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青铜文物出土一百周年揭碑仪式举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5 12:56: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莲鹤方壶,被郭沫若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于1923年在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河南博物院就是为妥善收藏保护此批文物而成立的,“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院”成为一段佳话。8月25日,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青铜文物出土一百周年揭碑仪式在新郑举办。

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青铜文物出土一百周年揭碑仪式举行

对于莲鹤方壶,郭沫若先生曾说:“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蹰满志,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脚下,欲作更高更远的飞翔,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时代脱出之时,恰是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的如实表现。”

2023年,正值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两周考古学术研究,加强多学科合作,深入开展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与解读工作,以加深我们对两周时期社会制度、礼制文化、阶层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生活的认识,在中国考古学会的指导下,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局、新郑市人民政府、中国考古学会两周专业委员会承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的“新郑莲鹤方壶青铜器出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河南新郑市举办。

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青铜文物出土一百周年揭碑仪式举行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师东坡,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郑州市文物局和新郑市的领导出席了揭幕仪式。

100年前的今天,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青铜礼乐器百余件,引起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并以“新郑彝器”扬名于世。当时正是中国考古学发轫之始,郑公大墓青铜器的出土,使得年轻的中国考古学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研究和传播契机,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也因此得到较大提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土文物几经周折辗转,最终由河南省古物保存所收藏,在此基础上,1927年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郑公大墓青铜器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首批镇馆之宝。

“郑公大墓青铜器,承西周凝重敦厚之绪,启春秋战国清丽开放之先,是春秋中期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群。特别是国宝青铜莲鹤方壶,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匠心技艺和艺术成就,是中国青铜器最为优秀的杰作之一。它的发现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更成为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载体,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具有重要意义。”任伟在讲话时说。

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青铜文物出土一百周年揭碑仪式举行

新郑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还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据新郑市副市长王淑慧介绍,新郑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和神秘的具茨山岩画文化,馆藏文物6万余件,境内星罗棋布7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包括郑韩故城等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卧佛寺塔等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5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尤其是今天大会的“主角”莲鹤方壶,100年前的今天在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惊艳问世,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典范之作,被誉为“国之重宝”。

编辑:陈梦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铜时代的绝唱——莲鹤方壶出土百年记
...只鹤组成了它的名字——莲鹤方壶。1923年8月25日,河南新郑李家楼一处菜园内,伴随着春秋时期郑公大墓的意外发现,众多珍贵文物出土,一对“并蒂莲花”的莲鹤方壶惊动四方。一百年
2023-08-25 15:39:00
巍巍古城 诉说东周风云(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07日 第 11 版)战国“新郑”陶片。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春秋青铜编钟。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战国蟠虺纹四栖盖铜鼎
2024-11-07 06:03:00
纪念邮折首发 百年“莲鹤方壶”为河南幻化新期待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1923年8月25日,在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村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墓,出土了一对莲鹤方壶,惊艳世人,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一朵莲、一只鹤,组成了它的名字——
2023-08-22 21:42:00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遗址发现编钟祭祀坑 出土24个编钟
...)近日,据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工作者在新郑黄帝故里遗址发现一座编钟祭祀坑。坑内共出土24个编钟,年代为春秋中晚期。编钟祭祀坑。图片来源: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据介绍,
2023-08-29 14:41:00
新郑黄帝故里遗址发现编钟祭祀坑
近日,总台记者从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新郑郑韩故城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在黄帝故里遗址发现一座编钟祭祀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余洁介绍,该遗址编钟祭祀坑东西长2.6米,南北宽1.
2023-08-27 11:55:00
闪耀吧!中华宝藏⑨丨“钺”不一般 它是古代王侯的“私人订制”
...代王权的“私人订制”“这件兽面青铜钺是1965年由河南新郑县(现新郑市)的一个农民送交给开封文物商店的。”文物志愿讲解员崔俊萍告诉记者,这件青铜钺出土于新郑县辛村乡望京楼夏商
2024-07-25 13:15:00
第十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 10月新郑见
...多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在2月17日的会旗交接仪式上,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宏伟代表新郑市委、市政府从北京市房山区领导、安徽省蚌埠市领导手中接过会旗,由此,联盟会正式进入“新
2023-02-18 17:37:00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式提供了新的关键性的证据。有趣的是,2010年度入选的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2014年度入选的郑州东赵遗址都发现了夏代、商代城址,两座不同时期的城址位于同一地点,在研究夏代
2024-04-03 09:36:00
新郑市首所河南省实验智慧云校落子新郑双语高级中学
2025年5月19日,新郑双语高级中学与河南省实验中学智慧云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新郑双语高级中学报告厅隆重举行,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并完成授牌。中原华信控股集团总裁谷建光、河南省
2025-05-22 15:1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沧州海关在全省率先实行远程视频核查核查时间压缩50%以上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石家庄海关在所属沧州海关进行试点
2025-10-07 08:29:00
为营造浓厚中秋节日氛围,山东省招远阜山镇在中秋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中秋故事阅读活动。活动以“品读中秋故事,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
2025-10-07 08:35:00
记者走基层丨新河县南马庄村:田间菌飘香 村民日子甜
10月6日中午,新河县南马庄村村民孙良合一家在吃团圆饭。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10月6日,中秋佳节。记者走进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
2025-10-07 08:36:00
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盛装归来 助力阿坝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文旅+生态”“文旅+文化”深度融合,9月29日,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焕新启幕。同时,主题为 “最孤独的咖啡屋
2025-10-07 08:36:00
城墙根下、石板路上、古树旁……老门东流动舞台带来独特“消费引力”别开“声”面 街区客似云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通讯员郁培媛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7 08:41:00
月圆阅江楼
10月6日,中秋月圆夜,南京阅江楼与圆月相映成趣。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2025-10-07 08:41:00
长江引航中心今年前8月引航船舶4万余艘次,其中引航南京港船舶4298艘次引航出海“新航道” 通江达海向全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近日
2025-10-07 08:41:00
中秋佳节,市民游客纷纷出门赏明月、品民俗、看焰火此月同辉 家国共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夏思宇刘全民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假期
2025-10-07 08:42:00
“先看金陵图,再逛南京城”打开游玩南京新方式一键“入”古画,穿越千年游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5日晚
2025-10-07 08:42:00
江南东延线已穿过城门,江北主线桥顺利贯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持续推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吴春霞“我们已成功下穿仪凤门
2025-10-07 08: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通讯员李青“中秋快乐!”10月6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
2025-10-07 08:42:00
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
志愿者假期组织精彩演出、送上温暖关怀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10月6日,志愿者在悦华延龄护理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07 08:42:00
三羊里社区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科普培训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环保教育,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10月5日,大兴区亦庄镇三羊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团队
2025-10-07 09:05:00
平安月饼庆中秋
10月6日,保定公安交警在西大街向游客赠送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10月6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西大街为游客送上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倡导平安出行共庆中秋佳节10月6日
2025-10-07 09:22:00
播州区:红色文旅掀起假日热潮 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多彩贵州网讯 “今天来到这里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并铭记这段历史。”10月4日
2025-10-07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