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方 可
浙江丽水一条安静的弄堂里,一家服装店每天都会迎来熟客。依托“一对一”的精准推荐,店主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度链接,小店也越来越受到欢迎。数字化浪潮下,不少商家迁回线下,这种选择看似“另类”,实则映射出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从线上转回到线下,体现的是消费的多层次。随着“悦己经济”崛起,在实体店购物,“所见即所得”,消费者的情绪价值拉满。据《中国青年报》观察,2024年“6·18”电商大促结束后,很多中小体量的商家开始考虑回到线下开实体店。线下沟通让理性的价格比较瞬间让位于感性的体验认同。这种体验带来的消费新变化值得关注。
线上与线下两种商业模式、思维方式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逐渐达成互补。很多店家选择双管齐下,“线下开店+线上引流”的销售路径。可以看到,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在更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衍生出新模式,迸发出新活力。
线下小店的回归,打造了小店商圈,带动了更多人创新创业。早在2019年底,全国注册小店8000多万户,带动就业约2亿人。在2021年,商务部办公厅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至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
每个城市的活跃小店商圈各有特色:成都宽窄巷子的小吃与茶馆源远流长,杭州四季青是全国服装小店最大的供货源之一,昆明的鲜花和水果批发市场辐射东南亚;沈阳五爱轻工市场的货品销往整个东北亚经济圈。小店们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吸纳着返乡青年、宝妈、手工艺人等灵活就业群体,成为经济波动背后的一层柔软而顽强的屏障。
当小店经济更新迭代,各地政府也要积极因地制宜,打造适应本地需要的特色商业步行街,推广“小店+步行街”捆绑模式。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公共安全需要的前提下,要划定城市特定区域,为小店提供租金相对合理的经营场所,统一规范化管理,为小店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不仅能够防止中小微企业主承担过高的租金,挫伤经营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解决诸如路边摊挤压公共空间等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困境。
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社区小店找到就业与创业的平衡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品交易,更是人间烟火,是就业机会,也是社会发展中实实在在的民生回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1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