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创新传播方式 突破传承困境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03 07: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

创新传播方式

突破传承困境

创新传播方式    突破传承困境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老师指导古琴专业学生

创新传播方式    突破传承困境

梁秀玲大师指导学生学习广绣技艺

创新传播方式    突破传承困境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老师举办古琴主题公开课

文/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通讯员 罗英迪 何淑群

图/学校提供

广东省第四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名单日前公布,全省获批10个基地,其中,职业院校占据8席。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人才培养,广东不少高职院校提供了本土实践范式。

上榜的几所高职如何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契合点?高职学生又如何上好传统文化这一课?

特色鲜明 传统文化项目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

本次上榜基地名单的不少项目颇为小众,但不难看出,这些项目在高职校园基础坚实、特色鲜明,并与其专业建设密切相关。

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花丝与珐琅传统技艺便体现了中国传统金属技艺里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制作技艺,而它的背后,依托学校珠宝学院“双高”专业群,实现了花丝与珐琅首饰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校借助番禺区当地珠宝首饰制造产业的优势,创新非遗技艺传播渠道,校企合作组建花丝镶嵌工艺“订单班”,让非遗技艺传承活了起来,并开发了花丝与珐琅首饰产品800多种。

再如本次上榜的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女子职院”)的粤绣技艺项目,则有近十年的专业沉淀。粤绣素有中国四大名绣之称,包含有潮绣和广绣,前者通过垫高绣法以达立体浮雕效果,而后者则融合西洋技法以光影色彩塑形。如今,在女子职院,粤绣不再是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而成为人人皆可学的一门课程。

学校管理学院院长张萍介绍,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早已有之,选择粤绣作为以文化人的载体,初衷是将粤绣技艺和粤绣元素用于服装设计,如今,粤绣已从专业课逐渐拓展到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形成粤绣文化传播传承矩阵。学生不仅仅学会了粤绣的刺绣技法,还收获了对技艺执着追求的工匠精神,收获了欣赏美、缔造美的艺术滋养。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绣代表性传承人梁秀玲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就设在女子职院,数年来她坚持进校园执教,带出一批批广绣的好苗子。“学生从最基础的针法学起,一个学期后,基本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完成作品。”提起女子职院的学生,梁秀玲赞不绝口,“我们教了那么多学生,这个学校是学得最好、最用心的。”

在广绣班,课程由校方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打磨而成。除了两个学期的在校技能课程,女子职院的学生还有机会走出校园,面向社区开展粤绣文化配送活动。

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岭南古琴之风盛行。今年,该校岭南古琴项目入选广东省级立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这个基地,我们是从2016年就开始建设,经过了六年的打拼,才有了今天这一点点收获。”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曾冠桃回顾基地建设的过往,颇为感慨。

曾冠桃介绍,学校当前有三类课程,分别是《古琴基础》《初级古琴》《中级古琴》等专业课,面向全校开设的《古琴艺术鉴赏》《岭南古琴艺术》《古琴传习团》等培养师生岭南古琴品鉴能力的选修课,以及面向周围中小学、社区开设的体验式课程。

此外,学校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通过岭南古琴传承基地来推进岭南古琴艺术不断走向海外、走向世界。

“岭南古琴属于中国古琴的一个分支,基地建设对于弘扬以及发展岭南古琴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曾冠桃说,“基地的建成,在有助于岭南古琴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一方面,由于广东背靠内地面向港澳,岭南古琴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助于增加粤港澳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基地对岭南古琴文化更系统,可以深化师生、群众对岭南古琴文化的理解,从而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提高对岭南古琴文化传播的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发展,是我们高校办学的使命之一。”

突破困境 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

尽管各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不遗余力,但面对非遗技艺的传承,仍面临诸多难题。作为一项非遗技艺,习得技能需要的是时间沉淀,一两个学期公选课结束后,有志于深耕非遗的学生将何去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何不断档?职业院校又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张萍坦言,技艺的传承要靠时间积累,如何让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是高校面临的最困难、也是最需要突破的一件事。“我们希望不光让学生进行技能学习,更重要的能够去唤起、引导有志于此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去。”

