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I难盈利,商汤生成式AI创收12亿增长两倍,全年净利亏损65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27 15:00:00 来源:搜狐科技
AI难盈利,商汤生成式AI创收12亿增长两倍,全年净利亏损65亿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在传统AI业务式微下,大模型成了商汤的新亮点。

这家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实现总收入34亿元,同比减少超10%,连续第二年下降。期内亏损净额为64.9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54.14亿元,同比扩大14%。

值得注意的是,商汤的生成式AI业务收入增长200%,达到12亿元。这是目前国内自布局生成式AI和大模型后,少数公开披露实现超10亿规模回报的公司。

商汤董事长&CEO徐立表示,生成式AI对商汤来说已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变革性创新,更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也预示着中国硬科技投资的新周期正式开启。

不过,对于亏损持续加大的商汤来说,如何在AGI技术信仰和商业落地上寻求更好平衡,仍将是未来的挑战。

传统AI业务下降超40%,生成式AI成最大增长点

商汤这份财报跟此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业务结构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最新的三大板块:传统AI、生成式AI和智能汽车,其中传统AI则主要由此前的智慧城市,以及智慧生活和智慧商业中的非生成式AI业务板块合并而来。

从财报信息来看,商汤的传统AI业务不振,去年收入为18.38亿元,同比下降41%。商汤解释称,随着将发展重点转移至生成式AI,主动收缩智慧城市业务,智慧城市的收入占比下降明显,从30%下降到不足10%,公司对智慧城市的依赖度大幅降低。

搜狐科技按此估算,商汤智慧城市业务在2022腰斩的基础上继续下降近70%。这也导致传统AI整体对商汤营收的贡献也从高达82%骤降至54%,未来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继续单独保留的智能汽车业务去年收入达3.84亿元,同比增长31%,相较上年近60%的增幅出现明显放缓。商汤提到,这是由于为某家全球汽车OEM制造商提供的研发服务收入有所下降,该OEM计划将重点转移到在前装产品进行更多合作。

该板块继续单独保留,反映了商汤对智能汽车业务的“偏爱”。此前有消息称,商汤计划将该业务分拆单独融资。后来该事业群负责人王晓刚表示,会持续加大投入,把它做大做强。

根据财报信息,商汤智能汽车去年新增129万辆量产车型,同比增长163%,累计交付达195万辆,覆盖90多个车型,并新增超过1600万台的定点订单,扩充了41款新车型。同时,还实现广汽埃安LXPlus、合众哪咤S、广汽昊铂GT等车型的高速NOA量产,并在今年实现城市NOA功能量产。

AI难盈利,商汤生成式AI创收12亿增长两倍,全年净利亏损65亿

反观生成式AI业务,随着商汤自去年以来加强投入,其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内实现营收11.84亿元,同比增长近200%,占比也达到35%,提升24个百分点,成为商汤最大的增长亮点。源于市场对生成式AI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的需求爆发性增长。

该业务主要面向手机、汽车等端侧AI和2B场景。商汤称,在新的业务板块下,生成式AI业务是重点发展方向,而传统AI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现金流质量。

目前,商汤主要提供AI算力基础设施和模型服务,生成式AI业务的客户有超过70%的是新客户,而剩下30%的存量客户的客单价也录得了约50%的增速。财报显示,商汤的典型客户包括三大运营商,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金融机构,京东、小米、微博、金山、阅文等互联网公司,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术机构。

徐立认为,商汤实现了生成式AI大模型从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革新,意味着公司实现从AI1.0时代的感知智能和决策智能到AI2.0时代的生成式智能的升级。

尽管生成式AI增长迅猛,但背后仍有诸多隐忧,其依旧未能抵消规模更大的传统AI业务颓势影响,使得公司整体营收仍未摆脱下降趋势。同时,生成式AI业务需求爆发也使得相关成本大幅增长,进一步拖累了商汤的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商汤去年销售成本同比增加超50%至19.05亿元,这主要是客户新兴需求导致硬件成本及分包服务费增加,以及生成式AI服务扩展导致AIDC(人工智能智算中心)运营和相关折旧摊销费用大幅增加。

