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月19日,扬州高邮市卸甲镇周邶墩村的杨秀英老人过百岁生日,前来祝寿的市、镇、村干部,老人的亲友及周边群众络绎不绝。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杨秀英瘫痪在床,儿子30年前因车祸去世,老人能活百岁,多亏了已年过古稀的儿媳妇朱付英。祝寿现场,众多亲友乡邻围住早已当上奶奶的朱付英,称赞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孝敬婆婆、辛勤付出。
祝寿彩虹门
“丈夫不在了,我也要把婆婆当妈妈来孝敬!”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在百岁寿星杨秀英家采访时,看到红彤彤的彩虹门高高挂起,一条长龙式的喜棚内放有10多张酒桌。堂屋里贴着醒目的“寿”字,寿桃、寿面放满了屋子。房间内,72岁的儿媳朱付英正在照料卧床不起的婆婆,一会儿帮着洗脸、剪指甲,一会儿帮其整理床褥、张罗中午饭。房间内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儿异味。赶来祝寿的卸甲镇周邶墩村党总支书记许乃林,指着朱付英一个劲地向记者夸赞:“瘫痪的杨秀英奶奶能够活到100岁,多亏了她啊。”
记者采访了解到,朱付英与丈夫结婚后生育了2个儿子,丈夫因车祸于1994年不幸去世。为了撑起这个家,朱付英一边在家辛苦种田挣钱养家,一边拉扯2个儿子成家立业。由于公公早年去世,朱付英同时挑起照料年迈婆婆杨秀英的担子。
“虽然丈夫不在了,我也要把婆婆当妈妈来孝敬!”这是朱付英常说的一句话,确实她也是这么做的。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朱付英总想着先给婆婆留着;逢年过节,添置衣物、购买礼物,朱付英总记得给婆婆准备好。婆婆脾气比较倔,说话有时会让人难受,朱付英从不与婆婆顶嘴,凡事都依着婆婆的心意。从婆婆一日三餐到日常生活起居,从老人的喜怒忧愁到小病小痛,朱付英总是悉心呵护。
喜庆寿桃
9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看看她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如今,朱付英膝下儿子儿媳家庭幸福,孙子孙女也长大成人,其乐融融。本该坐享天伦之乐的朱付英,依旧辛勤照顾婆婆,难得有闲下来的时候。
记者了解到,9年前的冬天,婆婆杨秀英不慎摔倒,虽经医治,却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由于自己的2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婆婆杨秀英另外1个儿子和3个女儿又不在身边,朱付英主动承担了照料婆婆的责任,与婆婆吃住在一起,形影不离。
9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无怨无悔。每天早上5点多钟,朱付英就早早起床,忙着为婆婆烧早饭。然后帮助其洗漱,梳头,排便,再照料婆婆吃早饭。等婆婆吃罢,她又开始整理被褥,打扫卫生,清理婆婆及家人换下来的衣物。临近中午,朱付英就会变着法子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今天烧肉圆,明天烧鱼圆,后天烧蛋汤。老太怕开空调,冬天怕冷,朱付英就为婆婆铺上电热毛毯;夏天怕热,朱付英就买来3个微风电扇,对着婆婆的脸上、身上、脚上,让老太随时自己开关调节;婆婆平时喜欢喝牛奶、吃手撕面包,朱付英总会为她准备好,放在床头,随时让老太享用。朱付英将床与婆婆放在一起,一来陪婆婆聊天解闷,二来方便随时照料。
婆媳床靠床心连心
亲朋祝寿现场夸赞百岁老人好福气,更敬佩好儿媳的孝老善举
因为婆婆身边不能离人,平时,朱付英很少走亲戚,更别提出远门了。婆婆偶尔有点感冒头疼,朱付英都会及时为婆婆寻医问药。婆婆长期卧床,朱付英经常为老人擦洗身子,常换衣服和被褥。婆婆百岁生日到了,朱付英与家人早早商量,给老人筹办一个热闹的寿宴。10多桌酒席,300多个寿碗,1000多只寿桃,仍供不应求。虽然婆婆不能起来参加寿宴,但卧在床上的她看到儿媳朱付英及亲友家人,还有各级干部来为她热热闹闹地祝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妈妈这么多年服侍照顾奶奶,太辛苦了,我们要向妈妈学习,做孝敬长辈的表率。”采访中提及朱付英,儿子车才丰这样说。
悉心照顾
记者看到,百岁生日宴现场,参加宴会的亲友夸赞瘫痪在床的百岁寿星杨秀英好福气的同时,更敬佩朱付英的孝老善举。“朱付英是我们村的好村民,更是一位好儿媳,她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让瘫痪在床的婆婆活到100岁,确实了不起。我们希望借助新闻媒体宣传推介朱付英的孝老爱亲善举,让更多的人向她学习。”采访结束时,许乃林对记者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