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个大鲜肥、总产量增一成!青岛即墨万亩蟹田迎丰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30 18:0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宋祖锋

秋风起,蟹儿黄。经过4个月生长,眼下,青岛市即墨区丁字湾海域万亩蟹田养殖梭子蟹开始陆续上市。8月30日,记者现场探访看到,今年螃蟹个大鲜肥,单只重量半斤左右,总产量增长10%左右。目前主要以收获公蟹为主,价格基本和往年持平。而母蟹收获期较晚,一般从10月中下旬开始。

个大鲜肥、总产量增一成!青岛即墨万亩蟹田迎丰收

第一网养殖螃蟹上岸,个大肥美不愁卖

8月30日上午9点,在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丁字湾梭子蟹养殖蟹田,52岁的养殖户腾征余从养殖池里小心翼翼将挂满梭子蟹的渔网收上岸。“丰收啦!今年养的蟹子又大又肥。”腾征余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他顺手从筐里拿起两只肥硕的大螃蟹比划着说。

记者看到,刚刚收获上岸的螃蟹个大鲜肥、活蹦乱跳,记者随手拿出一只称重后有6两多,个头确实不小。当天,腾征余共收获百十斤螃蟹,单只重量都在半斤上下,非常受客户青睐,一上岸就被抢购一空。

记者了解到,在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丁字湾海域有30多年梭子蟹养殖历史,每年从5月份放苗,到8月底开始收获,今年梭子蟹的产量预计会增长10%以上,亩产达到200斤,价格较往年基本持平。

个大鲜肥、总产量增一成!青岛即墨万亩蟹田迎丰收

“今年养了40亩蟹子,现在刚上市收购价每斤50元左右。”腾征余介绍,目前养殖螃蟹刚刚上市,每天捕捞量并不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上市量会逐渐增多,一般到了10月初是螃蟹收获高峰期。届时,每天将有上万斤新鲜螃蟹捕捞上岸,被运往青岛以及周边市场销售,收获期一直能持续到11月。而随着海水温度逐渐降低,螃蟹活动减少就会越来越肥,肉质也会越来越鲜美。

上岸全部是公蟹,想吃母蟹还得再等等

记者现场看到,目前收获的梭子蟹全部是公蟹。“现在母蟹还处于蜕壳生长期,要想吃还得再等等。”腾征余说,近几年养殖螃蟹价格都比较稳定,波动幅度不大。今年,半斤重左右的梭子蟹批发价每斤50元左右,市场零售价每斤七八十元,三四两重的螃蟹收购价则略低。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母蟹开始收获,那时母蟹膏肥满黄,但价格也偏高。

个大鲜肥、总产量增一成!青岛即墨万亩蟹田迎丰收

虽然青岛现在还未开海,但在海鲜市场上,梭子蟹随处可见。“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螃蟹大部分来自南方海域,养殖周期较短。”有着20多年养殖经验的姚长河说。相比较于本地养殖梭子蟹,南方梭子蟹生长周期短、上市早,大约经过3个多月在8月初就可以上市销售,所以养殖成本低,价格也普遍便宜。即墨本地养殖的螃蟹主要以蛤蜊苗、小杂鱼为饲料,生长周期需要4个多月,时间长、成本高,加上养殖池承包费,每斤螃蟹养殖成本在30元左右,但螃蟹比较肥硕鲜美,味道更胜一筹。

年产梭子蟹近7百吨,产值7千多万元

目前,在青岛地区,梭子蟹养殖面积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即墨区和西海岸新区。而即墨区又以田横镇丁字湾海域为主,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养殖规模发展到上万亩,是青岛地区养殖螃蟹的主要产区。

在即墨区,从梭子蟹育苗、饲养到收获,已经形成一条全产业链。“我们养殖的螃蟹都来自当地育苗场培育的幼苗。”养殖户介绍,刚投放的幼苗很小,只有指甲盖大小,而这些幼苗全是当地繁育的。

据育苗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开春后,他们就会从远海捕捞野生母螃蟹进行育苗繁殖,而在当地,有好几家螃蟹育苗场,除了满足即墨本地螃蟹养殖户需求外,还会供应烟台、大连等青岛地区外的螃蟹养殖户。

从五月初放苗后,养殖户每天除了要密切关注水温水质,还对饲料的配制也非常注意,“我们一直用贝类幼苗和小鱼虾等天然原料制作的饲料喂养,所以螃蟹肉质非常饱满。”腾征余说。

经过多年生态养殖,田横镇养殖梭子蟹已成为当地特色品牌,受到市场和消费者广泛认可,每年到了螃蟹上市季,商贩都会提前预定。目前即墨区田横镇丁字湾海域的梭子蟹养殖面积达到上万亩,年产梭子蟹690吨,产值达到7300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青岛:金秋苹果挂满树 果农采摘迎丰收
...店镇则立足实际推动产业兴旺,苹果种植面积5万余亩,总产量达1亿公斤,总产值超6亿元人民币。
2023-10-29 09:59:00
青岛即墨:开海护航 多措保障渔船迎丰收
鲁网9月2日讯(记者 于胜涛)9月1日,在青岛即墨区田横岛度假区山东头码头,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休渔期后,渔民们正在为开海第一网做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中午12时,渔船们在码头呈一字
2023-09-02 20:58:00
...啤酒为何会相中即墨黄酒?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啤酒总产量达到历史巅峰的5061.5万吨,之后,便进入下行周期,连续7年“跌跌不休”
2025-05-13 23:49:00
板栗地瓜迎丰收
...瓜种植基地今年种植板栗地瓜1600亩,亩产量4000斤左右,总产量达600万斤。5月10日,记者走进木兰湾板栗地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地瓜,只见一垄垄地瓜从泥土中翻滚而
2024-05-11 08:54:00
四川内江:枳壳迎丰收 农民采收忙
...展枳壳产业,引进优良品种枳壳苗木37.8万株,实现枳壳总产量550万斤,总产值900余万元。通过实行“土地流转+优先雇佣”“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
2023-07-21 10:01:00
...丰收。基地负责人钟坚说:“我种了100多亩糖料蔗,大概总产量有500—600吨。今年的产量和价格都还可以,加上运费补贴有609元/吨。我觉得种糖料蔗还是有盼头的,明年计划扩大
2023-12-24 07:24:00
梭子蟹迎丰收 百姓“菜篮子”又添新选择
来源:极目新闻央视网消息:眼下,在山东青岛即墨区丁字湾海域,这里养殖的上万亩梭子蟹迎来了丰收。上午8点,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螃蟹养殖户吴鲁伟收起了他今年的第一网,只见一只只分量十足
2023-08-29 16:22:00
贵州务川:订单高粱迎丰收,机械收割忙
...今年,务川自治县种植高粱6.53万亩,预计亩产280公斤,总产量1.82万吨,总产值1.34亿元。(徐飞 刘强)一审:王 信二审:余 旭三审:唐全寿
2023-09-01 18:30:00
凤冈田坝社区:蜜本南瓜迎丰收 甜了舌尖富了民
...说:“我们种植了400多亩南瓜,每亩产量在6000斤左右,总产量在240万斤左右,预计今年总产值能达到120万元。我们的南瓜主要销往广州、上海、福建等地。明年我计划进一步扩大
2025-09-02 19: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