AI难盈利,商汤生成式AI创收12亿增长两倍,全年净利亏损65亿

在整体收入减少而成本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商汤的盈利能力大幅走低,去年毛利率骤降至44.1%,相较上年减少近23个百分点。商汤也不得不加强成本控制,去年研发、管理、销售支出总金额同比下降超10%,其中原因包括员工开支减少。此前,商汤多次传出裁员消息。

不过,运营开支的节省并不足以抵销毛利的下降,从而使得商汤亏损进一步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继续提高生成式AI业务规模,同时加强相应成本控制,将是商汤减亏甚至走向盈利的关键。

大装置已上线4.5万张GPU,新版大模型将对标GPT-4

商汤在生成式AI业务上的突破表现,离不开其在大装置和大模型上的持续投入。

财报显示,去年商汤研发投入为34.66亿元,同比下降近14%,主要原因是雇员福利开支减少,以及将GPU使用从第三方转移到自己的AIDC,使得服务器运营及云服务费用减少。

商汤此前和阿里云有业务往来,但在2022年双方交易均为零。同时自2022年底开始,阿里不断减持,到去年7月完成清仓。不过,阿里还在不断投资新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包括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AI 、百川智能和零一万物等。

不过,商汤仍在推进大装置+大模型的升级。在基础设施方面,早在2022年投入运营的上海临港AIDC推动商汤大装置总算力规模持续增长,最新总算力达到12000petaFLOPS(相当于英伟达最新AI芯片B200 GPU的600倍),运营GPU数量达4.5万卡。

目前,商汤的大装置训练服务可以支持高达万亿参数大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生产,并新增对多模态模型和混合专家模型的支持,同时增加了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的适配。商汤还计划在今年将更大面积地拓展全国的算力节点,从而更好支持其模型即服务的商业模式。

在大模型方面,商汤自去年4月推出日日新大模型“超市”,包括大语言模型商量,以及文生图模型秒画、数字人视频生成模型如影、3D内容生成模型格物等多种生成式AI模型,并持续迭代,到今年2月已升级到4.0版本,并推进其金融、医疗、企业助手、拟人交互、智能终端等领域的落地。

商汤透露,目前正在进行日日新5.0版本的研发,计划4月份发布。“它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同时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并且它的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

作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信徒,商汤信奉尺度定律(Scaling Law),认为大模型正处于一个技术革新与性能提升的黄金时期。“我们的大装置和大模型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进展,仅仅标志着这一旅程的开始,当前生成式AI模型的能力尚未触及其潜能的顶峰。”徐立说到。

商汤表示,在这个关键阶段,公司核心任务是在技术领域与全球领先的科技力量保持同步,同时促进商业实践的快速落地,实现价值的有效循环。

具体来看,商汤在今年将进一步发挥大装置+大模型的协同优势,扩充算力规模、提升基础设施和大模型综合能力,并降低模型推理成本,打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由此加快生成式AI的商业化进程,同时促进传统AI业务的稳健增长,以强化现金流质量。

商汤还表示,将推动核心业务盈利,继续优化运营效率,采取包括孵化和分拆非核心业务在内的策略,集中资源于生成式AI业务以改善现金流和减少亏损。

不过,商汤描绘的前景能否让投资者回心转意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今日商汤港股开盘后,股价走低,截止午间收盘跌7.69%,年初以来累计跌幅超35%,市值仅剩下240亿港元。

