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笑容多起来 心里暖起来(民生视线·特别报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03 06:1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第 19 版)

笑容多起来  心里暖起来(民生视线·特别报道)

图①: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一家托育园,孩子们在老师陪伴下快乐游戏。

王帅甫摄

图②: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塘洲镇洲头村,村民展示采收后的蔬菜。

邓和平摄

图③: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兴镇照耀村,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帮助村民完成2025年家庭医生履约电子登记。

成和平摄

图④: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电焊工孙景南在车间指导徒弟技术细节。

吴 双摄

笑容多起来  心里暖起来(民生视线·特别报道)

经过外墙维修、屋面修缮、管网改造、绿化提升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等改造项目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东苑社区东苑小区旧貌换新颜。

田凯平摄

笑容多起来  心里暖起来(民生视线·特别报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电焊工孙景南——

“咱技术工人赶上了好时候”

2024年10月18日,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之一。

那是中国中车集团技能周活动暨2024年职业技能竞赛的最后一天。在吉林长春,我接过集团颁发的首批首席技师证书;几乎是同一时间,在山东青岛,我的“00后”徒弟史先良荣获集团技能大赛电焊工比赛第三名。

虽然相隔千里,但我觉得在长春和青岛之间,好像有一个接力棒正在传递——我为自己感到自豪,也为徒弟感到骄傲!

弧光闪烁、焊花飞溅,焊好一道细密齐整的鱼鳞纹焊缝并不容易。刚开始,我会攥着徒弟的手,手把手地让他们感受“焊透”的感觉;更多时候,我传授方法,年轻人学得很快,总能举一反三,在生产一线活学活用,也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绽放光彩。

“新八级工”制度的实施打破了职业天花板,我的职业生涯再上一个新台阶,深感咱技术工人赶上了好时候,大国工匠大有可为。

今年,我希望在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下,技能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也希望技能人才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好新技术、使用好新工具,在更多项目上建功立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技艺。

(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村民熊成龙——

“‘一老一小’的生活都更好了”

在我们村,“一老一小”的生活都更好了!

2024年1月,村里办起了养老服务驿站,提供一日三餐,6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每天三餐都在那里吃,只需要办理300元的月卡,偶尔去也有不同的折扣。我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00多人,再过3年我也60岁了,都能受益。

过去,农村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看病。现在养老服务驿站里建起了卫生室,有医护人员、理疗床位、各种慢性病药品,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卫生室经常从县中医医院请专家来坐诊,为村里老人免费体检,还帮我们建立了健康管理档案。

养老服务驿站里还有书画室、舞蹈室、棋牌室。每到节假日,村里还在驿站外的文化广场上组织唱歌、打腰鼓等活动,增加了村民生活乐趣。

不仅老人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便利,孩子的教育条件也改善了。以前,村里孩子上学要自己早早走着去,或者由家长送过去。现在校车开到了村口,孩子们上学更方便了。放学之后,还可以到村文化中心看书、做作业。到了寒暑假,还有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做科普教育,开阔他们的视野。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村投入乡村建设,日子一天更比一天红火。

(本报记者吴君采访整理)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郝健——

“保证正月里一直都有新鲜蔬菜”

每天一大早,我们两口子就来到蔬菜大棚,抓紧按社区团购的订单足斤足两、保质保量地挑出菜,再打好包。

我家15个大棚一共种了茴香、生菜、菜花等30多种蔬菜,每个棚的蔬菜都有不同的种植周期。春节前咱倒排农时,分次分批种下去,保证正月里一直都有新鲜蔬菜。

辛口镇有“京津蔬菜第一镇”之称,很难想象,一年多前这里还曾经遭受过一场大洪水,我家大棚在洪水中全部被淹。水退后,西青区迅速推进复耕复产,灾后补偿款和保险赔付款及时到位,新建的大棚比原先更高、更宽、更结实。

咱辛口镇水土好,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好,消费者特别认可!比如咱种的水果西红柿,直接吃就倍儿甜,供不应求。还有好多客户吃了咱家的菜觉得不错,直接加我微信长期购买。2024年我家蔬菜产量20万斤,收入40万元左右,不仅比2023年多1/3,也超过往年。

