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国之兴衰:从‘小霸’地位到战国边缘的波折历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2 12:43:00 来源:戏说三国

春秋战国里的诸侯争霸过程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郑国。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往好点说,可以说是天下之中,往差了讲,那就是一块四战之地。但是郑国却有一段非常牛掰的时期——被称为“小霸”。

郑国之兴衰:从‘小霸’地位到战国边缘的波折历程

我们首先来看郑国的历史——周宣王的弟弟是郑桓公,郑桓公的儿子是郑武公,可能这么说没什么概念,那直接找个人来类比一下,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周幽王,他的堂弟就是郑武公,这个血脉可就了不得了。郑国和周天子的关系就是这么紧密,所以后来平王东迁,郑国双手支持,并且伴随平王一同东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么一段史料,“於是郑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於周未有兴者,楚其後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後也,伯夷佐尧典礼。秦,嬴姓,伯翳之後也,伯翳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於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後,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

郑国之兴衰:从‘小霸’地位到战国边缘的波折历程

这段史料说的什么呢?就是说郑桓公眼看西周可能快要完蛋了,于是在太史伯建议下打算抛下祖先留下的旧地雍梁,避免留在关中旧地,因为如果留在关中旧地,就要持续和犬戎作战,太麻烦了,不如去黄河以南的地方,找虢国买点国土,建个国配陪着周天子。

春秋早期,郑国确实和王室周天子相互依靠,但是吧,后来这个郑国路线错了,不再对周天子毕恭毕敬了,虽然血脉很接近,但是搞事情的还是郑国,郑庄公是郑武公的儿子,他满脑子里都是利用王室让自己强大。

考虑到平王的祖父周宣王和郑庄公的祖父是兄弟,郑庄公的爹郑武公护送平王东迁立下大功,靠着父祖留下的大好和睦局面,郑庄公不费力的就担任周王室的卿士。接着这货就经常用着自己的特殊身份吞并诸侯,以周天子名义进行扩张——郑庄公利用公卿身份,除了可以轻轻松松统帅王室的军队,还可以靠着王室名义号召天下诸侯进行组建联军,以王室的权威讨伐其他诸侯,所谓“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郑国之兴衰:从‘小霸’地位到战国边缘的波折历程

但是吧,这种大好局面,郑庄公亲手打破了,原本这种局面带给了郑国“小霸”的地位,只是他后来居然打起了周天子所在地的粮食资源问题——强抢王室的粮食。这就尴尬了,周天子很恼火,于是和“亲戚”郑庄公兵戎相见,著名的繻葛之战就是描绘的这场战争。

周王挨了郑国士兵的一箭,真的是奇耻大辱,作为天下共主,这一箭,使得周天子最后一丝尊严扫地,原本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最后一条遮羞布被撤掉了,郑国事后想想,也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了,他和周天子毕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为了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居然搞成这样,于是郑庄公连忙采取补救措施,比方说特派大夫祭仲去慰问受伤的周王及其左右随从。

但这场大战,因为是王室天子和王室卿士的内斗,所以给诸侯带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坏头,本来王室权威就低,这么一来就更低了,之后周天子另一个血脉很近的“亲戚”鲁国国君鲁桓公直接拒绝朝见倒霉中箭的周王。

郑国之兴衰:从‘小霸’地位到战国边缘的波折历程

要是没这种破事儿,郑国能继续保持“小霸”乃至成为大国吗?答案是,依然不行。为什么呢?因为郑庄公死后,君位争夺绵延不断长达二十多年,社会动荡不安也就罢了,人口还大量减少,郑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郑国自此正式从“小霸”衰落成三四流小国。

那如果也没有继承权的破事儿呢?郑国有可能成为大国吗?答案是否定的。郑国要想成为大国,人口是个跨不过去的坎儿,而掠夺人口这件事其他国家做的,他就不怎么可以做的。因为郑庄公死后他郑国的邻居确实很不好惹——郑国的东面就是鲁,西北就是周天子和晋国,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鲁国晋国楚国就不提了,咬他们可能会被锤到死,当时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周陈蔡许看上去的确是战五渣,可是搞他们划不来啊!像周天子就不要说了,搞他就好像在自杀一样,伐蔡、伐宋、侵陈,撵许,得到的这些领地还是垃圾地啊,人口还是太少,再说你打下这些国家,要是打得太狠,国际舆论就要爆炸了,打得轻飘飘,得到的东西肯定是人口不足,这玩意太不靠谱了。

