个账号,一些个人行为数据很难在不同终端中流通,结果就是应用“不懂我”“人工智障”。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设备不够聪明也就罢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不知道哪个设备成为“最短板”,被黑客攻破,其他联网设备一起遭殃。

对开发者来说,万物智联的应用开发,意味着巨大的代码量和工作量,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开脑洞想出一个创意不算难,开发出来之后,要将应用部署到数量众多的物联网设备上,得考虑本地算力、网络连接能力、跨平台兼容……如果发现某个设备的UI交互有问题,再调试一轮,上线周期又延长了,开发成本有点过于高昂。不能释放成千上万开发者的创意和生产力,智能世界来得自然就更慢了。

让复杂的场景变简单,令多终端归一化,已经成为移动产业的共识,一些品牌提出了“全场景智慧”,但如果没有操作系统层面的兼容和协作,对高集成场景进行针对性简化,支撑应用跨设备、跨系统、跨平台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如果没有AI全流程辅助来提升操作系统的运维、性能与安全等能力,“全场景智慧”是很难真正实现的。

这样看,AI for OS这对CP甜就甜在一心同体、其力断金。操作系统作为中枢,协调软硬件的关系;AI作为大脑,解决很多现有的挑战,让系统能力变得简单而强大。

系统层面的路铺平了,芯片、终端、平台、场景的隔阂与瓶颈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三大流派,各自甘甜

正如图灵奖得主 Edsger Dijkstra所说,Simplicity is a great virtue but it requires hard work to achieve it。简单是一种伟大的美德,但它需要努力去实现。

AI for OS带来简单但强大的能力,更适合“万物智联的体质”。问题在于,怎么实现呢?

目前,有实力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的科技企业,都在探索AI for OS。具体分为三个流派:

流派一:PC端的逆袭。

这一波大模型浪潮,OpenAI是绝对的顶级流量明星,攫取到最大的话题度和关注度,而拥有这一顶流的微软Windows,也成了“一夜爆红”的赢家。

微软已经让“AI副驾(Copilot)”全面登陆Windows系统,对Windows系统的界面和交互,带来了颠覆式的体验,也吸引到了非常多的用户和开发者粉丝。

面向用户,Copilot AI 助手贯穿整个操作系统,用户直接通过Windows PC系统去调用AI模型能力,无缝连接应用程序,大大简化了交互步骤。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面向开发者,微软基于OpenAI模型构建的AI辅助编程解决方案,在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打造GitHub Copilot X,能自动检测代码问题并给出建议,提升开发者的工作效率。

不过,PC相比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有天然的劣势,微软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的长期缺位,目前还无法靠AI来快速补上。想把用户拉入下一个操作交互时代,还需要进一步给出更具颠覆性的系统能力。

流派二:移动端的稳定发挥。

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二分天下,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二者的很多特性也得以保留。

安卓的浅。在今年I/O 大会上,谷歌展示了下一代移动操作系统 Android 14,总的来说,AI对Android 14的赋能,停留在较为浅表的应用层,集中在全系列工具的 AI 化升级,对Android 14系统级提升介绍寥寥。长期以来,安卓原生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一直受到诟病,APP运行时整体驻留在后台,导致卡顿、不稳定,主要靠下游终端厂商自行“魔改”底层代码,所以AI for Android的进展,大概还要等待国內厂商“卷起来”。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IOS的深。刚刚结束的苹果WWDC,虽然也更新了一些AI功能,但iOS 17此次新增升级都是一些小功能。尽管发布会上苹果很淡定地避免“蹭AI热度”,但AI for iOS的融合程度,其实是很深度,也很有实用性的。

这一方面源于iOS系统生态先天的封闭性。Mac、iPhone、ihome、智能穿戴等被捆绑在苹果生态上,数据可以无缝流转,系统也拥有很高的整体性和舒适性。

另一方面是AI软硬件协同的优势。自研的AI芯片是苹果产品的最大亮点,在AI运算性能上都做了大幅地提升,此次WWDC全新发布的M2 Ultra 芯片,苹果表示能流畅支持大模型的运算,比其他芯片优势更明显。