记者获悉,除了实力雄厚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师队伍,女子职院还建有传播岭南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统文化体验中心,软硬件结合打造粤绣技艺基地。目前女子职院粤绣技艺基地不仅形成了粤绣+服装、粤绣+文创产品、粤绣+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粤绣+直播、粤绣+数字资源、粤绣+心理辅导等“粤绣+”特色,还摸索出体验中心+课堂教学+大师工作室+传承活动的“一人一艺”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未来学校将搭建面向校内校外的教育平台,继续向学生和群众普及粤绣文化,整合媒体,拓展线上线下的推广渠道。

有高职已经意识到:单纯培养技能还不够,要将非遗项目作为文化来传承。曾冠桃介绍,学校在传承岭南古琴中,不仅注重演奏的训练,也注重琴史、琴人的传播,尤其注重岭南古琴产生发展历史中人文精神的传播传承。因此,学习者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收获。

此外,学校创新了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传统的岭南古琴传播方式太过单一,为了满足大众的文艺需求,学校开始探索岭南古琴与其他文艺形式协同发展的传播方式。如大型岭南古琴演奏节目、琴伴舞的形式等等;学校紧跟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移动音频平台等传播渠道。“通过这些传播的创新,我们希望能够给岭南古琴的传承打造一个技艺、技能、素养等多层次的传播渠道,使大众在多个维度上了解岭南古琴,接近岭南古琴,喜爱上它。”曾冠桃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都大运会·新闻多一点 丨 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观看了哪些非遗项目?
...,瓷胎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派古琴】蜀派古琴又称川派古琴,是中国古琴演奏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成都及其周边区域。蜀派古琴源远流长,琴曲丰富,名家
2023-07-29 11:19:00
“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发布新成果 游戏科技创新再现明代古琴音色与弹奏技法
...及大量的样本分析整理,让乐器腔体学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突破;以及通过音色频谱显示,将艺术家的表演风格进行可视化的创新,都让这次游戏技术与音乐研究的跨界结合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2023-12-18 14:33:00
琴韵声优雅 “齐风”聚共识,2023中秋古琴雅集活动举行
...处、心却坦然的强大气场扑面而来。古琴曲《春风》则是突破传统古琴音乐五音音律的局限,大胆模仿少数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的表现手法,又不失古琴的浑厚之韵,被誉为当代琴曲中的典范……随
2023-09-29 09:56:00
音乐人陆昶旭央视“幸福账单”栏目,公益传播古琴文化
日前,原创音乐人/歌手、古琴文化艺术传播者、北京八音琴道生活馆创始人陆昶旭(艺名陆锋、陆沅枫)应邀参加央视cctv3综艺频道《幸福账单》栏目,和观众朋友分享古琴文化艺术公益传播幸
2023-02-13 16:49:00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组织老干部开展公益讲座展演活动
11月15日,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聆听古琴雅韵”公益讲座展演活动。溪山琴社社长陈应江老师讲话,退休干部侯楠、熊丽积极参与此次活动。陈应江老师表示,开展此次活
2023-11-21 17:13:00
从小众走向大众!宁波首个古琴传承基地成立
...、赵家珍、戴晓莲、杨青、王鹏、徐君跃等一众名家来甬传播古琴文化,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宁波古琴学会会长鲁淑玲说:“今年是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
2023-12-02 09:10:00
...表达的意义,引导大众以“腹有诗书”突破“文字失语”困境。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徐克迅(宜昌夷陵)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刘文颖】
2024-03-02 09:58:00
“太古遗音”奏响第三届“万缘茶会”
...以茶为媒,结缘各界爱茶人士,从而分享名茶品鉴方法,传播实用茶学知识。古琴,被称之为“太古遗音”。于品茗时聆听琴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好。唐代诗人刘长卿讲“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
2024-01-11 10:01:00
花县春风  慢客长泰
...宗煌说,文化村集古琴制作、琴学研究、文化传承、艺术传播、教育及游学等于一体,成为弘扬古琴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古琴文化传承、交流、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在这里,他和父亲以多种方式
2023-11-11 07:4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