郑国之兴衰:从‘小霸’地位到战国边缘的波折历程

归根到底,郑国在周天子的东边,周围都没有名山大川,全是平原的诸侯国。虽然很富庶,但是周围的邻国,卫国、宋国、许国、蔡国等等,你灭掉哪一个,都足以让国际舆论沸腾。郑国不像楚国、燕国、秦国那样靠近夷狄,随便消灭夷狄扩充势力的条件是没有的。我们回头看下战国七雄的崛起。

秦国灭了蜀国、义渠,获得天府之国的地方、并解除后顾之忧,获得强大的资本;楚国灭了越国、并且向贵州扩展势力;赵国北击匈奴,获得了河套地区,具有了称霸的资本;燕国获得右北平(张家口)、辽东。郑国想发展(抢人口),但是从哪里发展(抢人口)呢?总不见得非要去啃楚国和晋国吧?那是找死啊!

做个小总结,像郑国这样的倒霉国家,从第一代郑桓公他放弃关中那一刻开始,郑国即使不在战国初期被韩国灭掉,也会在战国中后期被灭掉——你在中原,很有钱,很富庶,但没办法扩张,周围没有蛮夷经验包的。迟早被人一口吞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郑、宋、鲁三国的兴衰史
很多人会注意到,郑国、宋国、鲁国这几个春秋初期版图相对较大,地位也很高的国家到了战国却成了弱鸡一样,完全没什么表现。这除了春秋时的霸主还比较收敛,只图名利,很少伸手到中原外;更主
2024-05-07 20:44:00
战国烽火:魏武侯的扩张之路与魏国的兴衰
...对的国际地位,魏武侯开始行动。魏武侯三年,魏国讨伐郑国,在注地重创救援郑国的秦军。魏武侯五年,魏武侯联合三晋联军,攻取楚国的榆关,打开魏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武侯七年,秦、魏爆
2024-03-01 10:55:00
郑国兴衰史:从辉煌小霸主到内乱覆灭
说到郑国,首先还得从郑国的建立开始说起,郑国和其他大多数诸侯国都不一样,并不是在西周建立之初就被分封的诸侯国,而是后来由于是周天子亲弟弟的原因被分封并建国的。郑国郑桓公姬友本是周
2024-05-10 11:42:00
聊聊春秋战国时期陈国历代国君
...国,但随着时局的变迁,陈国开始依附于临近的大国,如郑国、楚国,后来又依附于晋国等。这种外交依附的策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理所当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陈国不得不与强大的邻国
2024-05-18 16:12:00
晋国霸业兴衰史:从文公改革到三家分晋
...国陷入五子争位的混乱。正所谓是“内宠盛而齐霸衰。”郑国,曾经是春秋小霸,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战略要冲,历来是各位霸主及强国争夺的焦点。而郑国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2024-04-02 02:54:00
从延津渡看春秋:郑国的战略地位与晋楚争霸
...《历代战争年表》的统计,大约发生了380次战争。其中,郑国直接受灾的就有80次。翻开整部春秋史,每当诸侯争霸伊始,郑国都会显现着身影。当然,它一般是作为被暴打的对象出现的。那
2024-02-14 20:29:00
探讨明教在中国的兴衰历程
...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本文将详细探讨明教在中国的兴衰历程。明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明教主要以道教为主,强调内丹修炼,追求长生不老。到了宋朝,明教开始吸收佛教和儒教的
2024-11-14 19:48:00
周朝分封制度下的姬姓诸侯国兴衰史
...乎打遍列国无敌手,前225年秦将王贲灭魏;韩国虽然灭了郑国,但整个战国时期除了韩昭侯时期曾强势过一段时间,其余绝大部分时候韩国都是属于受欺负的那个,前230年内史腾灭韩。第四
2024-02-22 20:54:00
春秋历史之郑国的兴衰
...王,将国度镐京附近的郑地,封给自己的弟弟姬友,建立郑国。姬友就是郑国的第一代国君郑桓公,当时的郑地并不是今天郑州一带,而是在现在的陕西渭南华县一带,当时属于王畿之地(即周王室
2023-07-08 14: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