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代诗人在舟中过夜,写下一首绝美的小诗,入选语文教科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6 11:49:00 来源:戏说三国

诗歌的发展脉络,如果按朝代来梳理,很像一条抛物线。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题材广泛,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影响深远,也就是抛物线的顶点。

清代诗人在舟中过夜,写下一首绝美的小诗,入选语文教科书

宋代诗歌在唐诗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相对于唐诗来说,还是逊色不少。

元代之后诗歌的发展衰落的比较快了,明清诗歌虽在复古与创新的矛盾中有所发展,可终究还是在走下坡路。

当然,这只是大致脉络,相对而言。

元明清的诗歌还是有很多的可道之处,并且也出现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清代诗人在舟中过夜,写下一首绝美的小诗,入选语文教科书

接下来,我们要赏析的这首诗,便是清代诗人一首堪比唐诗的经典五绝作品。

诗名《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浙江海宁袁花人。

查慎行年少聪颖,五岁便能作诗,十岁时作《武侯论》,崭露头角。成年后,他游历四方,结交文人雅士,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和创作素材,后成为是清代著名诗人,也是“清初六家”之一。

查慎行一生作诗不下万首,其诗多记行旅,善用白描手法,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具有清新自然、质朴醇厚的风格。

清代诗人在舟中过夜,写下一首绝美的小诗,入选语文教科书

《舟夜书所见》这首诗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偶然所见之景触发灵感而作。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开篇两句描写的是诗人所见江边那静态的夜色。

在漆黑的夜晚,没有月光,周围一片漆黑,这时他看到了远处江面上的一盏渔灯。

那渔灯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那么微弱,就像一只萤火虫发出的光。

诗人以“孤光”形容渔灯,用月黑江面的暗色。与一点渔火的亮色对比,既突出了灯光的孤独、微弱,在这种环境下,又给人以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

清代诗人在舟中过夜,写下一首绝美的小诗,入选语文教科书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微风吹过,江水泛起层层波浪,那渔灯的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波浪的起伏,灯光被打散,化作了满河的星星。

诗人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动态描写,将微风、波浪与渔灯的光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美妙绝伦的意境。

“簇”字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出了微风使浪花聚集的情景;“散”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灯光被波浪打散的画面,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以“见”字为线索,由“渔灯”这一视觉中心展开,从“月黑”的背景到“孤光一点萤”的特写,再到“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动态画面,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别有一番风味。

清代诗人在舟中过夜,写下一首绝美的小诗,入选语文教科书

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大自然中这一稍纵即逝的美妙瞬间,将那渔火和微风江面结合后的景象,比喻成漫天的星辉,很好的展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四句20个字都在写景,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绝美德渔舟夜景图,有清冷静态,同样也有灵动德动态,营造出一种真是唯美到让人心醉的意境。

唐诗往往以雄浑、豪放、壮阔见长,与唐诗相比,查慎行的这首五绝虽然在气势和格局上可能略显不足,但在艺术表现力和意境营造上丝毫不逊色。

清代诗人在舟中过夜,写下一首绝美的小诗,入选语文教科书

这么经典的一首诗,也难怪能够常年被选入了语文教科书中,成为学生必背作品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力去钻研古诗词呢?张炜提到两点应当警惕的地方。一是教科书对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等的窄化、片面解读。张炜称当以自己的文学经验去深入研读古诗人时,发现与自己在教科书中获得的
2023-10-30 17:41:00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精力去钻研古诗词,张炜提到两点应当警惕的地方。一是教科书对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等的窄化、片面解读。张炜称当以自己的文学经验去深入研读古诗人时,发现与自己在教科书中获得的
2023-11-09 12:00:00
《喜晴》:范成大对春夏之交的细腻描绘和感悟
...篇幅太长,未见范成大的生活和诗文功力。范成大有一首小诗,将两幅对联连成首妙诗,短短24个字,令人回味无穷。《喜晴》宋代:范成大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
2023-10-03 12:43:00
...了一代代儿童的成长,并成为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书的唯一一首童诗。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义乌市文学
2024-01-05 09:08:00
以文学之光 映闽台深情
...一场关于诗的活动给漳州古城带来了雅意。“游古城,写小诗”活动由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漳州市作协主办,来自漳州、台湾的作家、诗人一起探讨文学创作,带领闽南师大文学院学生游古城,写
2023-11-08 07:54:00
她是“最干净”的女歌手,一首歌火了28年、如今已被写入教科书
当旋律响起,时光仿佛被拉回到那个辉煌的90年代。在东京的街头巷尾,一首歌曲突然飘扬而起,如同春风拂面,清新又动人。那是坂井泉水的歌声,她的音乐在那个瞬间点燃了无数人的心灵之火。坂
2024-06-03 10:53:00
《大道薪火》央一首播,历史教科书气象,有故事,有理论,细节足
...大历史题材剧作的理论性,娓娓道来,不失为一部有历史教科书味道的作品。同时,这部电视剧在很多细节上,非常饱满。故事性和理论性,是《大道薪火》率先体现出来的特点。如果只有故事,而
2023-09-17 16:49:00
她是“最干净”的女歌手,一首歌火了28年,如今已被写入教科书
话说当年啊,90年代的日本家家户户都被一阵空前绝后的音乐热潮给席卷了。唱片行的铺面就跟现在的网红直播间一样,门庭若市、香火旺盛。98年夏天,从东京的一家不知名小录音棚里传出了一阵
2024-04-26 15:13:00
...奇迹的磅礴能量,堪称我们普通大众追求人生价值的生动教科书。“田间诗人”的走红,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凡人的逐梦生辉之路。或许有人认为,吕玉霞能写出如此动人诗句,源于天赋。然
2025-03-29 12: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