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点线面齐发力 人居环境细梳妆
王哥庄街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半岛全媒体记者陈绪卫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王哥庄街道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顶格统筹,靶向发力,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群众力量,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做好“点、线、面”文章,通过“串点、连线、扩面”的方法,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以“点”入手
着力打造整治示范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群众是主体,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发动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序推进的关键环节。街道制定近年来第一份关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奖励惩处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奖惩并举,激励担当作为,营造人居环境比学赶超的氛围。
各村实行“门前三包”(包房前屋后、包田间地头、包垃圾分类)责任制,动员每家每户自行对房前屋后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推动环境卫生从点上提升。仰口管区的曲家庄村在街道“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完善了考核标准和细则,并与各户均已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石人河管区各村共与1765户群众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占总户数的85%,其中,黄泥崖、解家河村签订率达100%。
在市、区、街三级人居环境考核成绩达标后,王哥庄中心管区的西山村将为全村每户发放两个煤气罐。泉心河管区的黄山村用煤气罐置换村民家中闲置不用的柴火堆。各管区各村持续推进“美丽庭院·幸福家”创建工作,示范户以“四美”要求为标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截至目前,街道创建美丽庭院910户,创建率达62.9%,位于区市前列。
抓点促“线”
全域发力共同推进
各村成立了由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村“两委”成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队伍,对村内公共区域、村庄周边区域、通村道路沿线两侧以及农户家庭等区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各村建立常态化巡查调度机制,对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情况,及时研判调度、协调,做到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确保清出底子,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让老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人居环境红利”。
石人河管区的常家村发动35人利用3天时间,人工清理了一处积存30余年的陈年建筑垃圾堆,不仅消除了人居环境“死角”,还变废为宝,根据周边村民意见,联系街道文体中心将在这里安装上健身器材,满足群众家门口健身休闲需求。黄山村将村民家的柴草堆进行码垛,并进行统一存放。宁真管区的张家河、唐家庄、庙石村在前期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细化每个卫生责任区域,对辖区内的沟渠、塘道路边和房前屋后等地的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村庄环境提质增色,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为了清理一处历史遗留三大堆问题,土寨管区的秦家土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雪峰多次入户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除村民的顾虑,解决了村里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一块“硬骨头”。
以线带“面”
以督导促整改落实
人居环境整治难、易反弹,必须常抓不懈。人居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只能用笨办法,腿勤点,多走多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各管区成立由管区包联领导为组长,管区党委书记、包村干部为组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检查督导小组,深入各村庄一线开展不间断检查督导,在各村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对照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考核标准和要求,找问题、挑毛病、查漏洞,对整改不到位的现场拍照反馈并限期整改,倒逼问题整改、责任落实,并适时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作为第一责任人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亲自组织检查、整改、验收,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村民代表等每天不间断检查,分区分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5 0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