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康熙王朝》中,纳兰明珠在科举考试期间救助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贫困秀才伍次友。康熙皇帝将伍次友视为恩师,常常前往客栈与他切磋古今事务。而因与伍次友的关系,明珠也得以见到微服出巡的康熙。在除掉鳌拜后,明珠便开始被重用,并成为了康熙身边的重要左右手。
随后,平步青云与皇太子胤礽的外祖父索额图地位相当,这二人在朝廷中互相斗争,谁都不愿意退让。对国家的君主来说,并不畏惧派系斗争,反而可以借此增强自己的皇权。
明珠的亲妹妹惠妃产下了皇长子胤禔,这样一来,明索两人之间的派系斗争就不仅仅是朝臣间的较量,而是提升到了对储君位置的竞争。
这是康熙最不希望看到的,四人的最终结果:
皇太子胤礽被废除,困在禁地中神志不清。
皇太子胤禔同样失去了父亲的信任,并遭到了清查财产。
索额图和明珠被关押,度过了他们的余生在监狱里。
当然,这只是剧中对纳兰明珠的描绘。在真实历史中,纳兰明珠确实有一个妹妹成为了康熙的庶妃。她在康熙十年进入宫中时已经是福晋级别,但并未受到宠爱,也没有生下皇子,其后情况不详。而皇长子胤禔的生母惠妃,并非明珠的亲妹妹,而是正黄旗包衣出身、郎中乌拉那拉·索尔和之女,因此她初入宫时仅为格格级别。
康熙朝初期后宫的妃嫔等级包括:皇后、皇贵妃、福晋、大格格、小福晋以及格格。
纳兰明珠的家世极其显赫,祖父是皇太极生母孟古哲哲的哥哥金台吉,他也是最后一位叶赫部国主。金台吉曾与哈达部、乌拉部等九个部落联合,去征讨清太祖努尔哈赤,但最终失败于努尔哈赤之手。之后,努尔哈赤亲自率军攻打叶赫部,当叶赫城被攻陷时,金台吉发誓:“即使我的后代中仅存一名女子,也要消灭建州女真。”
在金台吉去世后,他的儿子叶赫那拉·尼雅哈,纳兰明珠的父亲,带领族人投降了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并被任命为佐领,隶属于满洲正黄旗。这意味着明珠是叶赫部最后一位国主的孙子。此外,明珠的妻子是太祖第十二子阿济格与爱新觉罗氏所生(他对妻子的畏惧使得三个儿子皆为爱新觉罗氏之女),因此可以说纳兰明珠不仅家世显赫,还与皇家有着关系。按照辈分来算,康熙应称呼明珠为“堂姑父”。
正因如此,明珠出身显赫,她的仕途也颇为顺利:
康熙初年进入皇宫担任侍卫。
不久后就晋升为内务府郎中。
康熙三年,他就已经晋升为内务府的总管。
两年后,任弘文苑的学士,此时的明珠已能够参与朝政事务。
康熙七年时,明珠已晋升为刑部尚书,到了康熙九年又被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成为了朝廷的重要官员。
因此,历史上真实的明珠并不像剧中那样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才能仕途发展。作为正黄旗出身的世家子弟,他有多种入仕渠道,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入宫中担任侍卫。在康熙十二年,由于明珠所训练的士兵表现得庄重而整齐,获得了康熙皇帝的赞赏。
从此时起,明珠终于引起了康熙的关注。不久后,康熙与朝臣们讨论削藩之事,大多数大臣持反对意见,唯有明珠和户部尚书米思翰等少数人支持皇帝。这使得康熙对明珠印象深刻。即便在三藩之乱爆发时,康熙不仅没有追责于明珠,还将其视为可以依赖的重要大臣。
康熙十六年,明珠进入内阁并担任相位,正式成为与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的竞争者。
自那以后,明珠在康熙的信任与重用下权势滔天。尽管纳兰明珠表面上对人温和谦逊,但实际上暗中与索额图勾结争斗。胤禔虽非明珠的亲侄子,但只要是太子胤礽及其敌人,便都是明珠联手的目标。
熟悉康熙的人都知道他对太子胤礽的深厚宠爱。尽管胤礽还未满两岁便被封为太子,康熙依然亲自照顾和教育他,并专门设立了詹事府来处理胤礽的日常起居和学习训练。因此,康熙自然会全力支持胤礽,并因此站在索额图一旁。明珠因此被罢免大学士职务。在康熙三次亲政禁令期间,明珠虽再次得到重用,但却再也无法恢复往昔的辉煌。
在明珠倒台之后,由于皇太子胤礽的关系,康熙将索额图(历史上称他为胤礽的叔姥爷)囚禁。不久后,索额图便死于监禁之中。即使在十年后提到索额图时,康熙仍旧咬牙切齿地评价他,将其视为“大清第一罪人”。相比之下,明珠的结局已经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了。
当然,康熙之所以没有将参与党争的明珠处死,并不是因为他偏袒明珠,而是由于明珠所立下的“三大奇功”:
支持康熙取消三藩。
支持康熙征收台湾。
抵抗沙俄
明珠的生活经历了巨大的波动,他倒台后,三个儿子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清朝大词人纳兰容若,纳兰容若作为纳兰明珠的长子,自幼便饱读诗书,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全才,十七岁的时候进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第