大家都盼着更好的日子,干劲儿更足了。新的一年,我们要把更多绿色健康的蔬菜送到市民餐桌上。

(本报记者靳博采访整理)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居民陈代蓉——

“这样的好地方,舍不得搬走呐”

我在民主村住了60年,这两年社区变化太大了。2021年底民主村片区启动城市更新项目以来,马路铺上新地砖、楼梯装上了栏杆、晚上有夜灯……大家伙儿都说民主村“一哈儿就变了”。

去年夏天,太阳烈得很,我在去买菜的路上,刚走几步就有点头晕。我扶着墙心里想,如果社区里能再多点桌子板凳就好了,于是就拨通了负责我们这里项目建设的九龙城市更新公司周经理的电话。随后,他就抱着一堆资料来考察规划,不到一个星期施工人员就来了。户外桌椅铺设到位后,街坊邻居都爱坐着唠唠家常。

我还学到了一个新词,叫“完整社区”,就是居民所需的各类生活配套在社区都能找到。现在,在我们民主村,看病养老不用跑远路,还可以到食堂用餐,“医食住用行”面面俱到,这样的好地方,舍不得搬走呐!

尽管我已经75岁了,但新的一年,我还想参加老年舞蹈队,这可是我们民主村的另一个招牌!希望社区今后能组织更多文艺活动,最好邀请年轻人一起参与进来,更有活力。

(本报记者沈靖然采访整理)

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乔丽娟——

“一说‘和为贵’,大家都认”

六尺巷文化中,“和为贵”是重要组成部分。

不久前,我们西苑社区一间门面房搞装修,噪声过大,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商家遭到了居民投诉。我联系城管、环保、住建、物业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代表到装修现场调解矛盾。

我跟正在装修餐饮店的负责人赵先生说:“六尺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和为贵’的精神,大家都住在一个社区,谁家都有老人小孩,需要休息,这是合理诉求。”我又跟居民代表征求意见:“做生意嘛,早一天开业,节省很多成本。要不这样,下午1点20分,孩子们基本都要上学了,咱们允许1点30分开始装修,后续我们会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最终,大家满意而归。

现在,一说“和为贵”,大家都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居民都自觉礼让解决。

新的一年,社区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做,这里面有挑战,但我们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徐靖采访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牢记“民生为大”嘱托 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牢记“民生为大”嘱托 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民主村社区配套门店林立现场回放 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
2024-04-25 03:37:00
...完整社区建设十大案例之一的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一起来看看这里的发展和变化。2025年的蛇年春节,是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更新亮相后迎来的第二个春节,这里聚满
2025-02-02 12:10:00
...起风从而引发森林火灾。2023年4月10日,西昌市海南街道民主村村民吉次某某邀约同村2名村民前往林区维修入户水管。3人在分段维修过程中,吉次某某使用打火机烧灼胶管,欲用溶胶对
2024-04-04 12:26:00
时政镜距离 | 民生无小事,冷暖见担当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书记伍成莉今年41岁已扎根社区工作13年民主村党群服务中心平均每天要接待30多个百姓8000多名社区居民的一件件小事都装在伍成莉的脑子里4月23
2024-04-25 09:38:00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特写|民主村的龙门阵
民主村已成为观察重庆、了解中国的“窗口”。4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媒体采访团走进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民主
2025-04-22 16:50:00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丨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22日下午走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干净的街区,红砖楼房,茂盛的黄桷树,宽敞的社区广场……民主村社区内房屋建于上世纪50-90年代,2022年初,
2024-04-24 21:46:00
上游观察|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民生的大事
...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里,有关未来发展的宣传图片。吃上一顿让人满意的热乎饭看上去是民生小事,却是很多家庭的大事。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民主
2024-10-10 17:17:00
...、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这段时间,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正在加快二期改造更新,年底完工后,这里将新增文创、非遗、健身、艺术展览等更多社区服务新业态,加快探索老旧小区改造“
2024-06-17 08:31:00
新闻多一点|民主村的城市更新样本
...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考察调研他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了解当地实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情况民主村片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总面积约580亩,有近2万居民这是近日拍摄的民
2024-04-24 12:1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