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
《倡导文明养犬 共建美好家园》系列报道之四
加强犬只管理 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蔚军平
不久前发生在四川成都的女童被恶犬咬伤事件触目惊心,也发人深省。只有养犬人约束好自己的爱犬,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犬只管理,共同落实好《天水市养犬管理条例》,才能避免身边犬只伤人的悲剧发生。
“现在流浪狗少了很多,听说还有专门规范养犬行为的法律,明确了加强流浪犬管理的措施,让大家又多了一分安全感。”家住秦州区碧桂园小区的于女士对记者说。
我市养犬实行禁止养犬区、严格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分区域管理制度。《天水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饲养犬只不得干扰他人生活,不得放任、驱使犬只恐吓、伤害他人;一般管理区内饲养烈性犬只的,应当拴养、圈养,因免疫、诊疗等原因需要进入严格管理区的,应当将其装入犬袋或者犬笼。
根据《天水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市公安局、市畜牧兽医局公布了天水市禁养犬名录,按照“烈性犬、特大型犬必须列入,非烈性犬和目前饲养较多的犬种适度从宽,逐步从严”的禁养原则,结合我市养犬实际,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将藏獒等40种性格暴躁、易攻击人、对公共安全存在隐患,成年身高(肩高)超过60厘米的烈性犬、大型犬列入禁养犬名录,减少了犬只伤人情况的发生。
另外,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流浪犬的整治和管理,流浪犬明显减少,流浪犬伤人情况也随之减少。
据秦州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流浪动物绝育基地主任胡晓炜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市老旧小区征迁改造力度提升,不少养犬人因房屋征迁、居住条件改变而抛弃自己饲养的犬只。有的犬只因为残疾而遭到养犬人的抛弃,还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因为居住环境的改变而无法满足养犬条件便将其抛弃。被抛弃的犬只通过自然繁殖,使得弃养及流浪犬只数量增加,犬只扰民、伤人等情况极易发生,存在着公共卫生和安全隐患。经过这几年的综合治理,流浪犬成群结队出现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我市城区的流浪犬数量明显下降。
记者了解到,创建于2017年的秦州区流浪动物绝育基地是西北首家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公益性流浪动物绝育管理机构,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犬舍最多可一次性容纳200多只流浪动物。基地积极推行动物绝育计划,采取“临时收容、人工绝育、爱心领养”等措施,在对流浪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强制绝育后,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免费领养,通过控制流浪动物繁殖数量,提高流浪动物生存质量,逐步实现改善城区环境卫生,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目标。
胡晓炜对记者说,最近几年,基地已经临时收容动物3755只,实施绝育手术的流浪犬有3423只。通过绝育减少了流浪犬的繁殖数量和发病率,更好地保障了市民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