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 | 李安琪
编辑 | 李 勤
36氪获悉,近日国产汽车半导体公司「芯钛科技」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不仅上汽金控全资子公司上汽创投继续追加投资,还有重庆渝富资本及中原豫资投资集团两大国有产业资本加持。据悉,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高性能车规MCU系列产品量产及市场推广。
截至目前,芯钛科技已完成共计6轮融资,此前已获包括上汽、广汽、方广资本、深圳投控东海、火山石资本、上海国策等资本投资。
芯钛科技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汽车级半导体芯片产品的设计研发,提供安全类MCU、通用型MCU等芯片产品,并为汽车智能网联提供整体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芯钛科技总部位于上海,在湖南长沙设有研发中心,并在北京和广州分别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公司人员规模近2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80%。
安全类芯片是芯钛科技最先推出的车规级芯片产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数据隐私和驾驶安全等对汽车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芯钛科技相关负责人士告诉36氪,芯钛的安全类芯片可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通信安全、FOTA升级、数字钥匙、智能驾驶、C-V2X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的网络安全需求。目前该系列芯片的出货量已有数百万颗,在几十款车型上搭载落地。
此外,芯钛科技在高性能汽车MCU应用领域也有所突破。近年来汽车行业爆发了“缺芯”危机,其中转向、制动等底盘控制类MCU价格更是贵的离谱,且“一芯难求”。底盘控制类芯片往往专用性强、涉及高功能安全、工艺复杂、研发技术难度大。
尽管当前MCU芯片产能有所回升,行业缺口有所缓解,但汽车芯片的国产趋势已经无法阻挡。“中国汽车MCU是一个存量+增量的市场,存量市场主要是国产替代,增量市场则是汽车智能化及线控化带来的机会,未来有望突破千亿规模。”芯钛人士告诉36氪。
据悉,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博世华域自主研发的“HE”平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所展示的国产芯片,就搭载了上海芯科技研发的主控MCU芯片。
针对本轮融资,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马宝表示,车规MCU是汽车基础芯片,对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芯钛正在研发即将量产的ASIL-D MCU有望打破国外垄断,保障中国汽车供应链安全,是真正卡脖子环节。
芯钛在汽车安全芯片领域已成为国内头部企业,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及标准法规的完善,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总体来看,芯钛安全芯片及通用MCU均具有较强的发展预期,创始管理团队成熟、合作默契,期待芯钛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车规芯片设计企业。
上汽集团金融事业部、上海汽车集团金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珩表示,车载芯片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零部件。叠加前期芯片缺货带来的供应链安全问题,芯片国产化工作将成为国内汽车行业大力攻坚的重点领域,提升芯片国产化率已成为汽车行业乃至国家的共识。
芯钛科技作为从事高功能安全等级MCU研发设计的本土厂商,其产品在动力、底盘等领域都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目前,公司已与上汽开展了多方面合作,其车载安全芯片已在上汽多款车型上使用,正在研发的车规级、高功能安全等级MCU产品也已在博世华域成功点亮,今年或将迎来量产落地。
河南中豫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博表示,中国汽车MCU行业长期以来由海外龙头企业主导,高端车规MCU特别是能够满足汽车底盘复杂应用场景的国产MCU市场依然是空白,而这也是最难实现国产突破的“卡脖子”环节。
芯钛科技较早布局高性能、高功能安全等级的车规MCU产品,即将率先在汽车转向、制动等底盘零部件实现量产上车,这也是我国汽车半导体领域的重大突破。另外,公司安全芯片产品的技术与市场领先优势明显,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模块渗透率提高,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该细分赛道的龙头地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