康熙十五年,纳兰容若在殿试中获得了第二甲的第七名。
在大儒徐乾学的指导下,纳兰容若在短短两年内编纂了《通志堂经解》,受到了康熙帝的赞赏;随后,纳兰容若又将自己对经典和历史的理解整理成书《渌水亭杂识》。
纳兰容若因其才华被康熙所赏识,留在身边担任三等侍卫,很快升为一等侍卫,并多次随康熙出行。在他24岁时,就已将自己的诗词编纂成集,名为《侧帽集》;随后,他又创作了《饮水词》。后人整理了纳兰容若的诗作,形成了《纳兰词》。
值得注意的是,纳兰容若虽然出身于显赫的家庭,但他并不圆滑世故,他交的朋友多是来自江南地区的普通文人,如顾贞观、姜宸英等,对待这些好友十分真诚。因此,许多希望入仕的文人都围绕在他的身旁,而他们中也有不少是康熙时期的御用文人。纳兰容若所居住之地名为渌水亭,因为聚集了众多文人而闻名。
纳兰容若的《纳兰词》在清代词坛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近代学者王国维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北宋时期起,只有一个人。”
遗憾的是,纳兰容若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便因病去世,仅31岁。
纳兰容若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
长子富格,是由妾室所生。
次子富尔顿是发妻卢氏所生,卢氏是纳兰容若最心爱的人,也是他最亲密的知己;可惜她因难产而去世。
第三个孩子富森是纳兰容若的妾室沈婉所生的遗腹子。沈婉是卢氏去世后,纳兰容易唯一曾喜欢过的女子,但这种感情仅限于喜欢,并未达到夫妻间深厚的恩爱水平。
纳兰容若早逝,自然无法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培养;因此,他的三个儿子都没有继承父亲的才华。而富尔顿入朝后,由于卷入九王夺嫡之争,最终被流放。
在四个女儿中,三个早逝,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嫁给了年羹尧将军,成为了他的正妻,但不幸的是,她很快就去世了。
纳兰容德,亦称纳兰揆叙。
纳兰揆叙比他的兄长纳兰容若小了19岁,出生于康熙十三年。不过,他和哥哥一样也是才华横溢的人,其作品如《鸡肋集》《后识》等流传后世,在清朝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纳兰揆叙的妻子背景同样显赫,她是靖南王耿继茂的第三个儿子耿聚忠与和硕柔嘉公主(安亲王岳乐之女、顺治帝养女)的孩子,姓耿。由于她出入皇宫,因此被称为格格。
尽管纳兰揆叙在康熙五十五年就已逝世,但他去世后的结局并不乐观。雍正登基后,依然将纳兰揆叙与阿灵阿(遏必隆之子)视作死敌。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这一切要从纳兰揆叙步入仕途谈起:
纳兰揆叙从小便受到名师的教导,结合自身的刻苦努力,自然才华横溢。
康熙二十四年,即其兄纳兰容若去世之年,纳兰揆叙被任命为佐领。当时,他只有12岁。九年后,当他21岁时,又被授予三等侍卫的职务。
康熙三十六年,获得了二等侍卫的任命。
随后,纳兰揆叙逐渐晋升至左都御史的职务。
父亲明珠的仕途一直顺利,自从康熙十二年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后,他在朝中的地位逐渐提高,特别是在康熙十六年入阁担任相职之后,更是权势显赫,被称为“相国”。而明珠对待他人表面上十分谦恭,因此周围总是有很多宾客。
纳兰揆叙在父亲明珠的熏陶下,自然也热爱交友,并且广泛结识朋友。
尤其它和皇八子胤禩的关系相当融洽。
在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除后,纳兰揆叙与阿灵阿四处传播关于胤礽的谣言,称其有多项失德行为,不宜再恢复其太子的身份。
在胤礽被废黜后,年长的皇子们纷纷开始蠢动,渴望争夺太子的宝座。尤其是皇长子胤禔和八子胤禩。胤禔原本以为以自己的身份作为长子,有很大的机会被立为太子,但康熙察觉到了他的想法,于是当众直言:“大阿哥性格急躁,不适合成为太子。”
胤禔依旧抱有不甘之心,特意提到张明德为胤禩相面的事情,称赞了胤禩的面相非凡,希望能将这个夺嫡的强敌除去。看父皇并没有明显反应,他便换了话题,表示可以帮父皇解决艰难问题,将废太子铲除。
康熙气愤之极,立刻将胤禔驱逐出门。
随后,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了有关太子胤礽及胤褆镇魇的事件,康熙立即下令抄家,并将胤褆圈禁起来。接着是关于胤禩的事情,他虽然被称为“八贤王”,但实际上相当擅长笼络人心,以此获取良好声誉。康熙又怎能不明白他背后的目的呢?