所谓“一力降十会”,强大的芯片带来充足的算力,再与IOS系统中大量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效果自然显著。比如AI帮助IOS监控用户使用习惯,以优化设备的电池寿命和充电频次;通过AI加速,让移动终端如iPad可以执行AR渲染等高难度任务;支持利用端侧的本地机器学习,保护用户隐私。

问题也就在于,IOS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但也将用户牢牢捆绑在这一生态。如今,国内外的操作系统百花齐放,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泛在操作系统的生态在逐步形成,越来越交互需要跨终端、跨系统进行,这一点,IOS几乎是无解的。生态捆绑带来的交互不便、数据不通等难题,已经让本苹果用户感到越来越不自由,也成了苹果无法逃避的问题。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 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流派三:全场景的另辟蹊径。

目前来看,微软、谷歌、苹果都是从己方大本营出发,将AI与自己占据既有优势的操作系统相结合。HarmonyOS作为全场景操作系统的代表,思考AI for OS的路径,跟这些老牌操作系统都不太一样。

鸿蒙OS从一开始,就强调对各自硬件集群的管理和交互,从操作系统层面,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近场设备间统一的分布式通信,高效分发任务和传输数据,应用可以跨设备流转。

然后,再引入AI技术对操作系统进行整体优化。用户能感知到的变化,是AI实现资源的精准供给,提高系统流畅;开发者可以借助环境配置、工具链配置、模板选择、三方库推荐等,进行多设备自适应开发,减少工作量。

值得期待的地方在于鸿蒙OS从零开始,本身也没什么既有优势可以“吃老本”,所以可以在空白的纸上画出更新的图画,针对现有操作系统尚未解决的痛点另辟蹊径,进行底层的系统级重构和技术创新,让人耳目一新。

有待观望的是,目前鸿蒙OS在富屏终端设备上的占比,相对安卓、IOS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技术解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跨平台、跨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多设备自适应开发的极简智能的工具链等。

一个操作系统要走向大众、走向全球,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本身的先进,AI for OS或许能让鸿蒙取得更多话语权。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给出一个结论:AI for OS看起来真香,但市面上已经有的流派好像都差点意思。

确实,在智能终端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谷歌苹果微软这样的巨头,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挖掘出操作系统的全部密码,刚刚过去的五月只是暖场。