对持续走低的股价,徐立在财报会上表示,从资产角度讲,股价被严重低估。“希望通过调整,使得增长性业务有良好的发展状态,并应对未来的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2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AI四小龙”看“六小虎”,大模型独角兽难破盈利困局
...小虎”的称号,让笔者想起昔日的“AI四小龙”,分别是商汤、旷视、云从与依图科技。遗憾的是,今不如昔。遥想当年,顶着AI四小龙称号,吸睛无数,融资一轮高过一轮。时至今日,仍然难
2024-10-16 09:53:00
商汤营收恢复增长,亏损收窄至43亿元;CEO徐立回应DeepSeek影响
...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编辑 | 杨锦转型布局大模型近两年的商汤交出了最新成绩单。商汤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实现营收37
2025-03-27 14:51:00
2023年AI的钱被谁赚走了?
...暗面新一轮估值已达到30亿美元。科大讯飞(002230.SZ)、商汤(00020.HK)等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AI的投入
2024-06-05 09:48:00
商汤2023年上半年营收微增,成本激增毛利骤降,生成式AI收入增670%
亏损净额同比仅收窄2%,开始裁员,商汤科技能看到盈利的曙光吗?8月28日,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其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2023-08-29 15:26:00
AI如潮水,逐浪,还是裸泳?
...少AI公司披露的年报来看,已有公司摸到了门槛。例如,商汤披露,生成式AI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11.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0%
2024-04-25 17:44:00
AI大模型难“救”商汤:上半年亏损超31亿元,上线3万张GPU,成本大增再爆裁员
持续加码AI大模型的商汤,仍承受着增长和亏损压力。该公司最新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期内实现营收14.33亿元,同比增长1
2023-08-29 11:01:00
...暴增4230.22%,接近去年全年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这也是寒武纪连续第二季度实现盈利。寒武纪表示,报告
2025-04-19 11:58:00
“日日新大模型”亮相奥运会,商汤科技AI应用成色几何?
AI技术对于商业模式未通的商汤科技而言,此番奔赴奥运赛场,或许只是追追热点、提升品牌知名度,而其应用场景落地与商业化进程,恐怕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新熵 原创作者丨颜曌 编辑丨
2024-08-07 14:12:00
信息发展:预计2024年全年归属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至1.25亿元
...之星消息,信息发展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全年归属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至1.25亿元。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1、2024 年,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2025-01-19 18:1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出海再提速!锦江酒店(中国区)宣布旗下7天酒店出海,同日签约10个项目
锦江酒店(中国区)规模化出海再次迎来关键节点。10月31日,其于深圳正式宣布,国民品牌7天酒店将进军东南亚市场。这是继今年8月底
2025-11-01 10:02:00
10月28日,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近1800家海内外知名展商齐聚
2025-11-01 07:03:00
正式发布!视源股份牵头制定《娱乐用车载显示系统图像质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10月23日,在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商用显示标准研究组第六次全会暨标准研讨会上
2025-10-31 08:20:00
中感集团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以系统性创新重塑矿山作业安全
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上,中感集团创新展示的“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025-10-31 08:51:00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杰科技董事长于洋受邀出席2025首席数据官峰会论坛,并作主题为《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
2025-10-31 08:51:00
■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着力打通数据壁垒与业务断点,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融通发展■建立功能完善
2025-10-31 09:05:00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下,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究竟什么样的图书馆更“聪明”?近日,第五届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
2025-10-31 09:05:00
Mutual妙趣艺:全球战略+资源整合,打造文娱IP数字资产化标杆
Mutual妙趣艺于2020年成立于美国加州,专注于文娱IP(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化领域。公司的核心定位是打造“数字资产领域的AWS”
2025-10-31 10:57: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2025年第四届移动网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在本次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信通院权威发布了2024年“全国百城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结果”
2025-10-31 11:43:00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广西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正加快构建一条“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特色发展路径
2025-10-31 11:46:00
aigo国民好物成为第32届WCGC全球总决赛官方唯一翻译类供应商——以中国智造共铸无界对话的全球盛事
上海,2025年10月 —— 备受瞩目的第32届世界企业高尔夫挑战赛(WCGC)全球总决赛于2025年10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东庄海岸高尔夫俱乐部隆重举行
2025-10-31 11:52:00
让检测全面拥抱AI!科学指南针2025产品服务发布会举行
让检测全面拥抱AI!10月30日,科学指南针2025年度产品服务发布会在杭州举办,来自高校院所、企业、分析测试中心等多方行业代表到场参会
2025-10-31 11:52:00
培育钻定制哪个品牌好?2025最新测评出炉,国产珠宝高性价比领跑榜单
曾几何时,钻石承载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爱情神话,而天然钻石的稀缺性更被赋予了极高的市场价值。然而,随着实验室培育钻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2025-10-31 12:14:00
在企业商旅管理从“费用管控”向“全流程智能管理”演进的关键时期,平台竞争力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预订功能,而是延伸至合规风控
2025-10-31 12:16:00
拓竹荣膺《时代》最佳发明,3D打印技术步入主流创新支撑体系
近期,《时代》周刊公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揭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300项突破性发明中,仅有4项被明确标注为3D打印创新
2025-10-31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