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
九三学社衡水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公民心理健康”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方面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维护群众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我委高度重视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立足服务群众,助力和谐社会,不断提升我市精神(心理)科诊疗能力,规范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与多部门配合全力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一、强化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一)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吴晓华在《关于成立衡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请示》中批示:“聚焦突出心理问题,研究采取特色管用措施,试出新路子来。”为贯彻落实好吴晓华书记批示精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我市成立了以市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卫生健康、政法、教育等15个部门的主管领导为成员的衡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动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制发《衡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创建工作任务和部门责任分工,在卫生健康、教育、公安、民政等单位全方位开展针对全人群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二)完善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市县两级建立由政法、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在乡(镇、街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小组,在村(居)委会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帮扶小组,定期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和开展联合行动,不断加强部门沟通合作,健全精神卫生工作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
(三)落实精神卫生项目管理机制。每年组织市级专家对各县市区开展两次全面督导检查,督导考核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包括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等核心指标)实行综合评分月度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推动辖区患者服务管理质量。
二、强化精神(心理)科诊疗服务和患者管理
(一)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我市三级综合医院均设置精神(心理)科,二级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大力引导和支持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精神专科医院11家,设置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19个(包括设有精神科的乡镇卫生院3个)。现有精神科床位2468张,精神科执业医师286名(含助理51名),每10万人口拥有精神科医师6.78名,已达到2025年4.0名/10万人口的规划建设目标,精神卫生医疗资源能够满足我市居民就医需求。
(二)发挥精神卫生医联体作用。我市成立精神卫生医联体,建立双向转诊“直通车”,畅通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机制,方便群众依据病情就诊治疗。去年以来,派出经验丰富的精神(心理)科医师133人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口帮扶,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做好技术带教工作,提升基层精神心理科业务水平,形成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支撑、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构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助的市、县、乡、村四级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三)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组织专家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高风险患者随访技术指导工作,2023年,评估高风险患者474人,其中危险性等级3级及以上的患者294人,并与公安、民政等部门进行信息对接,加强联防联控;规范开展患者随访,掌握患者近期病情和生活状况,对患者家属进行103场疾病护理健康教育,惠及10300余人次,提高患者家属的监管照护能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持续为6个脱贫县脱贫户免费发放药物,最大化减轻患者服药负担,提高患者服药率,稳定病情。
三、强化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能力
一是成立心理疏导专家指导组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从卫生健康、公安、司法、教育、残联等多行业遴选专家组成市级跨部门专家指导组,为创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组建衡水市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为群众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二是加强市级心理援助热线(0318-2117120)建设,确保7天×24小时畅通,安排具备相应资质且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承担线上咨询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电话咨询和心理援助服务。三是搭建衡水市智慧心理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完成平台本地化配置、网络配置、系统安装等工作,具备心理评估、健康宣教、数据分析、档案管理、量表管理、风险预警等功能,可通过远程网络和手机进行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四、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影响力
扎实开展以百场心理健康义诊下基层、百场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百场职工心理团体辅导、百名心理志愿服务者大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四个一百”主题宣教活动。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和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的意识,营造浓厚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氛围。2023年,共开展心理健康义诊下基层173场,通过发放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材料、现场心理咨询义诊、入户送温暖(送医、送药、送慰问品)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心身同健康的理念,提高群众识别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意识;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110场,通过生动的课件、有趣的互动、鲜活的案例等形式,启发儿童青少年汲取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掌握走出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绪的方法和规避心理疾病的风险;开展职工心理团体辅导137场,为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关爱服务,对有需求的职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调适,促使职工掌握调解压力、管理情绪、化解矛盾的基本技巧;培训心理健康志愿者1000余人次,提升志愿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心理健康服务维度。协调宋荣香青少年心理研究、衡水市心理健康协会等社会组织和社工团体参与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12: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