有个行业段子说,研究算法的人把算法搞出来,弄不好自己就失业了,可研究系统的人就不用担心,因为每10年硬件、任务一定会变,系统就要重写。

AI大模型算法高歌猛进,操作系统的更迭也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微软Win11 2305版开发环境解锁:免费体验新系统
...开发工具。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个虚拟机来为 Windows11 开发应用程序,而不必升级或切换到 Windows11 操作系统
2023-05-29 10:57:00
鸿蒙不想成为第二个Windows Phone
...系统底座由华为自研完成,仅支持鸿蒙内核及鸿蒙系统的应用,不再兼容Android应用,也不支持打开APK文件(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包)
2024-01-24 14:00:00
为什么win10应用商店不再具有刚需性了?
...手机操作系统中,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系统,系统内置的应用商店都门庭若市。而在win10系统中,尽管用户已经高达10亿
2023-01-10 11:09:00
AI时代,微软想玩“硬”的 | 钛媒体焦点
...实现更多强调的是软硬件的协同配合,并且在缺乏杀手级应用的当下,PC往往是硬件先准备好承接AI功能,但用户却苦于无法发挥出它的实力。因为AI功能从产品渗透至实际应用场景的工作,
2024-05-22 09:23:00
微软win11新特性:隔离运行win32应用
...软近日面向消费者和企业 Win11 用户,引入了隔离运行Win32应用的支持。微软表示为了提高安全性,保护系统免受恶意软件和其他威胁的侵害,开发人员和用户可以在沙箱容器中,在
2023-06-03 23:23:00
微软发布windowscopilot
...Copilot则将这一功能融入到Windows11中,让用户可以在任何应用程序中调用它,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智能建议和操作
2023-05-24 15:36:00
微软终于改进!Win11摄像头将支持多应用同时访问
...科技12月17日消息,此前,Windows系统的摄像头只能被单个应用程序访问,这一限制一直被用户诟病。在最新的Windows 11 Build 26120
2024-12-17 15:20:00
微软调整 Win11 策略
微软在今天发布的博文中,宣布对固定应用程序和更改默认应用程序进行调整,确保用户有足够的权力掌控WindowsPC的体验;开发者也能充分利用微软的开放平台。微软在 Win11 系统
2023-03-18 14:22:00
中国用户专享 腾讯应用宝正式入驻微软应用商店!Windows直接运行移动App
快科技11月13日消息,今天微软宣布,腾讯应用宝专区正式入驻微软应用商店,首批将面向Windows预览体验用户开放使用。目前,腾讯应用宝专区已为中国Windows用户带来超过10
2024-11-14 09: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智推时代:用GEO打造品牌增长新引擎
在生成式AI重塑流量格局的当下,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增长,已成为品牌面临的核心挑战。智推时代精准切入这一赛道
2025-11-07 08:03:00
(一)开篇引言行业背景与痛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5年数字营销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国内生成式引擎月活用户已突破8
2025-11-07 08:05:00
一、旅游出行安全保险尚无权威排名,选择需聚焦三大核心指标目前旅游出行安全保险市场不存在公认的统一排名标准,产品选择应重点考察保险公司服务能力(偿付能力充足率
2025-11-07 08:06:00
当生成式AI技术以迅猛势头重构搜索生态时,如何为企业精准挑选高度契合需求的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服务供应商,已成为抢占下一代流量入口的核心战略动作
2025-11-07 08:06:00
科学实力获市场验证:任我行液体钙获全球销量第一认证
2025年11月初,德国Moms Garden任我行旗下成人液体钙产品确认获得尚普咨询集团授予的“成人液体钙全球销量第一”与“骨骼健康领导品牌”双重市场地位认证证书
2025-11-07 08:07:00
磷虾油产品对比 磷虾油品牌深度测评与科学选购指南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富含Omega-3、磷脂和虾青素的磷虾油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营养补充剂。然而在市场快速扩张的背后
2025-11-07 08:07:00
道路“会思考” 出行更美好!数字道路建设赋能未来之城
数字道路建设赋能未来之城道路“会思考” 出行更美好雄安新区的街道上,看似普通的路灯杆集合了多种智能设备,成为智慧交通的“眼睛”
2025-11-07 08:20:00
今年9月27日,雄安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一个多月来,已迎来访客20余万人次。这座形如书卷徐徐展开的建筑,不仅是新区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
2025-11-07 08:20:00
关注进博会丨河北再赴进博之约(二):把全球好物装进“购物车”
把全球好物装进“购物车”——河北再赴进博之约(二)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河北参展商正在进行路演活动
2025-11-07 08:2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亚洲朱丽纯记者王婷婷)日前,“智云经开”品牌发布暨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兴智科技园举行。南京经开区与省数据局
2025-11-07 08:23:00
今年以来,肥乡联社在省联社及邯郸审计中心的精准指导下,锚定代理保险业务作为中间业务增长的核心抓手,深挖县域保险市场潜力
2025-11-07 10:22:00
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安全性,切实保障广大客户的资金与信息安全,近期,行唐联社市仝信用社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宣传与防护活动
2025-11-07 10:24:00
产业规模超百亿!崂山区:全力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鲁网11月7日讯11月5日下午,“产业链上的崂山好品牌”现场媒体见面会第3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专场活动在青岛琛蓝健康产业园举行
2025-11-07 10:27:00
曾经,面对琳琅满目的药品,不少消费者心中都存有一丝疑虑:这盒药来自哪里?是否经过严格检验?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这种对药品“身份”的不确定
2025-11-07 11:02:00
吉林“智”造打破季节壁垒 室内滑雪模拟机让滑雪更有趣
初冬伊始,滑雪便如约成为大众热议的休闲选择。面对季节限制、初学畏惧等问题,难免让“雪上飞驰”的快乐打了折扣。源自吉林的“黑科技”正打破这些壁垒
2025-11-07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