因此,他们以“企图杀害太子”的罪名,将胤禩囚禁起来。
康熙发现太子之位空缺,众皇子心中忐忑,希望尽早填补这一空白;而且康熙更是希望能让胤礽重新成为太子。因此,在那个冬天,他召集大臣,让他们推荐新的太子人选。经过揆叙、阿灵阿等人的讨论后,他们向大学士马齐推荐了八阿哥胤禩。
此举使得康熙非常愤怒,揆叙遭到了严厉的训斥。
康熙五十六年,纳兰揆叙去世。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纳兰揆叙受到指责,但他的结局还算不错。而且,在康熙的早期评价中,他对揆叙非常赞赏,并称其“人品好”,因此给予了他重用。揆叙去世后,康熙为他赐予谥号“文端”。
谥号是对已故者一生的评定。在康熙时期的大臣中,熊赐履(曾担任阁员和相职、理学方面的杰出人物)便获得了这样的谥号;由此可见康熙对他的肯定。揆叙去世后,康熙感慨翰林院内再无像揆叙那样称职的掌院学士。
能够获得康熙如此肯定的评价,揆叙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然而,在雍正登基后,雍正二年,他追夺了揆叙的官职和“文端”的谥号,并将其墓碑改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此举实则是因为他痛恨揆叙生前与胤禩关系密切,并助其争取皇家继承权。
直到乾隆登基后,揆叙才得以重新获得谥号和官职。
纳兰揆方
纳兰揆方是明珠第三子,关于揆方的记载非常少,因为揆方与妻子早在便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按昭与元普。康熙直接下旨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全部过继给了揆叙抚养,并且为其改名为永寿与永福。
揆方的妻子同样出身显赫,她是康亲王(铁帽子王礼亲王)杰书的第八女儿(郡主)。揆方娶了这位郡主后,便享受到了和硕额驸的待遇。可惜的是,揆方还未能有所建树,这对夫妻就相继去世了。
然而,他的两名儿子都顺利长大了。
永寿在16岁时就被任命为佐领,两年后晋升为一等侍卫;雍正即位后,他获得散秩大臣的职位,随后逐步升至议政大臣,并兼任多个职务。可惜的是,他在雍正九年因病去世,享年仅30岁。
永寿的妻子是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含太公的女儿关思柏(苏完瓜尔佳氏),她是一位在清朝时期颇具声誉的闺阁诗人,并被授予一品诰命夫人的称号。永寿和关思柏感情深厚,他们育有四个女儿,全由妻子所生。
长女:嫁给了平郡王纳尔苏(努尔哈赤的七世孙,他的妻子是曹寅之女,曹寅曾受到康熙皇帝的高度信任)第四个儿子固山贝子福秀。
次女成为了富察·傅恒(孝贤皇后的亲弟弟)的嫡福晋,她是满清最美的女子。
第三位女性嫁给了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的后裔,护国将军希布禅。
第四位女子:经过选秀进入皇宫,成为了乾隆的舒妃。
永福的仕途远不如哥哥永寿那般顺利,他仅担任了内务府总管一职。此外,由于其岳父与胤禟有关系,支持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争夺皇位,结果使他成为雍正帝的对立面,在雍正登基后遭到清算,被解除职务。后来他再次被启用,出任盛京户部侍郎,一直到乾隆四年。
永福的正妻是九阿哥胤禟的第三个女儿,父亲是胤禟的妾完颜氏。
因为胤禟的第三个女儿出嫁时被册封为郡君,因此永福也被封为了多罗额驸。
据说在胤禟的第三位女儿出嫁之前,他家里的财富不足二十万两白银;不过自从与明珠家联姻后,现有的银子已超过四十万两,而田产和生意等资产也接近三十多万元。
雍正帝称为胤禟,获得了明珠家中数百万两银子的财富。
永福的正妻爱新觉罗氏为他生下了一子两女。永福去世后,雍正八年间,雍正发圣旨将所有子女过继给了哥哥永寿。永寿与弟弟永福感情深厚,对待侄子侄女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
总结
纳兰明珠作为叶赫部国主的孙子,天生出身显赫,其仕途也颇为顺利。在康熙早期,他便已位高权重,入阁担任大臣。然而,不幸的是,明珠卷入了党争,这对皇太子胤礽的地位构成了威胁,而康熙自然无法容忍他如此恣意妄为。尽管如此,考虑到明珠在清朝的贡献,康熙虽然让他黯然退场,却并未处以死刑,而是选择让其安享晚年。
明珠一生只钟情于妻子爱新觉罗氏,且他的三个儿子均出自她之手。
纳兰容若因其卓越才华而名留青史;他的深情厚谊同样使他声名远扬。可惜的是,发妻所留下的唯一儿子因争夺皇位而遭受流放。
纳兰揆叙与他的哥哥一样才华横溢,情感专一,对妻子耿氏十分深爱;可惜的是,耿氏并未为丈夫生育子女。而他则因支持皇八子胤禩,而遭到雍正帝的清算。
纳兰揆方,与妻子爱新觉罗氏恩爱非常,只可惜夫妻二人相继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过继给了哥哥揆叙。虽然永寿一步一步做到了议政大臣之位,四个女儿也都嫁给了皇亲国戚,但从永寿这一辈开始,明珠的家族逐步没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